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文化泛新光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丕華。
點閱率:721
字型大小:

———欣賀金門文化局揭牌成立———╱

  月前,在一個午後近黃昏的時候,忽接到楊樹清老弟的電話,說金門文化中心的李錫隆主任,因為到文建會中部辦公室開會爭取文化活動的經費,到台北準備搭第二天的飛機回金門,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邀幾位文化界的好友小聚,地點是濟南路、建國北路口的「蜀魚館」,時間是當天的六時半,雖然有點倉促,所剩不到一個小時,但二話不說,欣然就道。

應邀而來的有不倒翁工作室的翁翁、華僑中學的黃世團、聯經的金門媳婦顏艾琳、金門的好友鍾永和,李錫奇他們幾個人因另已有約,趕不來,新視紀整合行銷傳播的翁銘隆在中間趕到。席間話題很多,先是圍繞著金門,再是文化中心與文化局,大家對錫隆兄在條件並不充裕下,能奮力創出好成績,誠屬不易,尤其許多本偏於靜態型的文化活動,辦得多采多姿,動感十足,既有參與感,更具吸引力,大家舉杯預祝他再接再厲,接掌文化局後有更強更大的續航力。錫隆兄以他一貫的穩健謙虛,再三表示,文化中心升格為文化局會按照計畫掛牌,但局長人選俊彥很多,不一定是他,且拜託我們到此為止,免得見光添困擾。

過後不久,即收到一個信箱裝不下的郵件,那是文化中心出版的「深耕密植,文化豐年」的專輯,詳盡收集與紀錄了金門文化中心從民國四十八年在烽火中誕生與成長的歷程,也是從圖書館、社教館,到文化中心,如何辛勤,盡心盡力為金門文化,一點一滴,耕耘深植的成果,這是金門人的驕傲。四十八年筆者初任工作不久,適巧與圖書館共同成長,首任館長吳騰雲先生,是筆者金門中學的老師,「八二三」全體師生奉命遷台,吳老師留在金門,因緣際會派任館長,當時房舍簡陋,設備欠缺,圖書有限,經費短絀,是一個非常艱困的新單位,四十九年金門中學復校,吳館長就立刻再回校任教,館長由鄉彥王秉垣先生接任,即時向外尋求援助,台灣許多單位陸續捐贈圖書,旅菲的華僑鄉親並捐獻經費,五十年改制為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後,編制已擴大,分組辦事,當時的組長,黃國泰、王祥、莊火炎,是筆者推動地區藝文與青年服務活動合作的好伙伴,以後又陸續增加李怡來,薛祖森、楊加順、許換生、許乃蠡、許明麗等都是推動金門文化活動的優秀園丁,他們的辛勞與成就,應得到社會肯定與讚揚的掌聲。歷任館長李錫回、盧志輝,與筆者離開金門後的陳昆仁、楊成業、李炷烽諸兄,以及文化中心的主任楊肅池、張春傳到李錫隆,無一不是這二三十年來幫我、助我的好伙伴。

當接到由李縣長炷烽與李錫隆主任具名寵邀參加七月一日的文化局升格揭牌元年慶賀活動時,內心一股亢奮的情緒一直上升,欣慶的不是主管文化部門的升格,組織編制的擴大,主管的職等提升,而是「文化金門」的願景得到具體的深耕落實,並轉化為「活化金門」的動力。五十年來,金門在世人的心目中永遠是戰爭的代名詞或是高粱酒的產地,就像高山青與山地舞就代表著台灣的面貌一樣,那太缺少內涵了。

金門自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由牧馬監陳淵率眾前來墾殖養牧之後的一百八十九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陽翟的陳綱就中了壬辰科的進士,不但是「開同進士」,也證明金門的「開發」與「開化」是一直在同步進行,因為陳綱的父親陳元愷早就當過絳縣令與龔丘令,同時期的陳洪濟也當過同安令,在此之前還有什麼先賢擔任其他的職務或有什麼的成就,在現有的史料中已不足考,實在非常可惜,只憑這些記載,我們就已感奮不已。一千多年前,處於「八蠻」之地的同安浯邑金門島,就在大宋開國之初,竟然有子弟高中進士,且當上縣令,在封建皇朝的年代,大州縣就很不容易了,何況是蕞爾小島的金門,這是我們深引為豪的地方,不但如此,有宋一代,陽翟陳氏族親就一連出過六位進士,這個輝煌的紀錄,卻偏偏讓我們給淡忘了。由此證明,金門文化的發展,早在朱夫子同安主簿任內到過金門的一百六十年前就已經很有規模,也很鼎盛了。而朱子過化金門之後三百三十七年的明孝宗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年)青嶼張定中庚戌科進士才開啟「無地不開花」的盛況,三百三十七年,足足跨越四個世紀,差不多是鄭延平據金廈兩島到現在的年代,也太長、太久、太遠了,硬說金門「海濱雛魯」的美譽是因朱子之蔭而來,說服力似乎小了一點。朱夫子是一代大儒,沒人會否定,但說金門的進士先賢們有幾位是直接承蔭朱子的教化,恐怕是個不可知的未知數。筆者倒不是老活在古早進士的年代,而是這些珍貴的史蹟,儘管尋覓不易,我們卻有責任讓它重現、宏揚。

金門文化中心的升格,金門縣文化局的掛牌成立,是金門推動文化建設的里程碑,肩負的是,如何引導島內外的金門鄉親在世界科技精進,正進行太空接軌的潮流趨勢中,塑造文化模式的新風貌,更要在已經遠逝的史蹟中不中斷的挖珍掘寶,讓舊史蹟重整、重現、重光。文化建設活動,不是表層的光亮,不是嘉年華的盛會,歌聲、笑聲、掌聲,不足以顯示文化活動的內涵。如何讓文化活動更形深化、活化,絕不是三五年就可立竿見影,而是要有長遠的目標、整體的規劃,在短、中、長程中,訂出先後緩急,有步驟、有信心、有耐心、有決心、一絲一毫、一點一滴、不嫌其慢、不嫌其少、不嫌其微、不嫌其小,累積再累積,終有成裘成塔之日。

七月一日,正欣然準備返金恭與盛會,親沐吾鄉文化的新光芒,令人失望的是預約訂位時,三家航空公司當天上午十時以前是班班客滿,連要用「白金卡」優先補位都不可得,只好向錫隆兄說抱歉。在此,謹草就本文表達心願與企盼,並掬誠祝賀,願金門文化光華萬丈,鑠耀千秋。

九三、六、廿五于台北湖山書室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