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傳說》同根同葉一脈相承
─金門百位葉氏宗親到同安郡馬府謁祖
今年七月四日,金門葉氏宗親一○三人在金門縣葉氏宗親會理事長葉水欣帶領下,自金門直航廈門,來到銀城南門外鋪前南陽郡馬府謁祖,受到同安葉氏宗親的熱烈歡迎和盛情招待。金門葉氏謁祖團可謂是三代同團、扶老攜幼,葉水欣、葉梓里等都是一家三代隨團,居住馬來西亞馬六甲的葉怡平、葉怡雄兄弟特地飛到廈門參加謁祖活動。團隊中年齡最大的葉開盛先生今年八十五歲,最小的葉勁小朋友才四週歲。十七位隨團謁祖的小朋友天真活潑,他們將為「無金不成銀」的歷史續寫新篇,也必定給「宋室郡馬第,明朝宰相家」的佛嶺宗祠再添金匾。
南陽郡馬府是「佛嶺」葉氏發祥地,也是古代同安(包括今天的金門、廈門、集美、翔安等地)歷史文明的見證。「佛嶺」始祖葉洙諱關,字崇德,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生於唐開成四年,咸通元年進士,為朝散郎(從七品),後升三學士,徙居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射坪鄉,唐昭宗龍紀元年隨王審知入閩,輔佐閩王料理朝政。葉洙娶妻呂氏生二子,長曰葉熹為四學士,卜居泉州同安(當時稱大同場)佛子岡之嶺下,葉氏後裔遂以「佛嶺」為堂號,尊葉洙為一世祖。至八世葉益字深叟,得娶宋魏王趙從政之妹趙玉環為妻。按照唐、宋例稱,皇帝及諸親王之姐妹稱郡主,郡主的丈夫稱郡馬,故葉益被稱為「葉郡馬」,其裔又以「郡馬」為分堂號。
據明萬曆二十八年翰林庶吉士授太史相輔東閣大學士黃閣師臣、夏卿十二世孫(佛嶺二十世)葉向高所撰︽嶺下祠堂基址圖記︾記載,佛嶺葉氏大宗祠堂為南宋江南地理名師黃妙應擇基,穴名「圭籠」,「前蓋太子亭,門用三川,屋掛獨角犀,儼然王者家」。這「太子亭」是閩南祠堂建築中的另一特色,其來有自:相傳宋度宗趙 當太子時,曾到同安嶺下省視姑母趙環娘,見姑母住宅簡陋,回奏父皇理宗,即詔命有司於淳佑八年興建郡馬府。前進明間屋頂修造六脊琉璃瓦宮式建築「太子亭」,並於府前漳(州)泉(州)驛道旁樹立「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查閱︽宋史︾,宋末兩位幼帝(即端宗趙日正和即位不到一年的趙昺)都是宋度宗趙 的庶子。趙日正生母楊淑妃,趙昺生母俞修容。建炎三年,宋朝管理皇族事務機構的南外宗正司自江蘇鎮江遷到福建泉州,泉州地區趙氏多為宋太祖趙匡胤之弟魏王趙匡美的子孫,趙匡美第五子勳國公趙德鉤裔孫趙同夫南渡時來知同安縣事。據此,宋末兩位南逃流經同安(包括金門)的幼帝是趙郡主的侄孫,葉郡馬就是他們的「姑丈公」,而他們的父親趙 當太子時來同安探望姑母也是順理成章之事。正因為同安葉氏郡馬府與宋朝皇室有如此這般的親緣關係,所以德佑二年十二月元兵入閩後,泉州提舉市舶司蒲壽庚降元並奉命誅滅趙氏皇室及士大夫三千多人時,郡馬府也被焚之一炬,葉氏族人「四散逃難,分流僻處」(明葉向高譜序)。直到明代永樂年間,佛嶺十二世葉錫主持修復並改為奉祀歷代祖先的家廟。現在的宗祠保留著明代建築的風貌,一九九二年海內外宗親募資修葺。宗祠坐北朝南偏西,磚、石、木抬樑結構,兼用歇山、硬山布瓦頂,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序為照牆、旗桿埕、家廟、文昌閣、玄壇宮、佔地面積二一七○平方米。照牆高四米,寬十六‧四米,中以彩瓷黏製成麒麟浮雕,兩側以黑磚砌成「壽」字圖案。家廟為二進,前進面寬十‧一米,明間門上懸掛「南陽郡馬府」木雕牌匾,屋頂造太子亭,檐下修九曲涵,上有石橋步入家廟門檻。二進為家廟祖廳,進深八米,廳前檐口樑長十‧二米,首尾直徑均為○‧四八米,是同安原有祠堂中跨度最大的橫樑木。雕工精細的「南陽堂」供奉佛嶺歷代祖宗神主,山牆廳壁各種牌匾琳琅滿目,其中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手書的「葉氏之蹤」字匾、國民黨海軍上將葉昌桐題寫的「佛嶺郡馬府」名匾、前金門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陸軍副總司令陸軍中將葉競榮敬送的「祖德流芳」匾額格外引人注目。家廟後面的文昌閣,面闊十八‧六米,進深三‧九二米,祀文昌帝君和魁星,從前是葉氏子弟讀書處。文昌閣後左側建有玄壇宮,門對漳泉古道路段,所祀趙府真君傳為郡主護駕將軍。整座家廟建築群四週環合砌以磚石圍牆,左、右兩側各有寬敞的石砌通道,東側圍牆立滿名家題詞石刻。家廟和文昌閣之間有一片花圃,各種奇花異卉,爭香鬥艷,是同安少有的「花園式家廟」。佛嶺郡馬府以其獨特的古建藝術和厚富的人文內涵於一九九六年被同安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又因它是插遷金門、澎湖、台灣、泰國、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佛嶺」支派的大宗祠堂,因而二○○一年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涉台文物古蹟。
金門葉氏宗親據說有三百多人,主要居住在舊金城、沙美、內洋等地。現在金門祗有沙美唯一的一座葉氏宗祠。據︽金門沙美葉氏家廟重修志︾記述:明初佛嶺葉氏「十六世祖福京公始開沙美,是為一世祖」,可說是「佛嶺衍派,源遠流長」。宗祠主祀十世祖諱以實,字信夫(即春卿第五房)。佛嶺葉氏八世葉益娶妻趙郡主無嗣,繼娶側室吳氏生子發,字參天,號春卿;娶側室盧氏生子茂,字育天,號夏卿。春卿生六子,即以長、以方、以直、以臨、以實、以慶,沙美葉氏屬郡馬春卿派系,但都同是「佛嶺」葉洙的苗裔。沙美宗祠「浯島肇基,祖德遙傳銀邑;南陽分派,孫謀大振重山」和「秘閣觀花,小窗讀典;浯江街派,佛嶺延龐」等楹聯可以看出同安與金門「佛嶺」葉氏的淵源關係。化用清代畫家鄭板橋的一句詩:一枝一葉總關情,兩岸的「佛嶺」宗親就是同一株古榕樹上的枝葉,正當枝繁葉茂的時候,更應互相關心,經常來往。
甲申年仲夏 於銅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