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君子之交淡如水

發布日期:
作者: 翁文贊。
點閱率:1,243
字型大小:

─追溯夏丏尊著「生活的藝術」的緣由

去年暑假的一天,新加坡表兄來電,邀我前往廈門會合,第二天,一起到泉州市遊覽,由其友人黃黎先生,帶領我們參觀閩南最大的寺廟─「開元寺」,一進天王殿,直見超巨大︿畢生未曾見過﹀「哼哈二將」,鎮守門神,莊嚴肅穆的坐姿,令人肅然起敬,引人注目的上梁正中央,是元朝皇帝親自敕額:「敕大開元萬壽禪寺」,殿中一幅楹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據說是宋代理學家朱熹任滿三年同安縣主簿來此時所寫的對聯,但字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親筆寫成的墨寶。通過寬廣的拜庭,即是大雄寶殿,寶殿上懸一匾額:「桑蓮法界」,殿內有安金身的五智如來佛等大佛像,此處也是僧侶們平日誦經禮佛的地方。

越過左邊,正是出了名的「東塔」,朝西遙望是「西塔」。再往左邊走去,竟是『弘一法師紀念館』,中庭是綠意盎然的大園圃,前面置有一座漢白玉雕像『弘一大師造像』,栩栩如生,引人注目。此座白色雕像,與康軒版國中三年級上期,國文課本第七課;夏丏尊所寫「生活的藝術」裡的插圖相類似,於是,引起我高度的興趣,遂請引導我們參觀的黃秀彬小姐︿黃黎先生的堂妹在此擔任管理委員﹀晉見一位專門看護『弘一法師資料館』的方居士。他接受訪問並贈送我們『弘一法師』的墨寶︿影印本﹀。今年一月七至九日,陪同城中畢業班旅遊廈門時,藉此機會再次造訪泉州「開元寺」,請教方居士有關『弘一法師』的事跡。

一、相識相惜

夏丏尊與李叔同︿弘一法師﹀是在浙江省官立兩級師範學堂︿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認識,他們的教育理念相同,沒有功利的目的,沒有政治的色彩,純為君子之交,意志相投,情同手足。夏丏尊佩服李叔同深厚的國學造詣,他在︿弘一法師之出家﹀一文中明確說:「在這所學校裡,李叔同與我相交者近十年,他的一言一行,隨時都給我啟誘,李先生教圖書、音樂,學生對圖書、音樂,看得比國文、數學等更重。這是有人格做背景的緣故。因為他教圖畫、音樂,而他所懂得不僅是圖畫、音樂;他的詩文比國文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這好比是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由此,可看出夏丏尊對李叔同的才華、氣質是折服了,而夏丏尊的坦誠、直率也被李叔同深為讚賞。

二、情同手足

李叔同住在學校的宿舍,夏丏尊則在城裡的彎井巷,租了幾間舊房子,窗外有一棵梅花樹,取名為「小梅花屋」屋內有陳師曾贈的一幅「小梅花屋圖」,圖上有李叔同題詞一首:「屋老,一樹梅花小。住個詩人,添個新詩料。愛清閑,愛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夏丏尊擅長散文,很少作詩詞,但為應和著李叔同,曾作兩首頗具趣味的詩:

「數星燈火漾疏村,四起梵鐘破暮痕。為問風流李學士,可添畫意與詩魂?」

「遠峰寒碧夕陽殷,煙翠空冥西子鬟。欲去依依有餘戀,晚江新月霧中山。」

由此可印證李叔同為夏丏尊的「小梅花屋圖」,圖上所題的詞中「住個詩人,添個新詩料。」確是真的了。

在課餘之暇,夏丏尊與李叔同經常到西湖的湖心亭雇舟,品茗談心,欣賞湖光山色,彷彿置身於蓬萊仙境,真有:「霞光映碧波,水色入心清」令人心曠神怡。鐘靈毓秀,清明幽雅的西湖,賦予李叔同無限的藝術靈感。他所創作的:

「西 湖」:看明湖一碧,六橋鎖煙水。:::看青山四圍,高峰南北齊。:::大好湖山如此,獨擅天然美。

「春 游」:春風吹面薄於紗,春人妝束淡於畫。游春人在畫中行,萬花飛舞春人下。

「早 秋」:十里明湖一葉舟,城南煙月水西樓。:::遠山明淨眉尖瘦,閒雲飄忽羅紋皺。

從這三首歌詞的內容,不難看出西湖迷人的湖光山色,所給予李叔同的藝術靈感了。

在這所學校任教期間,是李叔同創作歌詞曲最多的黃金時期。諸如:

「送 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憶兒時」: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飄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

都是在這段時期創作的,至今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歌曲。

民國二年夏季,浙江省官立兩級師範學堂改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由於他們的教育理念相同,教育理想一致,夏丏尊提倡「愛的教育」,李叔同致力「美的教育」, 促使他們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編寫一首校歌,由夏丏尊作詞,李叔同譜曲。歌詞是這樣:

「人人人,代謝靡盡,先後覺新民。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潤心身。吾儕同學,負斯重任,相勉又相親。五載光陰,學與俱進,磐固吾根本。葉秦秦,木欣欣,碧梧萬枝新。之江西,西湖濱,桃李一堂春。」

三、皈依佛門

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裡任教的老師,誰都不會相信李叔同會皈依佛門,連夏丏尊都被蒙在鼓裡了。他會出家!主要的因素來自夏丏尊。

民國五年的夏季,有一天,夏丏尊與李叔同於散步談心時,夏丏尊向李叔同說,他看到日本雜誌上有一篇「斷食的修養方法」報導說:斷食是人類身心「更新」的修養方法,自古以來,宗教上一些傑出的人物,諸如:釋迦牟尼、耶穌::等,都曾修煉過」 斷食」的功夫,並說明斷食可以袪病延年,改去惡德,生出偉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新方法。夏丏尊覺得一時興奮,就介紹給李叔同看,他這一看便被迷住了。於是,彼此間心裡都有一種相同的想法:「有機會時,一定要把」 斷食「拿來試試看」。這種事對夏丏尊來說,只是口頭說說罷了,但對李叔同來說,卻是認真的,他看到「斷食」可以治療各種疾病,自己有感自幼身體瘦弱,近來常常咳嗽又患有精神衰弱症,因此,就起了一種好奇心;若實行斷食後,或許可以痊癒也有可能。李叔同下定決心,私底下為此做準備,在學校裡,不張聲色,也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

根據日本雜誌上的報導 ,實行斷食必須在寒冷的冬天,並要有一處幽靜的地方進行才適宜。李叔同在學校放寒假時,選定位於西湖西南隅大慈山下的虎跑寺,也叫定慧寺,住進方丈樓下的一間空房,進行斷食十七天,斷食後的李叔同深感「身心靈化,歡樂康強」。過滿寒假返校時,夏丏尊認為一向準時歸來的李叔同,卻不見人影,直到兩星期後,才看到他一副消瘦清的模樣。這時,夏丏尊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背著自己獨自到大慈山下的虎跑寺實行斷食去了。他驚訝的問:

「為什麼不告訴我?」

李叔同很鎮定的笑著答道:

「你是能說不能行的,並且這事預先教別人知道也不好,旁人大驚小怪起來,容易發生波折」。夏丏尊無言以對,後悔自己早不該介紹那篇斷食的文章給李叔同。有了這次,將來

不知還會發生什麼事呢?李叔同這次斷食,果然促進他的身體健康了,在他的內心上,從此對僧人的生活特別感到興趣,對佛道也開始嚮往了。在此期間,他寫了一首「歸燕」的歌:

「幾日東風過寒食,秋來花事已闌珊,疏林寂寂雙燕飛,低回軟語語呢喃;:::天涯芳草離亭晚,不如歸去歸故山,:::」

從這首歌的歌詞,不難推敲他此時的心跡了。

民國七年正月十五日,李叔同果然拜了悟法師為師,行了皈依禮,了悟法師為他取法名為演音,號弘一,暫以居士身份︿在家弟子﹀修行。這個時期,他做了一首歌:「晚鐘」,歌詞是:

「幽鳥不鳴暮色起,萬籟俱寂叢林寒。浩蕩飄風起天杪,搖曳鐘聲出塵表。:::鐘聲沉暮 天,神恩永存在。神之恩,大無外。」

從這首歌詞的內容,可體悟李叔同靈魂的歸處了。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