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通二酉
拜讀金門日報八月二日副刊,黃振良先生大作︽西堂之來雲根之去」,筆者對黃先生學識淵博,及研究精神,由衷欽佩。唯黃先生說:「唯查台灣近期所出版詞典,及成語詞典,都找不到『書通二酉』這個詞,至於海外或大陸版詞書,是否有這個詞就有待查了。」核黃先生所言有悖實情,筆者僅就手邊︽辭源︾(台灣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台灣商務印書館),及︽中華成語大辭典︾(建宏出版社)所載有關各節,轉述如下:
一、大酉山在湖南沅陵縣西北四十里︻杜光庭洞天記︼,列為廿六洞天,大酉山周一百里,亦名大酉華妙之天。
二、小酉山,在湖南沅陵縣西北二十里,亦名烏速山,又名酉陽山。
小酉山石穴中有善千卷,相傳秦人於此學,因扃之。︻方輿勝覽︼:小酉山在酉溪口,昔秦人避地之所也。堯善卷,唐果皆隱居於內。
三、二酉:即大酉、小酉二山,唐時二山山洞藏書千卷,後人比喻讀書很多,學識豐富,精諶。明馮夢龍︽喻世明書︾第四卷:「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又云:「陳太守愛惜真如掌上明珠,用自己的姓、取名宗沅,請個先生教他讀書,後來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四、以二酉冠書名者,明時有胡應麟︽二酉綴遺︾,王世懋︽二酉委譚︾,清代有張澍︽二酉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