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小故事數則
暑假筆者在金門文化局,陪孩子進行『2004歡樂童年兒童作文夏令營活動』,一起來閱讀與學寫作文,基於教學相長的緣故,不得不蒐集一些資料,以便一起來思考:
一、魚的故事:
有一條生活在大海的魚,總覺得沒有意思,一直找機會想離開。有一天,牠被打魚的船家撈起來,心裡暗暗高興:這回可自由了,總算可脫離苦海,可自由呼吸:::,不由得樂的張開了嘴大叫,發出聲響。
漁夫覺得很奇怪,擔心牠再逃回大海,急忙把牠抓進廚房,放在砧板,用刀剖了魚腹,掏出五臟,扔到水鍋裡。說來這條魚真可憐,牠認不清生活環境與自己,無法學會珍惜與自處。
二、金牌鴿子被鷹抓:
有一隻信鴿,在主人的訓練下,練得一身好本領,耐力強,反應敏捷,參加幾次的信鴿飛行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甚至有一次得到金牌。從此以後,牠沾沾自喜,以金牌為滿足,不再練習飛行。後來,就在一次飛行中,竟被老鷹捕食了。看來,名譽是虛幻的,實力似乎最重要。
三、學騎腳踏車:
小鑫三歲時,就吵著要學騎腳踏車,爸爸就為他買一台,由於車子後輪的兩側另加上兩個小輪,經過幾次練習以後,很快就上手了,小鑫就騎它到處找玩伴,雖然有時候偶而會跌倒,父母要他自己處理自己爬起來。
有一次,小鑫的爺爺陪他玩,趁小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車子後輪兩側的兩個小輪卸下來,當小鑫騎上時,偷偷的扶他一把,幾次以後,小鑫就騎得輕鬆自如了。因而,假使不卸下小輪,則孩子不能真正學會騎車。
四、紫色的芋頭蕃薯
有一天,蔡先生到市場上買菜,看到有一位好像是自鄉下來的老奶奶,正在販賣一種紫色的地瓜,它又像芋頭又似山藥,出於好奇的緣故,就買了一大袋回家。加上胚芽米立即煮了一鍋稀飯,乍看之下,湯液呈現藍紫色好漂亮,家人品嚐之下,這新品種的地瓜,口感上是鬆鬆的、淡淡的甜,纖維也少,口味真不錯。
事實上,地瓜有地瓜的甜、芋頭有它的香與鬆軟、山藥則有山藥的細緻與滑溜。紫色的芋頭蕃薯雖然已融入地瓜與芋頭的特質,然而他們均有其特殊的地方,有其長,也有其短,何必一定要求其他品類涵蓋各種特點?只要展現自己特長,讓人們各憑喜好選購,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