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偉生平事蹟

發布日期:
作者: 郁勛。
點閱率:502
字型大小:

金門古名仙洲,歷代每逢戰亂時,中原人士無不視為世外桃源而紛來避居。移民遷居金門,生活條件困難,雨量稀少,土地澆薄,水利欠修,加以風沙助患,不宜稻作,只能種植甘蔗、高粱、花生、大小麥等雜糧,加上離鄉背井,精神苦悶不堪,乃醞釀出多神的民間信仰,形成今日金門大小村莊均有廟宇,甚至一村數廟的特殊景觀。

金門地區寺廟約兩百六十餘座,寺廟供奉的神祇各不相同,有王爺崇拜(如池王爺、蘇王爺)、自然崇拜(如玄天上帝、魁星爺)、原鄉神祇(保生大帝、清水祖師等)、道教類神祇(太子爺、張天師)、佛教類神祇(觀世音菩薩、釋迦佛祖等)、庶物崇拜(三漁王廟)及血緣地緣有關神祇(如黃偉、許獬、李光前等),其中黃偉即金門俗諺所稱「品德黃逸叟」,只是其生平事蹟簡略,坊間文獻僅見零散篇章,感慨當今世風日下,道德倫理頹喪,遂激起研究偉公生平行誼之動機,期能彰往哲,策後生。

*黃偉生平事蹟簡介

黃偉,明代金門汶水(今後水頭)人,德行卓越,被後人尊稱為「品德完人」。

有關黃偉的生平事蹟,根據︽汶水華房黃氏家譜︾的記載 :

︹四世︺東郊 子三 汴,字梁甫,號東郊,敕封南京刑部主事。

妣呂氏

卒於六月二十日 合葬仝公石鼓山腳(今金沙鎮英坑村後面)

卒於五月十二日

︹五世︺逸叟 官名諱偉,正德甲戌進士,任南雄、松江兩處知府,卒於嘉靖十七年三月十七日,祀鄉賢祠,與妻陳氏合葬於汶水里尾,土名飛鴉落田。

觀蘭 鑑川

︽金門縣志︾︿人物傳鄉賢篇﹀亦載:黃偉,字孟偉,號逸所(根據︽黃氏族譜︾暨金沙鎮後浦頭村慈德宮內碑文皆作逸叟,而黃偉祖父諱質所,黃偉別號應無再用逸所之理,金門縣志所載,恐有再商榷必要。),汶水頭人,性敏而愨,貌古心淳,生於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西元1488年)十月初三日丑時,卒於明嘉靖十七年戊戌(西元1538年)三月十七日,享年五十一歲。」由於黃偉實際任官時間不長,明史和南雄、松江兩府志皆無相關記載,其事蹟主要見於福建和金門有關的志書,如︽閩書︾、︽泉州府志︾、︽同安縣志︾、︽金門志︾、︽金門縣志︾、︽滄海紀遺︾等,但所述亦甚簡略,因此筆者乃透過縣志族譜閱讀、稗官野史佐證、黃偉裔孫訪談、舊宅廟宇、匾額楹聯探究、風水遺跡考察,探訪其生平事蹟、德行操守、道德風範等,期能對先賢德學志業有較深入的瞭解。

黃偉性敏而誠謹,貌古心淳,少貧,曾任泉州府兵工房什科書掾,每當府衙有興訟事端時,則秉持息事寧人,化解冤仇的襟懷,告誡「不可」二字,為人排難解紛,使當事人得以「化干戈為玉帛」,因而博得了「不可先生」的雅稱。

擔任泉郡府吏時,負責撰寫工作,被吏窘辱,故投筆而去,明末金門後山(今碧山)陳熙憲記述此事為:「舊例,堂吏妄自尊大,目無書掾,先生以書生初進,繕寫錯誤,狗吏逕奪其筆,擊其首,先生大怒,遂題兩句於壁曰:『衙門非進身之路,書手豈男子之稱』」投筆拂袖而歸」︽閩書︾記載黃偉曰:「少貧,嘗就府小吏,非丈夫也。」題辭壁棄去。之後,黃偉勵志勤讀,曾讀書於太武 ︽滄海紀遺︾收錄黃逸叟題太武巖詩一首傳世,文為:「落葉瀟瀟九月天,芒鞋緩步武岩巖;靜觀身外渾無物,未許人間別有仙。野徑黃花隨意折,暮雲紅日共誰延;何時宇宙長如旦,歷偏蒼崖詠石泉」(林焜煌︽金門志︾卷十四亦收錄此首詩,內容略有不同,第二句末三字為五峰巔,第七句為:「何當風景清如許」。)日誦數千言,夜起觀日海中,欣欣然若有所悟,終於在武宗正德五年庚午(西元一五一○年)中舉,時黃偉二十三歲,自謙為未學,故不赴春官(參加會試),從同年友陳琛(字思獻,福建晉江人。蔡清門下。明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進士,歷官考功主事,乞終養歸。明嘉靖中起復江西提學僉練事,辭不就。學者稱之為紫峰先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