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在祠堂讀冊的日子

發布日期:
作者: 震撼。
點閱率:891
字型大小:

早年的金門教育場所除了少部分有簡陋校舍可供學童上課外,對於逐漸增加的學齡兒童,校舍的建設就顯得嚴重不足,因此教育當局就暫借用宗廟祠堂或無人居住的大厝、洋樓等作為安置學童及上課的地方。大概地區三、四年級生都曾有過在宗廟祠堂讀冊的日子。

諸如:後浦的許氏宗祠(高陽堂)、許氏家廟、朱子祠,古寧頭李氏宗祠、振威第,湖下楊氏大宗祠、三房五柱祖厝,瓊林蔡氏宗祠、家廟,陳坑陳氏宗祠,沙美張氏宗祠:::等,對當時學校校舍的不足窘境發揮了不少紓解與一定的教育功能。

吾人知曉宗祠是各姓氏祭祀祖宗的廟堂,亦稱為家廟或祠堂。是祖先靈魂棲息之所,更是後代子孫踵武前賢、教育後代子孫垂範後世的所在。在地區村落概屬血緣聚落宗族性的組織,因此一村一姓一宗祠的數量,可謂漪歟盛哉!

其實在古代除了有正式的書院外,所謂的私塾教育的場所也大部分在宗祠廟堂完成的,因此古今宗廟祠堂所發揮的功能是大同小異的。今天金門學校教育制度完備,設施堪稱優良,校舍一再增建,學子人數卻逐年下降,幾乎不可能再回到以往在祠堂上課讀冊了,而小時後在祠堂讀冊的日子更顯得彌足珍貴,且令人熱鐵烙膚、記憶長存,值得令人深刻記憶的一件事。

記得讀金城國小(中正國小前身)二年級時,由於教室不足,開學的當天我們找不到教室上課,同學們都徘徊在原教室的廣場吱吱喳喳、議論紛紛,後來學校將我們二年級部分班級的學生分配到今天南門里的許氏宗祠和許氏宗祠(高陽堂)就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隊伍背著各式各樣的書包浩浩蕩蕩由學校出發,沿途經過中興街、莒光路口、南門土地公廟轉扛轎巷,最後在許氏宗祠廟埕前整隊集合,然後在老師引導下兩班學生在許氏宗祠就讀,其餘班級由老師帶隊從龍邊的門進入許氏宗祠(高陽堂)(高陽堂大門長年深鎖),依稀記得門楣上書寫有「木本」二字。而本班安排在前落大廳,面向廳堂坐著,背部朝著深鎖的大門。由於宗祠無開設大窗,因而顯得昏暗,老師的板書寫得特別的大字。一天中只在夕陽西斜時活潑躍動的陽光才從大門兩邊的玻璃窗鑽進幾派的日影光芒,為教室增添些許明亮與光彩,更為沉滯枯燥的上課氣氛塗抹上幾許的生氣。

如果是陰天或下雨天祠堂內就會點上燈泡,泡燈一亮把祠堂的天花板照得一清二楚:失去光彩的棟樑椽木、柱上的楹引、斑駁昏黑的匾額上有著模糊的「祖德宗功」「源遠流長」字跡,牆面脫落見肉的白灰,以及沿著牆壁一條條漏水後發霉成黝黑的漬跡,還有那走路要提高警覺的高低不平又龜裂褪色的紅地磚,都一一現形。

在工友先生的搖鈴聲響下,度過了一段懵懵懂懂,有如飛鳥掠過天邊的在祠堂上課下課的日子:::::

早晨八時前偶爾在祠堂廣場舉行簡易的升旗典禮,台上的老師口沫橫飛的宣佈與叮嚀勉勵的話語,總是引不起台下的學生的專注與聆聽,個個意態闌珊,有聽沒懂,在吵雜聲中上課搖鈴聲響起了,同學紛紛走進祠堂上課讀書。雖然祠堂的設備簡陋但老師教學卻一樣賣力,一切教學進度行事曆配合校本部的作息。每當下課同學們紛紛往外跑,在狹窄的通道上總是擠滿了同學的身影;女生有的到鄰近的同學家或親戚家上廁所,有的玩著跳繩或聚集在祠堂的一角聊天道短長;男生不免追逐嬉鬧,大聲喧嘩;有的早已跑去廣場向擺滿各式各樣零嘴的攤販購買喜歡吃的零食;有的跑到「扛轎巷」買文具用品;有的跑到百公尺左右的公共廁所,在走向公共廁所的路旁有一條露天的大排水溝,等不急的同學們早已在水溝邊站成一排人工噴水池,甚是壯觀。

在南門許氏宗祠(高陽堂)內上課讀書,每天有一群同窗學子們作伴,確實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又輕鬆快樂的求學日子。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我們幾班又搬移到現在的朱子祠上課。

朱子祠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870)與金城國小僅僅有一墻之隔,之間並有一道圓形的拱門作為聯絡的出入通道。上課第一天朱子祠廳堂塞滿了課桌椅,兩邊的廂房早已用甘蔗板間隔起來,加上光線不足顯得空間十分的昏暗狹小,臨時的黑板侷促在講台的一隅如一位蒼老嚴肅的學究,張開一面漆黑的大口,正待老師的餵食。望著頭頂上褪色剝蝕的斗拱、壽樑、椽木、藻井、樑柱,再看看眼前屏息凝神專心向學的同學們,此刻同學們似乎已沉浸在琅琅的書聲裡,而我也恍然走入歷史的時光的遞嬗中:::::

由於老師教學嚴格,常有同學成績不佳或作業不繳,老師在忍無可忍之下把那位女同學關在用甘蔗板隔起來的隔間裡,而那位女同學如雷的哭喊聲至今在我腦海中依然清晰可聞。在朱子祠上課的日子往往都是我第一個到學堂的,但是工友還沒來打開鑰匙,通常我都是坐在祠前的花台上,靜靜觀賞晨曦中的朱子祠,它彷彿是一位慈祥的長者靜謐等待學子的來到。

一下課同學們最喜歡繞著朱子祠捉迷藏。有一次下雨天不知從哪兒飛來二三十隻的蝙蝠,在雨中穿梭飛舞,有的懸掛在屋簷的樑柱上,有的倏忽而來如箭般而去,引起同學們大大的討論,儼然似一堂熱鬧的自然課。

在祠堂讀書的日子,是一段求學生涯中難得且又值得記憶深刻的經歷,它讓我的回憶相簿增添燦爛又絢麗的扉頁,也啟蒙了、影響了我對家鄉土地與人文的關懷,甚至因它而結識更多的機緣,為人生的畫布彩繪更繽紛的色澤。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