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發布日期:
作者: 王金鍊。
點閱率:742
字型大小:

一、俱往矣

  去年是城中建校四十週年,十一月十二日校慶,特別擴大慶祝,舉辦各項藝文活動,並表揚三十位傑出校友、二十六位任職二十五年以上的資深教職員工。大會現場播放新舊照片,對比今昔,回顧過去,瞻望未來,在一片歡樂喜悅的熱鬧氛圍中,渡過四十歲生日,令人心情悸動。

回顧四十年的艱辛漫長過程,歷經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歲月,到如今各項設備完善,建築美輪美奐,浯江溪畔,絃歌不輟,莘莘學子,昂揚奮進,孕育無數青年才俊、社會菁英,忝為城中一份子,欣感與有榮焉;而我在城中的日子,也已悄悄步入第三十個年頭。

三十年,一萬多個日子,或許在宇宙的時光之中,只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一瞬間,但卻是我生命中的黃金歲月,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想當初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來到城中,如今卻已年過半百,但覺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歲月不饒人,真是令人慨嘆,「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三十年,眼看他高樓平地起,眼看他樓塌了,白雲蒼狗,滄海桑田,世事變幻無常;歲月如夢,物換星移,曲終人未散,徒然留下些許傷感。

二、教育病了誰之過

  時代在變,觀念在變,身處尷尬世代,傳統的道德觀念被顛覆,以前的孝子,是孝順的兒子,現在變成孝順兒子,生育率的下降,使今日的小孩個個都成了天之驕子,像小皇帝一樣,心中只有自己,眼中沒有別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都有人張羅、服侍,生活沒有壓力,每天快樂學習,日子是過得很快樂,但卻不認真去學習,對未來沒有目標,行為懶散,缺乏責任感,因為現代的父母哪一個不是孝子、孝女,隨時都在旁邊呵護照顧著呢!

小時候,我們都是在打罵教育之下長大的,在學校被老師處罰,回家還不敢向父母說,說了難免又要被修理一頓,現在,老師打學生成了「暴力行為」,罵學生則是「公然侮辱」,有人戲稱今日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只注重智育,其他方面並不多加要求,生活常規太差,校園內,老師管不了學生,斯文掃地,師道蕩然無存,老師的地位貶損,來自上級單位、社會輿論,家長、學生等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處罰學生簡直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學生為所欲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儼然以主人自居,不去配合他還真的不行,教師難為,可是受害最深的還是學生。

原本單純寧靜的校園,提早社會化,亂象叢生,上課一條虫、下課一條龍,開口三字經,出口成「髒」,東西隨手亂丟、到處製造髒亂、缺乏榮譽心,考試成績於我如天上之浮雲,甚至偷竊、勒索、詐欺、.校園暴力等行為層出不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六、七年級生之所以被稱為草莓族、水蜜桃族,禁不起壓力、缺乏競爭力,這是孰令致之、孰與與之?

三、上樑不正下樑歪

  「橘逾淮則枳」,很多制度,在外國行之有年,成效良好,但由於民族性格不同、人民素質的差異,在國內變得窒礙難行,弊病叢生。民主政治乃世界潮流,而我們的選舉,由於強烈的意識形態,導致族群分裂,政黨惡性競爭,彼此之間形同寇仇,協商則是各說各話,永遠找不到交集,人與人相處產生隔閡,難以溝通。廟堂之上,袞袞諸公,侃侃而談,言而無信,社會上詐欺行為習以為常,不知誠信為何物,我們的民主,不但無法提升人民的素質,反而使整個社會向下沉淪。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說一套,做又是另外一套,理論和實際永遠存在著一段距離,「教改」言之鑿鑿,冒然實施,誰敢反對?但升學的老路子依舊擺在眼前,不要老是拿國外的那一套東西硬是套在自己身上,當一個新的制度尚未成熟,舊的體制已被破壞,社會亂象於焉產生,可憐今日的學子,被當成教改的白老鼠,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國家還能穩定成長,未來的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真是很難想像。

現在的學校,設備完善,電視、電腦配備齊全,圖書館也有冷氣,但是真正看書的人,只有小貓兩三隻,強調本土教學、去中國化,眼光越來越狹窄,卻空談與世界接軌;生活空洞貧乏,沒有文化內涵,只會哈日哈韓,成了無根的浮萍。巍峨新穎的校園建築,免費營養午餐的社會福利,但這些硬體設備、福利再好,也無法提升學生的素質;生活教育不彰,垃圾隨處可見,經常口出穢言,缺乏人文素養,傳統的價值觀被扭曲,有人營養午餐不吃,水果拿來丟擲,暴殄天物,我們的教育培養了一批對人不知感恩、對事不能盡責、對物不加珍惜的未來主人翁,試想上樑不正下樑何以不歪?

四、期盼與祝福

  以前唸小學時,住在鄉下,生活窮困物質匱乏,連水電都沒有,村中生活較富裕的是那些有親人在南洋的家庭,這些華僑,被稱為南洋客或番客,經常寄錢回來,修理舊厝、祭祀先祖、接濟族人,有時候遠從外地返鄉,更是風風光光,大包小包的禮物,全村都送,但是十年風水輪流轉,曾幾何時,僑居地已是今非昔比,今日的外勞、菲傭,即是來自以前繁榮富庶的南洋地區,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富裕的生活能這樣持續下去嗎?不懂得知福惜福,將來有一天,當你成為外勞、「金傭」時,悔之晚矣!

印象中的浯江溪,只是一條臭水溝,臭氣沖天,髒亂不堪,偶而可見到一些小朋友在爛泥中抓彈塗魚、招潮蟹,據說在古早的年代,船舶還可溯溪而上,到達現在的東洲、榜林,浯江渡頭當年是城區最繁華熱鬧的地方,後來水流漸少、無法行船,成為城區最大的一條排水溝。

80年代左右,加蓋水泥,成為公用的停車場,原本雜亂無章的溪口,遍植紅樹林,海埔新生地拓建為海濱公園,每當日落黃昏,火紅的太陽照在海面上,閃耀著熠熠金輝,成群的候鳥,在紅樹林中覓食、嬉戲,吸引無數的觀光客、賞鳥者。我也曾徘徊海邊,遠望著來來去去的候鳥,猶如活躍自如的年輕學子,三年的棲息,走了一批,又來一批新的臉孔,三十年了,驚覺自己原來也只是岸上賞鳥的遊客,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落日的餘暉,隨著水波盪漾,「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該是收拾行囊的時候了,王維在終南別業詩中的句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正是此刻心情的寫照。浯江溪口,落日的餘暉燦爛依舊,無須眷戀,明日,依舊有初升的旭日自太武山巔緩緩升起。

即將離開城中,我衷心期盼未來的教育能為社會帶來安定繁榮,使國家更加強盛有競爭力,浯江溪口,人來人往、潮起潮落,又有一番新氣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