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與金門話初識
清末開放五口通商後,許多歐美的傳教士東來中國傳教,廈門既為閩南腹地的中心,又是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自然也是一個主要教區。這些教友中大部分是只會說閩南語而不懂官話不識字的百姓,這些傳教士為了向教友傳播福音,就自己制訂了一套音標,再把聖經直接用音標寫出來,使這些不識字的教友教徒,能透過這套併音來讀經唱詩。這套音標就是西元1913年,由甘為霖(W.Campell(編寫完成出版的︽廈門音新字典︾,這本字典乃是以羅馬音標來標示的廈門話發音,因係由教會編寫,所以稱為「教會羅馬音標」,簡稱「教羅」,後來的許多閩南話教本,幾乎都使用這套音標為主。
台灣在日本統治期間,由於漢學教育和母語受到禁止,所以台灣光復後,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負責當時已經制訂完成的國語推行工作,同時該會為了幫助民眾學習閩南語,就以國語注音符號為基礎,在民國三十七年編訂完成一套注音符號,稱為「閩南語方音符號」。
民國八十九年,為了母語教學課程實施需要,教育部以︽廈門音新字典︾所用的教會羅馬音標為藍本,配合電腦化的時代需要,再制訂了「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簡稱TLPA)。目前編訂閩南語教材的出版社,有些版本各有一套大同小異的音標,而本縣鄉土語言教材所用的音標,係採用教育部先後所制訂的「閩南語方音符號」和「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兩種音標。
肆、閩南語聲調:
閩南語和國語(普通話)在讀音上有許多相通之處,而兩者最大的差異,應該是聲調上的不同,眾所周知,國語有四個聲調和輕聲,而閩南語原有八個聲調再加上輕聲,從這個地方就可看出閩南語比國語複雜多了。
國語的四個聲調分別是陰、陽、上、去,而閩南語則是以平、上、去、入為底,再配上陰陽組合,形成了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共八個聲調,分別以第一聲到第八聲來稱呼,後來逐漸演變的結果,到了現在,閩南語的八個聲調,陰上和陽上兩聲已經分不出來,所以現在使用的閩南語只剩下七個聲調,我們可以用君、滾、棍、骨、裙、滾、近、滑八個作例字,來了解這八個聲調,而其中的第二和第六聲是同調的「滾」字。
七個聲調中,陰平與國語的第一聲同調,陽平與國語的第二聲同調,陰上與國語的第四聲同調,而陰去約低於國語的第三聲,陽去約高於國語的第三聲,至於入聲調,那是國語中所沒有的,也是閩南語中最特別、最難學,也是最好聽的聲調。就以前述所舉的「骨」和「滑」兩字來說吧,「骨」的聲調較低沈,「滑」的聲調較高亢,最特別的是讀這個音時,其他五個聲調都發「ㄍㄨㄣ」,而骨和滑兩個音還必須在「ㄍㄨㄣ」的音尾加上「ㄉ」的嘴型,只是這個ㄉ的氣不往外送,而將由腔內發出的氣止住內收,入聲的「入」,就是氣不外送而內收的意思。
入聲的收尾包括「ㄅ、ㄉ、ㄍ、ㄏ」四個聲,如「急」和「及」的收尾聲是「ㄅ」,「發」和「罰」的收尾聲是「ㄉ」,「角」和「局」是「ㄍ」,「甲」和「踏」的收尾則是「ㄏ」。這個「ㄏ」和其它三個有所不同,前三個聲符是不送氣,這個ㄏ則有送氣,所以發音時嘴型略張,氣不內收。
閩南語中的入聲字音,學習時難度高,目前一般會說閩南話年級較高的人,因為自幼學習母語時,在自然學習中,並不覺其難,但在一些非閩南母語的人學起來,卻很吃力。閩南語中除入聲音外,還有一項較難學的,那就是「變調」,因為閩南話的一個詞或一句話,幾乎是每個音都變,只有那個詞或那句話的最末一個字音保持原調不變,這部分留待後面再作介紹。
伍、金門方音概述:
金門自古為泉州府同安縣轄地,據史料記載,唐代開浯恩主陳淵也是在「泉州設牧馬區五處」時帶領十二姓入浯牧馬墾殖,宋代在浯洲築埭設堰的,也是泉州的曾、梁、傅幾個家族。在行政、血緣上,金門與泉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進入金門的移民,多來自泉州,金門的方言當然是操泉州口音的閩南話了。
泉州口音和漳州、廈門口音最大的區別,在於泉州音有「ㄜ」和「 」兩個音,漳州音和廈門音裡面則沒有,「ㄜ」音在漳州和廈門口音中多發「ㄨㄝ」或「ㄝ」,如金門話的飛、火、皮、吹、過、稅、被、賠幾個音,廈門音和漳州讀的都和我們不同,「
」這個音在國語注音符號中,以空韻附著於「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符中,泉州音裡面的「余、譽、與、煮、藷、豬、除、箸、鋤、儲、語、虛、魚、許、車、舉、矩、」廈門音多發「ㄧ」,而漳州音多發「ㄨ」。因為漳州音裡沒有「 」,所以操漳州口音者學習國語時,對於「ㄓㄔㄕㄖㄗㄘㄙ」這幾個音,剛開始時就會覺得比較吃力。
前舉的ㄜ和 之外,如「字、人、日、忍、任、然、熱、尿、裕」幾個字,泉州音以ㄌ發音,而漳州音則以Z發音;「嬰、青、星、腥、醒、生、盲、明、冥、爭、井、更、庚、經、坑、硬、平、坪、棚、柄、病、彭、澎、生、姓、鄭」幾個,泉州音發「ㄧ」的鼻音,漳州音發「ㄝ」的鼻音;再如「鴦、羊、洋、楊、章、樟、漿、癢、槍、搶、唱、張、丈、薑、腔」等字,泉州音發「ㄧㄨ」鼻音,漳州音發的是「ㄧㄛ」鼻音;而「恩、允、銀、恨、巾、根、斤、跟、筋、近、芹、勤」等字,泉州音發「ㄨㄣ」,漳州音發「ㄧㄣ」;還有「鞋、矮、挨、買、賣、齊、地、雞、溪、批、洗、細、替、初」等字,泉音發「ㄨㄝ」,漳音發「ㄝ」。前面所舉這幾個是最明顯而較易辨別的幾個音,其餘還有許多。
地緣關係上,金門位於漳、泉、廈的交界處,照理說金門話該和廈門一樣是半漳半泉、亦漳亦泉的口音才是,只因金門的先天條件不如廈門,廈門具備「有良港、近腹地、迎風面有山屏障」的良好條件,而金門不但土地貧瘠,而且海岸容易淤沙,沒有好港口,比廈門更突出九龍江口外,秋冬季節風砂強勁,是一個處在外圍為廈門擋風的島嶼,自然環境與外界較疏離,居民謀生不易,人口結構較單純。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雖然偶而也會受到外來的影響,但外來的人口畢竟少數,不容易對既有的語音產生多少影響,反倒會被既有語音同化。而廈門及其鄰近地區因為彼此往來較密切,互相充流影響的機會多,就容易產生變化,相對之下,島內和島外的語言就會產生某些特有詞彙和獨特口音。
倒是因為清朝廈門開埠之後,大批僑民從廈門進出,商業活動在廈門島內外繁榮起來之後,多少金門僑民在往返時都途經廈門,是歷代以來金門與外界往來最密切的一段時期,近代的金門話,是一種「以泉州音為主,又夾雜了廈門腔的閩南語。」
金門話雖屬泉州口音,但與現在的泉州音已有許多差別了,在廈門人聽起來,金門話與同安區的口音最接近,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在民國四年單獨設縣之前,金門一直都是同安縣綏德鄉翔風里的一部分吶。再說即使在金門本地,金門和烈嶼,東、西半島之間,語音詞彙上也都還有極少部分的差異,這種現象是任何一種地方音都普遍存在的。
金門話裡有幾個獨特音是其它地方沒有的,如我家的「家」、「這兒」、「那兒」和「哪兒」,是在任何一個閩南語地區都聽不到的。
陸、金門話的變調:
在語言裡面,為了使一句話說出來能夠順暢而優美,所以會有變調的情形,譬如在國語裡面,當兩個上聲相連時,前字只讀前半上,而一個詞或一句話中間的上聲字,只讀後半上,最末一個上字則讀全上。
相對於國語而言,閩南話中變調的地方太多了,不過並不複雜。
前面提到,閩南話的一個詞或一句話,幾乎是每個音都變,只有那個詞或那句話的最末一個字音保持本調不變。例如讀「中、華、民、國」四個字單獨唸起來,四個字都唸本調,但是把它合成一詞唸,則前三個字都得變調,只有最末的「國」字讀本調。再如「我是金門人」這句話,當我們把它拆開單獨唸時,五個字的讀音都唸本調,合成一句話唸的時候,前四個字都變調,只有末字不變調,這就是閩南話另一個特殊的地方。
閩南話的變調也有其一定的規則,就是說每一個本調相同的音,唸起來該變為第幾調,都是一樣的,只有極少數特殊音,因為唸的時候有斷句,或夾有輕聲,這時才會不按規則變調或不變調。例如「中」「金」「堅」「知」四字的本調都是第一聲,當它和後接的字如「中國」「金門」「堅強」「知影」結為一詞時,四個字都變為第七聲,這是固定的規則。
不過,同樣是閩南話,各個不同口音的地區,各有一套變調的規則,不只是泉州音和漳州音有某些不同,即使同樣是泉州音,同安音和金門音也會有不同之處,以下把金門音的變調規則作簡單介紹。
第一聲變第七聲:如金、君、中、江、居、交、光,試以金門、君子、中央、居民、交通、光明來檢驗其變調。
第二聲變第五聲:如古、假、改、港、敢、檢、景,可以用古早、假仙、改進、港口、敢死、檢查、景緻為例來檢驗。
第三聲變第一聲或第二聲:如記分、教書、敬酒、貴州、禁止是變為第一聲,而告訴、計較、降級、介紹、見識、監督等詞則變為第二聲。
第四聲是入聲,其音尾是ㄏ者,則變為第二聲,如甲等、闊衫、割草等;音尾是ㄅ、ㄉ、ㄍ者,則變為第八聲,如吸收、骨頭、剝皮等。
第五聲變第三聲:如人、橋、權、其、蘭、求等音,如果用在人口、橋頭、權利、其他、蘭花、求婚時,都變為第三聲。
第七聲變第三聲:如咬、慢、共、下、厚、舊等音,有後接音如咬柴、慢行、共同、下午、厚薄、舊書等,都變為第三聲。
第八聲和第四聲同樣是入聲,音尾是ㄏ者就變為第三聲,如白色、落雨等,音尾是ㄅ、ㄉ、ㄍ者變為第四聲,如及格、直線、服裝等。
總之,各地方音有各地的變調規則,金門音裡的第一聲變為第七聲,而其他聲調變為第一聲的很少,所以金門人說話聲調比較低沈,台灣許多地方音變為第一聲的較多,說話時聲調較高揚,這是因為變調不同所致。
除這些以外,還有輕聲變調,至於其他地區的變調,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柒、結語:
有句俗話說「離得了鄉,離不了腔」,意思說一個人從小在家鄉長大,從牙牙學語開始,就在父母長輩的養育下從事學習活動,尤其是語言,一旦從小習慣了鄉音,則一輩子就很難改變。而且很多人都會有「我的母語是最好聽的方言」這種先入的主觀。福建省內因為高低起伏的複雜地形,造成其地方語言的多樣變化,尤其閩南地區山地多平地少,早期是中原漢族移民的入居地,近代又是向外移民的原鄉、僑鄉,不同時期的移入帶來了不同時期的語音,僑民再從僑居地帶回一些外來語,更加豐富了這地區的語言內容,也加深了閩南語的多樣性。
隨著時代的改變,國家共同語言和世界性共通語言逐漸受到重視且加速推行,共同語言推行的結果,難免帶來了方言受排擠甚至被淘汰的效應,這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以往我們政府為了在台灣及金馬地區推行國家統一語言,同時也在學校教育中禁止使用方言,造成許多方言瀕臨中斷的嚴重後果,這是當時語文教育上的一項缺失,但也造就了今日許多台商在大陸各地從事商業活動時,比同是華人的港商和僑商減少了許多語言隔閡的優勢條件。
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社會,必須具有某種共同語言是必要的,但每個不同族群間的個別語言卻是不可用非自然力量介入禁止。閩南語既是一種地方語言,且具有「古漢語」的身分,或者可以說閩南語是一項活化石,是中華文化中一項珍貴的遺產,不唯不能讓它消失,且必須作更好的「保育」才對。
閩南語還具有各種不同口音的多樣性,當然我們更不能有「那一種口音才是純正閩南語」這樣的問題或觀念。近年來鄉土語言教學工作漸受大家重視後,卻有少部分人,還對「把某種口音的方言訂為標準閩南語」存有某種程度的衝動,這些人當初曾大肆要求政府教育部門要「尊重地方鄉土語言」,卻在其目的達到後,反過來想進一步以自己的母語作為某種語言的標準話,大大違背了當年爭取「尊重個別差異」的初衷,這樣的行為實在很不可取。
個人從教育崗位退下後,即很少再接觸鄉土語言的教材和鑽研工作,我總覺得該有新進的年輕教師群,投入這項工作而得到更好的成效,最近兩年來,本縣鄉土語言的推廣工作也從國小延繼到國中,這是一項可喜的現象,不過在推行鄉土語言教學工作時,個人認為既然是「鄉土語言」,就必須保有其本土的特點,否則就失掉了這項課程設計時的美意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抱著野人獻曝的心理,將自己的些微所知,提出供有心學習者參考,並就教於學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