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居隨筆》農家的好朋友

發布日期:
作者: 拙叟。
點閱率:633
字型大小:

黃牛

我小的時候,家鄉金門的農人耕田,大部分都是用黃牛。耕田的時候,讓黃牛走在前面,拉著插在泥土中的犁,一步一步的筆直往前走。農人一隻手扶穩著犁柄,跟在牛兒的後面走,另一隻手輕輕的揮動拴在牛嘴上的韁繩,指揮著牛兒向前走。黃牛的性子很溫順,走起來步子沈穩安祥,並不需要用鞭子打牠,牠自己就能走得很好。到了田頭田尾必須轉彎的時候,農人一手抬起犁,一手揮動牽牛的繩子,牛兒便很自然的轉個方向,再起另一行翻土耕泥的工作。

牛兒耕了一段田地,農人都會停止下來,取下套在牛項背上的繩子,卸下了犁,放牛兒到田岸上吃青草。人和牛都小憩一會兒,然後再繼續犁耕的工作。這樣勞作一個半天,就可以犁完一片的田地。日近黃昏,農人們扛起鋤、犁,趕著牛兒回家。田裡那些飛來飛去搗蛋的小麻雀、小烏鴉也少了,都紛紛歸巢去了。

現在,家鄉的農村耕田的方法已經有了改變。回鄉之後,我發現不少農地的耕耘和播種是用機器操作的,農人們駕馭著農耕機在田裡工作,機器的馬達發出了吵人的聲音,劃破了田野的清寂寧靜。但是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耕完一大塊一大塊的田地,又迅速又省力氣。只是我也發現還是有部分的農民仍然是以牛耕田的。當我看見農人趕著黃牛兒邁著緩慢沈穩的步子在田裡耕作,心中常會興起一份莫名的喜悅,對於機器耕田的感覺反而是很冷漠的!這也許因為機器是冷峻的、沒有感情的,而牛兒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而且我昔日躬耕壟畝,曾經和黃牛是合作的好伙伴,長期存在著一份深厚難忘的感情吧?

我喜愛在郊外田間散步,除了看山望海,觀樹賞鳥之外,在散步中,還常常看見黃牛。在我的感覺,黃牛很像田野間的紳士,靜靜的在草地上吃草,神情安閒自在,與世無爭。牠從來不發脾氣,頑皮的小烏鴉、小八哥站在牠的背上,牠也絲毫不在意,真是好性子。當我從牠的身旁經過,牠似曾相識,以和藹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在詢問我:「多日不見了,你好嗎?」這時,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對牠友善的笑笑!

小羊

童年時期,我曾經養了一隻小羊。羊兒和牛兒相比,體型較為矮小,黃牛像大哥,羊兒像小弟;大哥穩重,小弟活潑。我牧養的那隻小羊兒,常常咩咩的叫著。每天,我從羊棚裡將牠牽出來,帶到郊外田野吃草。我用長長的繩子,一端繫在牠的嘴上,另一端握在手裡。有時候,把羊兒拴在有青草的草坪上,讓羊兒自己吃草,我就可以走開去做其他農田裡忙碌的工作了。

小羊好動,閒時我常抱著牠玩,和牠在田埂上賽跑,跑上一大圈,人和羊兒都氣喘吁吁,不得不相偕坐下來休息。此時,小羊兒依偎在我的身旁,乖乖的,讓我用手輕撫著牠的身上黑亮柔軟的細毛。小羊是我兒時在山野奔跑的最佳玩伴,這段往日情懷,迄今依然長留在我的記憶裡!

雞犬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詩說:「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當我們在村莊外的田園中,可以清楚的聽到村子裡雞啼狗吠的聲音。雞、犬是鄉村裡常見的很親近人的兩種家畜。陶淵明作桃花源詩,有句描寫桃花源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是陶淵明的理想國,陶淵明描寫他的理想國的境界,描寫他的心中的人間仙境,仍然沒有忘記那農村裡親切的雞犬聲。其實,更早的老子時代,老子在他的五千言的道德經第八十章中就有這樣的句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老子在他的心中早就描繪了一幅小國寡民的理想國,這極可能即是陶淵明美麗的桃花源境界的本源。而其中的雞犬聲,更是哲學老人與詩人共同喜愛的聲音。在以往的農家生活中,都不能缺少雞犬為伴。每一天的清晨,雞的啼鳴,準時的叫醒了酣睡中的農人,狗的吠聲,又提醒農人的警覺,相助維護居家的安全。都是農家忠實的良友。雞鳴狗吠的聲音,是一種很村俗,很親切的聲音,鳴唱出農村自然、太平、寧靜的氣象。

黃牛、小羊、雞、犬都是農家的善良好朋友,也都有大恩於人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