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牙記
一、看牙保健要趁早
俗語說:「擁有時或許不覺得怎樣,可是當你失去時,才曉得它的珍貴。」如今看到別人一口好牙,心中無比羨慕。檢視自己牙齒時卻不忍卒睹,且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雖然下定決心要好好診治修補一番,然而原生牙已難保或再生,因而奉勸諸君,牙齒等各器官及身體的保健診治要趁早。
二、掉牙再補 悔之晚矣
筆者自年幼時,或許由於體質的關係或是家人醫療常識的欠缺,牙齒逐漸開始出現齲齒,在記憶中,經常牙齦囊腫及牙疼等等現象。雖然說牙痛不是病,但疼起來真要命,尤其是虛火上升,導致牙齒神經痛,半夜時無法入睡,輾轉反側,睡也不是,要睡卻不可能,令人懊惱。
當時年少無知與輕狂憑著身體不錯,不會注重身體的保健,同時,牙醫也不像現在如此方便普及。因此,抱著能捱就捱,受不了的時候,再去看牙醫,無法治療的牙,抱著拔掉算了的心態,也不知作適當的處理,以至於對牙齒的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診療,加上求學與日後工作忙碌的緣故,沒有較適當的時間好好的診治修補。後來牙醫說:「牙齒因牙週病惡化到很難處理,最佳的狀況就是保持現狀。」可是日子久了牙齒就一顆顆鬆動掉下來,整口牙齒變得稀稀落落,吃東西時更是不易將食物嚼碎,且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尤其是後來下門牙掉了以後,更是有損門面,對自己的長相更不敢恭維,甚至影響到正確的發音等問題,所以好不容易等到退休時,有較多空閒,心想要好好去看牙醫,把牙齒徹底診治。
三、老牌牙醫 尚猶失手
在台北看牙醫或許比金門方便許多,可能是牙醫這一行好賺、城市醫療資源較豐富,還是市場競爭的緣故,因而,筆者住家附近的街上,不到三五步就很容易的發現牙醫診所。經過私下的打聽,就找到離家較近,且經驗口碑不錯的「張大夫牙醫診所」,據說其經驗極豐富,服務也很親切,想請其看看。筆者坐上診療椅,告知其意交談之下,對其印象不錯,隨即讓他檢視與評估診療進程:針對治療的方式、補牙使用的材質、所需的費用,耗費的時間,做初步溝通探討,隨後,接著是安排一連串的療程,包括可保存牙的治療,齲齒的拔除。在診療中,一次次打麻針,再看到蛀蝕的壞牙,一顆顆從口中被拔掉,朝夕相處了幾十年,從今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了,心中實在有點懊惱與不捨,難怪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實在有它的道理。陸續先後拔了三顆牙,在疼痛與恐懼中,一切尚稱正常與在掌握中,一直到最後,張大夫認為筆者的上門牙向外伸長突出,建議順便要將其鋸短矯治,以增美觀。本來是好意與美事一樁,沒想到治療好回家,因消炎藥吃了有拉肚子的反應,電告張大夫,醫生說:那就考慮不吃吧!結果沒想到問題就發生了。
四、歷經波折 與細菌對抗
症狀一開始就有點不對勁,起初是發燒,覺得喉嚨疼痛不舒服,接著是左邊脖子慢慢腫起一顆小瘤來,痛苦不堪。因而我隨即徵詢牙醫的意見,大夫說:「要趕快去看耳鼻喉科大夫。」筆者隨即趕去看耳鼻喉科門診,耳鼻喉大夫說:「吃三天消炎藥看看,如果沒有進展,趕快上大醫院徹底門診檢查。」聽醫生這一說,發覺情況有點不妙,心存恐慌,隔天就到附近的婦幼醫院看診,經甲狀腺科陳主任的初診,建議轉耳鼻喉科會診,結果又是抽血做生化檢驗,又是進行超音波檢查,經醫師初步的診斷,疑是細菌感染而導致甲狀腺囊腫,是良性還是惡性還需進一步做生化與追蹤檢查。但首先的處遇是需吃數週的抗生素消炎藥,好將病菌消滅,以避免擴散造成敗血症。聽醫師一說,感到蠻恐怖的,對生命牽掛與期待之中。隨後每隔三五天就需到耳鼻喉科與甲狀腺複診,幸好遇到的陳、黃醫生都是主任級的醫生,真的真的很不錯,專業且服務親切,細心且很好溝通。好不容易,消炎藥接連的吃了好幾週,總算上天保佑,體溫漸漸恢復正常,囊腫及疼痛才慢慢的消失,倦怠感不見了,身體也慢慢復原過來,然而還是瘦了好幾公斤,覺得體力大不如前。病毒感染總算治療告一段落,於是,再回頭找張大夫進行未完的療程,從打齒模、做假牙、試用及微調修整的後續工作,搞了一兩個月,總算大功告成,然而迄今吃起東西來,仍然是齒齦有點不太舒服,但願今後能慢慢適應與習慣。
五、生命無常 珍惜當下
小小一次補牙治療,本想是件極簡單的事情,想不到因一時的疏忽,本該服用的消炎藥,因不適應而未設法再尋求其他的相關藥物;或是體力欠佳抵抗力弱,導致細菌感染,因而折騰了一個多月,造成身心的煎熬,真是意想不到的遭遇與經驗。如今思之,要補牙、做假牙,除了花錢自不在話下,真是費神費事,要做一付合用的假牙還真是不容易,人生如能自幼到老擁有一口真牙那該多好。然而,從此次的補牙中,也讓人覺得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很多事情往往很難預料與覺得無奈,身體的保健與健康真是一輩子的事,因而今後,要避免對醫療常識的無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自我珍惜,把握當下,方能持盈保泰,常保自在,愉快安康,恐怕是此次事件中的體認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