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皇帝石二三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震撼。
點閱率:400
字型大小:

工人依王爺吩咐指示用泉州花崗石逐塊堆疊砌成三十公分高,五十公分見方的基座,期間工人不停用水平量尺上下來回測量,謹慎而嚴肅,隨後在基座置上水泥,並安放池王爺所書符令一道制煞,將已清洗乾淨的「皇帝石」依原位置坐向重新安置於基座上,繫上紅彩布,安上一對金花,從此「皇帝石」又恢復往日的神奇與風采。最後大家膜拜一番,燒金箔謝恩,就在震耳欲聾、熱熱鬧鬧、煙霧氤氳的鞭炮聲中圓滿完成「皇帝石」的整修安位的儀式。

「皇帝石」原來是一座長方形見方的泉州花崗石,經丈量結果長寬各為一尺六,高則為一尺八。四面雕刻有四幅不同的半身佛像,經數位像機拍攝,並輸入於電腦中放大,仔細觀察研究圖像,才確定這四幅雕像不是坊間所傳的「黃帝」圖像,也不是「四大金剛」或「四大天王」的圖像。當然絕不是婆羅門教的「四面佛」。這四幅圖像就是佛教中的所謂「五方佛」,「五方佛」是佛教中除中央毗盧遮那佛,其餘四尊佛菩薩,分屬東方阿門(ㄔㄨ)佛,西方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成就佛。

藉由五方佛所象徵的神佛法力與意義,用來制風擋煞,以保佑人舟平安。在先民開疆拓土的奮鬥生活中祈求平安,這乃是最自然不過的一種信仰與寄託。

原來,鄉民所習稱的「皇帝石」是風水學上「風制石」閩南語的諧音,鄉民最初稱「風制石」在口語相傳的音韻上已經有訛化的現象,流傳至今早已習慣以「皇帝石」為最妥貼最自然的稱呼,而且從來也不曾改變過「皇帝石」初始的作用與意義。

現在「皇帝石」已經在原址重新安置妥善,不改原先風貌,並特請書法名家張炳煌先生和劉太希先生分別賜題「風制石」書法,以勒石紀念廣為流傳。經過流水歲月,物換星移,改朝換代依然永在的「皇帝石」,仍然負起承載金門后浦歷史發展的見證者,且將不改初衷面對一代又一代的逆旅過客。

相對於地區的所謂的「歷史建築」,「皇帝石」實在顯得微不足道,也顯得孤寂落寞。雖然有關當局把「觀光立縣」喊得震天價響,但,相信在未能掌握金門人文歷史的內涵上,觀光之路將是走得艱辛又坎坷的。然而「皇帝石」也可以另一種丰姿再現。

(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