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守在灶邊的歲月
兒時家鄉小鎮,兩條街百來家小店,任何人街上走,總有人可指出這是誰家的什麼人,所以郵差送信只要有名字就能準確送達。外婆雖裹小腳,卻喜歡串門子,我是個小跟屁蟲,隨著到處走動聽盡張家長李家短,也掌握了不少親眼目睹卻頗費解的怪事。當年常向外婆提出質疑的事件之一是:「為什麼他們家有大媽媽還有小媽媽?」外婆會很快打斷我的問話:「不要亂問,等你長大就懂了。」我難以體會當時這是敏感的話題,心中還很羨慕別人有兩個媽媽,我卻一個都沒有。
有家中藥房及米店距我家糕餅店相隔七八家遠,小時候玩捉迷藏,無處可藏時,中藥店的櫃台長桌下及大米缸後,都是我藏身之處,他們家的小媽媽待人特別和善,每次都會幫我隱藏讓我安全躲起來。從她們外表看起來比男主人年輕很多,永遠都在廚房忙碌著煮飯炒菜洗衣的家事,好像從未出門,也很少見到笑容。如說是佣人,小孩卻叫她阿姨,而且狀甚親暱。說不是下女,整天做的全是服侍家中大大小小的瑣事,吃飯還不能上桌。當時我覺得玩伴口中的這兩個小媽媽實在很可憐,長大後才明白這是時代所造成的另類悲劇。
原來幾十年前農業社會,窮苦人家因生育太多孩子,食指浩繁無力養活,家逢遽變撐不下去就賣男孩度難關,女孩賣不到錢,免費奉送富貴人家,希望得到活命的機會就滿意了。這些被認養的女孩,一部份成為童養媳,童年當苦力用,長大就送作堆,許配給家中殘障或條件差的男丁,為家族延續香火。有一些較富貴的家庭,把苦命女養大後,當陪嫁丫環,隨著千金小姐嫁到另一個富貴人家。年紀小服侍大小姐問題單純,成年論及婚嫁,男女主人心腸好,物色好夫家像嫁女兒般把她嫁出去。遇到小姐不能生育,命運可就坎坷了!因幾年熬下來,男主人動了娶細姨的念頭,女主人想不依也不成,要怪只能怪自己肚皮不爭氣,但又怕男人有新人忘舊人,左思右想瞧見身邊當年的小丫頭,如今已出落得如花似玉,老公色瞇瞇的眼神老圍繞著她打轉,乾脆成了這件好事,一者能圓老公娶細姨的夢,二者可解決丫環的終身大事,三者自己掌控得住大局,丫環從小看著長大,再怎麼得寵也不敢騎到自己的頭上。主意已定先獲得丈夫同意,再與丫環攤牌,無親無故未經世事的小女孩,除了答應還能有什麼選擇。男主人樂得像餓虎般吞噬一隻小兔,不必下聘也沒有儀式,肚子大了就等於昭告親朋鄰里,某家的丫環成為東家的小妾。孩子生出來,由小妾變奶媽把孩子帶大,但從小教育孩子叫大房媽媽,細姨忍氣吞聲當代理孕母,以阿姨自居,儘管人人心知肚明,但這件事情當作沒發生,任何人在孩子面前都不可再提起。為了怕洩底,在小孩懂事前,當生產機器般接連生,一直到生出男孩為止,再度恢復丫環身份,默默做她命中註定該做的事。
翻開戶籍資料,她們的身份是同居人。名下無恆產,無子女,一無所有也別無所求,無怨無悔守在灶邊,埋葬一輩子的歲月,只盼偷偷陪著近在眼前卻不敢相認的兒女長大。漫長的等待,不管有沒有結果:::。
想起她們的身影,竟成為對家鄉記憶的一部份,久久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