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失敗
進入職場十多年,換過了好些工作,見識了不少的人生百態,要說職場是小社會的縮影,不如說是人生慾望的現實競技場。在職場裡,有人成功,當然就有人失敗,比較特別的是往往人們都選擇忘記失敗,避談失敗,寧願歌功頌德的去談論成功,不論成功的人是走了狗屎運,亦或真源於對理想目標的堅持,到底成功是令人欣羨的!但失敗的經驗就真的一無可取嗎?
一個切身的例子,老李是公司的老人,說他「老」因為不論年齡、資格、或待在位子的時間,絕對都是公司最老,看著同期進公司的同事,現已穩坐主管寶座,老李更是心焦。一次公司接了個案子,為了突破現狀,老李忙向主管套交情,爭取表現的機會,機會是有了,卻未必是成功的開始。
當老李辛苦的完成繁雜且枯燥的訪談及市調作業,匯集了應備的數據後,才發現客戶原先計畫的推案,根本不符時勢,甚至可能會有反效果,老李忠實的向主管反映了這個情況,主管只是揚了揚眉說:「客戶要什麼,就給什麼!別多事。」就這樣老李盡責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意外的是個失敗的結局。
而和老李同期的主管卻曉得運用老李匯集而來的數據及老李的失敗經驗,說服客戶進行一個更大的推案,為此老李現在仍在角落裡庸庸碌碌,主管卻出現在下一波的晉升名單中。
很多同事都知道主管的成功源於老李的失敗,卻只會讚賞主管的成功避談老李的失敗,就連老李也希望大家忘記他的失敗,因為那代表挫折與恥辱。
在主管晉升慶祝會上,老闆在上面竭力的稱誦著主管的優秀表現及明燭洞見,對照主管意氣風發的環顧四宇,老李只是在台下盯著他的舊皮鞋,掰著手指數著自己的退休年資。
「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墊底的萬骨雖然悲慘,成就的卻是能把握時機的將軍。每個人或許都有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但成功終會落到有實力的人頭上,失敗則永遠屬於那些不得志的可憐蟲嗎?
在大學選修「生涯規劃」課程時,教授分配給我們這組一份特別的作業││進行「快樂問卷調查」。問卷的題目只有一個:「你快樂嗎?為什麼?」經過辛苦的訪查,結果是有九成以上的人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以對未來茫然、工作不順利、生活環境不滿意::等因素居多。而認為自己快樂的人則覺得自己很幸運有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環境,表現得宜,前程願景美好。
在做學期總結時,負責報告的同學下了這樣的結論:「不快樂的人通常認為自己實力很好,具有才華,但是老闆不欣賞,同事相處不融洽,所以成功的機會相對的減少,對周遭環境充滿怨懟;而快樂的人則認為自己實力普通,但幸運的有上級的支持,同事的幫助,所以做事容易成功,對周遭環境充滿感激!」
「怎麼成功不是屬於有實力的人,卻屬於實力普通的『投機份子』?」我對這個問題疑惑了好久,直到在職場翻滾久了,才漸漸的有了些許體會。或許容易成功的人並非盡得他人助力的「投機份子」,卻絕對是容易在環境中找助力,在失敗裡學經驗的人生實踐者!
一個企業家曾說過:「跌倒了,不要急著爬起來,要先看看地上有沒有『錢』可以撿!」可能不是那麼多人喜歡跌倒,但我們何妨在人家「跌倒」的路上看看能否撿到「錢」!?
因為「老李的失敗」和「快樂問卷調查」,我增加了人生財富,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