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窗晨語》又是下雨天
連著好幾天,都是陰雨綿綿,這種又溼又冷的天氣,讓人不由得要懷念起那種乾乾爽爽的晴天來了。人心永遠不滿現狀,就像在人人穿得像無尾熊一般的冬天時,會想著夏天穿短袖衣服的輕鬆自在;夏天頂著酷暑炎陽,全身臭汗浹背時,又會想著冬天躲在溫暖被窩的好處一般。
因為下雨,所以整潔打掃時間,特別叮嚀孩子只要把教室打掃乾淨即可,至於外面整潔區就甭去了。怕孩子一時貪玩,末了再強調一句,哪一個等一下上課衣服是溼的,那可是要受罰的。心想這樣應該萬事OK了吧!這時打掃教室的孩子一如往常的在打掃著,我則埋首在教室桌前的「簿山簿海」裡頭不能自拔。這時一個細如蚊蠅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回頭一看,是嶸嶸來問老師:「我們可以去倒垃圾嗎?」直覺的反應就問他:「垃圾多嗎?」站在一旁的綸綸和嶸嶸馬上應口說:「蠻多的。」我只好點頭說可以,不過也叮嚀他們要帶傘,小心的走,不要滑倒了。待他們走後,我打從心底的發出會心一笑,原來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是一樣的!
下課了,教室裡獨不見銓銓的人影,這個被我禁足在教室裡的孩子,這回跑哪兒去了?我帶著一顆狐疑的心走回辦公廳,竟然在樓下的走廊轉角處,看到了撐傘在玩水的銓銓,這時越發的堅定了我在教室裡的想法,過去的孩子喜歡下雨天,現在的孩子一樣喜歡下雨天。
放學了,如果天氣放晴不雨了,教室後走廊上的水桶,總會遺留下幾把無人認領、忘帶的雨傘,什麼顏色都有,花花綠綠的,像極了一叢花團錦簇的鮮花盛開著。讓人不由得要懷念起以前唸小學時,常被我帶到學校的那把阿嬤的黑色破布傘。
五、六十年代唸小學時,每天必須步行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才能到學校,天公作美時,那是「折枝反掌」的小事一樁,但若碰上下雨天時,這時搜遍家裡可用的雨具,實在找不出什麼可稱頭的,加上家裡兄弟姊妹眾多,每個人都要遮雨,所以斗笠、麻袋、塑膠布……,全都派上用場了。其中最搶手的雨具,就是我那年已八旬的阿嬤,放在她房門後的黑色破雨傘。多少次,我獨佔鰲頭搶得先機,把它帶到學校,理由只有一個,因為那天一早出門,天空是陰陰的。帶了傘出門上學的我,上起課來可就沒平時那麼專心了,心裡總盼著外面能刮起風,飄起雨來,因為放學時,我有傘可撐啊!但人言道:「人生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這句話倒真挺靈驗的,尤其是應驗在我帶傘上學的日子裡,十之八、九,我又是帶著傘回家,而不是撐著傘回家,那種令人懊惱的窘狀,簡直不是可以用「嘴上可掛五斤豬肉」這句話可形容的。
帶了傘的日子,很少碰到下雨,但如果真的下起雨來時,又常常是沒帶傘的。這時放學的路隊,學生就像是作倉皇逃走的鳥獸散,有的頭頂書包,有的頭戴塑膠袋,有的頭遮紙皮:::,大家作跑百米的速度,一路奔跑回家,因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絕對不會有哪家的爸媽開車來接他們回家的,因為那時連兩個輪子的腳踏車都屬奢侈,更遑論四個輪子的車子了。當然那天晚上,家家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落湯雞」,那自不在話下。不似現在上課的當中,常有家長為孩子帶來雨具,原因在怕待會放學時,孩子會淋到雨。孩子即使沒有帶雨具,也沒人為他送雨具來,但待會放學時,校門口來接孩子回家的轎車也一定會比平常的多,因為怕孩子淋到雨。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下雨放學情形,那天應該也是春天季節吧,人人有備而去上學,放學果不其然,雨勢愈下愈大,這時人人拿出了有備而來的雨具,有的是一塊塑膠布,有的是裝米用的大麻袋,一角向內一摺,就成了一件雙層的頭套雨衣(只能遮頭和後背),有的甚至把他家老爹下田穿的簑衣給帶來了,不過那種又黑又醜的傢伙,只有幾個粗線條的男生敢嘗試,對我們這種面白肉嫩的女生是敬謝不敏,保持距離的。雖然大部份的人是有備而來的,但仍有少數幾個空手而來,所以那次的放學隊伍,在整齊中仍有些許的零亂。住在東沙,那個在咱們班老掛車尾的男生,因為沒帶雨具,就被急得一整條的大便從褲管滾落下來,把我們驚得四處逃竄,但他卻若無其事的不當一回事,因為這時只有從天而下的滂沱大雨,才是他關注的焦點。
孩子喜歡晴天的時候,到外面玩耍,但更喜歡在下雨天撐傘玩水,如果能腳再穿雙雨鞋,那更是玩水的最佳絕配裝備。什麼「衣溼褲溼」;什麼淋雨會長頭蝨;什麼淋雨會感冒發燒;:::,那都是大人唬小孩的伎倆,天知道?我們也曾經孩子過,如今年歲徒長,才知道有時能甩開那些令人頭皮發麻的大道理,百無忌憚的撐把傘,在雨中大剌剌的漫步,那應該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