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永懷孝思—寫在父親仙逝週年紀念日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炳仁。
點閱率:945
字型大小:

光陰荏苒,歲月無情;因有閏月關係,國曆七月九日就是父親仙逝一週年紀念日了。飲水思源,感恩不盡,如今子欲養而親不在,內心落寞,悲從中來,哀痛之情,罄竹難書,局外之人,誠難深入體會。

短短一年光景,世事變化多端,想起父親一生,關心國事,熱心公益,愛鄉愛家,愛人愛己,嘗說:沒有國,那有家。要先付出,才有收穫。凡事讓人三分,算起總帳穩賺不賠。家和萬事興,有量才有福氣。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因果循環,屢試不爽。他主張心存仁厚,也常以「名人古事」自勉勉人。先賢牧馬侯陳淵開墾金門,而歷任縣政主政者,則是建設金門,都為金門用心奉獻造福,要有感恩的心,予以肯定鼓勵支持,使其發揚光大,如此棒棒相傳,大家才有希望。言猶在耳,倍加令我傷心。

男子有淚不輕彈,這一年以來「家」是我唯一活動重心;朝朝暮暮,分分秒秒,每日睹物生情,眼淚常常奪眶而出,除非冷血動物,要不就是淚腺有問題,不然流淚反而有助紓解情緒,沖淡一些悲痛。

因為我充分了解父親,學雖不豐,惟知書達理,有情有義,公私分明,是非清楚,嫉惡如仇,吃苦耐勞,淡泊名利,樂於助人,敦親睦鄰,排難解紛、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老而彌堅,思維清晰,注重保健,喜愛整潔,與人論交,始終如一,頗受鄰閭敬重,在世整整一甲子,相識滿浯洲,生前常常耳提面命:「勤能補拙,儉以養廉」,早已蔚成家規。

外表看來,似是七十初老,實際已逾百歲的父親,正如一部不停運轉的機器,經年累月使用,難免有些機件磨損,偶而發生故障。由於體能退化因素,長期便秘咳嗽,久治效果不佳,另有重聽借助耳機,卻又因為攜帶不慣,習見棄而停用,也因三餐愛吃魚肉,只吃少量蔬菜水果,泌尿系統排便習慣,頻頻出現狀況,每晨定時如廁,都要用力甚至呼叫才得順利解決。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惟他自己苦不堪言,對於家人日常生活,當然不免受到影響,走筆至此,淚水猶如泉湧,因為父親就因用力排便,剎那一口氣喘不上來,導致心臟衰竭,端坐在糞缸上過世,我親身目睹斯情斯景,頓時晴天霹靂,呼天喚地,措手不及緊急護送就醫,我心碎了,一家人隨著陷入愁雲慘霧之中。不甘復也不捨。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還爭什麼?求什麼?誰能保證自己下一分鐘又將如何?對於「健康才是財富」一語,個人深信不疑。

至親好友勸慰我,老伯年高德邵,堪稱福壽全歸,應該節哀順變,注意身體。而我明知人生無常,由絢燦而平淡,生離死別,老有所終,那是必經之路,凡人無可避免逃脫,只是聽得進去,真箇忘卻不了父親留在我內心深處的點點滴滴。孩子們曾經問我:「何以您對爺爺如此深情」?我說:「父子連心,其深在心」。我以父親為榮,他的付出實在太多,無怨無悔,應該得到回報。詎料天命不假,正想退休在家,將有全部時間伴隨在他左右,聽他教誨,閑時父子促膝漫談掌故,爾今爾後,計劃已經是場夢想,父親的子孫再也沒有機會為他老人家三餐盛飯,每日傾倒尿桶,清洗滴落地上尿液,刮鬍鬚、修指甲。一切只有留在追憶之中。

回顧父親臨終前天晚上,他一如往昔,飯後坐在古厝門前石條上休息,我靠近與他併排而坐,直到深夜十時,親自護送回房就寢,他還一再叮嚀,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如今清清楚楚記得,他曾舊事重提,談到一生與先母辛勤打拚,育我兄弟姐妹九人,幼年父母雙亡,中年喪偶,步入老年,竟又失去苦讀有成,懸壺濟世的兒子,漫長一段歲月,他含辛茹苦,父兼母職,為生活披星戴月,獨撐大樑,忍受煎熬,艱辛倍嘗,目前親生骨肉,只有我與兩個妹妹,我的一位接腳大姐他視若己出。說到這裡,我哽咽不語,真想大哭一場。又說:他認命不認運,該來的擋不住,該去的留不下。運氣操之在自己,要打拚才會贏。儘是經驗之談,發人省思,受益無窮。他對目前家境狀況,感到心滿意足,內外子孫百餘人,士、農、工、商、學,各有所司,各盡其分。他認為今昔對比,家鄉進步繁榮,應該心存感激,現在舊路嘸人走,舊厝嘸人住,到處高樓大廈,幾無羊腸小徑了。入夜燈火通明,百姓生活富庶,福利制度優厚,能說不是政府的德政,鄉親共同打拚得來嗎?跨過滿清、民國三國時代,老並不昏,句句出自肺腑,家人耳濡目染,受其影響至大。我得有機會進入公門,為民服務,屆齡退休,除了長官愛護,袍澤支持,通過層層國家考試,最大的後盾就是父親。繞膝的孫輩們逐漸長大茁壯,他日幸有些許成就,知恩報本,也應該感念爺爺的疼惜。

守靈,出殯、頭七、四十九日、百日,乃至每月初一、十五日的早晚焚香拜飯,身為長子的我,莫不謹依習俗,帶領家人向著父親牌位下跪磕頭,希望父親在天之靈,放心安息。父親生前殷切的叮嚀囑咐,家人都會銘記在心,如同生前一般,只要父親交代,家人必然照做,寸土片瓦,都會善盡管理維護保存,相信子孫不會自甘墮落,改變走樣。對於已有一百餘年之久的祖遺雙落雙護龍大六路古厝,也會遵照父親生前要求,籌措經費予以翻修,那是繼承衣缽為人子孫之義務與責任,無由推拖不理,任其蟲食蟻蛀損壞倒塌。更要稟告父親,其所關心之人,托他之福,一切都好,還望父親九泉之下寬懷。

父親相信命格,自稱不堪積蓄存錢,否則就有病痛上身。對此信誓旦旦,言之有徵。因而常將平日零星款項用之濟弱扶貧,亦且隱名埋姓,不欲人知。要求家人,亦復如斯,認為事實如果外洩,必有情債糾葛。可見父親為人正直不阿,施受之間,頗有定見,保守付出秘密,以防家人索情討債,光明磊落,多麼難得。旅居大陸鄉親方舟先生前在金門日報發表「遲來的弔唁」一文,讚許父親一生自然、慈祥、親切、勤儉、清廉、常常面帶笑容,正是父親一貫「實事求是」的精神寫照。愛我之長官、長輩、同仁、同學、至親、友好、族親、宗親諸君,容我藉此再次誠摯致謝。

值茲父親仙逝週年紀念日,慎終追遠,祖德宗功,千言萬語,訴說不盡父親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而那經由家人共同商議,決定利用父親生前寢室及會客房舍兩間,闢設父親紀念館,名曰:「孝親堂」亦將同時開幕,供以置放長期蒐羅而來內容包括:父親生前塑像、平生事略,日常穿用衣物、鞋帽、藥譜、補品、證件、活動照片、錄音帶、錄影片、手稿、聘書、榮譽狀,及日常生活用具等。俾資後輩子孫不時瞻仰追思,父親音容宛在,天長地久。而更期盼親屬後輩,遵循先人畢生奮鬥教誨方向,同心協力,不斷前進,讓嚴光慈暉普照,淵源流長,揚我家風,直到永遠。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