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夏日遊記之四〉品味蘇州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亦凌。
點閱率:615
字型大小:

到了蘇州已是下午,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素以「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開始我們的蘇州行。

虎丘山原名海涌山,傳說是吳王闔閭下葬後「有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山丘的形狀看似老虎而得名。

下車後,涼爽的微風迎面襲來,蒼翠的綠意使得這裡更添清幽,不似往日般炎熱的天氣讓我的玩性提高了不少。

沿路上,這裡的每一亭一閣、一水一石都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你曾聽說過「三笑姻緣」嗎?沒錯!這裡就是「唐伯虎與秋香」故事的發源地。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唐伯虎躺臥在枕石上,看到秋香及華夫人走過,於是故意將帽子掉在路上,趴下身用頭去拱帽子,好笑的模樣博得了秋香的二笑。 除此之外,像點頭石、千人坐等也很受遊客歡迎。

傳說,千人坐是一位高僧生公的講道之地,據說原本聽他傳道的人很多,但因高僧得罪了士大夫,聽道者逐漸減少,甚至到後來已無人再聽。即使如此,生公仍不灰心,依舊對著原來人們坐著聽道的石頭不停的講道,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天,沒想到,在高僧口乾舌燥之際,奇蹟出現了!水中的一塊石頭居然微微點頭示意!同時,白蓮也在寒冬中朵朵綻放,好似在回應生公的話!於是有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白蓮花開」這句話的出現。

就在千人坐附近,還有一座亭——孫武子亭,好像是孫武訓練吳王後宮佳麗的地方呢!相傳,吳王派出了一百多名美女交由孫武操練,孫武把宮女們分成二隊,並由吳王寵妃擔任隊長。但妃子、宮女卻不把操演當一回事,一直笑鬧個不停,於是孫武將吳王妃子依軍法辦理,不管吳王怎說,他還是下令把吳王寵妃殺了。事後,每一個宮女都遵照命令行事,無人違規。自此,這個操練場成了蘇州的名勝之一。

除了這裡外,在孫子武亭旁有一個門,門旁龍飛鳳舞的字聽旁人說是顏真卿所書,但因時日已久,字跡已剝蝕,所以現在看到的字是由後人補上的。

一踏進門,便是這地頗負盛名的劍池囉!碧綠的池水感覺深不見底,平靜無波的表面為此鋪上了神秘,閃爍的波光倒映在石上,讓我不禁幻想著有許多小妖精在上面跳舞。導遊告訴我們,這座池子還藏有一個墓穴。因為有水作為屏障,這座墓才能被埋藏了千年之久而不被發現,它之所以會在人前曝光,是因一次乾旱將池水全都蒸發掉,人們才知道這裡藏有這麼一個秘密,更特別的是,這座墓從未有人進去過喔!不是沒有試過,而是因設計得太巧妙。曾經有一次,學者為了調查這座墓而將池水抽乾,當他們派人進去看看時,發現越往裡面入口越窄,到後來根本就進不去,只好作罷。唉!我好想看看裡面長怎樣喔。

憨泉位於劍池的西北側,為何叫憨泉呢?這是有原因的喔!憨憨是個小和尚的名字,由於山上無水,要喝水都得跑到山下。一日,憨憨在現在憨泉的位置發現了一些青苔,挖呀挖,真的有水跑出來了耶!這座泉水就以小和尚的名字命名了。

但這裡最引人駐足的,便是這裡的虎丘塔哩!

虎丘塔原名雲岩寺塔,是一座高達七層的磚塔。聽導遊說這座塔建成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近幾百年來,因地質構造等原因,虎丘塔開始不斷傾斜,可以說是「中國的比薩斜塔」。聽到這裡,我們紛紛退後幾步來欣賞這有趣的一幕。咦!真的有些斜耶!

可惜為了維護虎丘塔,遊客是禁止進入塔內的,否則我真想進去裡面瞧瞧。

這裡的景點、典故說也說不盡,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這句話可真是一點都沒錯。若你感興趣的話,不妨自行去參觀吧!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是不是很耳熟呢?我們現在正要往詩中所述的寒山寺出發囉!

才剛到寺前,斗大的「寒山寺」三字已映入眼簾,有些人會在字前停留拍照,為自己在寒山寺的遊歷留下了到此一遊的證據。

寧靜的寺內,也許是到了快關門的時候吧,遊客並不多,使我們得以安靜的品味這裡的不同。

寒山寺的石碑十分有名,穿過大殿東邊的門就能看到廊內各種碑文,其中以《楓橋夜泊》的詩碑最受歡迎,我想這應該是因張繼的詩帶來的效果吧。

 你知道寒山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前來嗎?除了張繼的《楓橋夜泊》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鐘聲。

這裡的鐘樓是許多遊客喜歡留連的地方,導遊對我們說,很多人都喜歡到鐘樓去敲三下鐘,以求得平安。除夕撞鐘則是這裡的重頭戲。

一般來說,寺廟內的鐘都是敲一百零八下,寒山寺的一百零八響除夕鐘聲,代表著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個候。此地的除夕撞鐘,是蘇州迎接新年的重要儀式,很多觀光客都會在此時湧進寺內,分享著撞鐘的榮耀。我很好奇,為什麼新年敲鐘的速度從來都沒快過或慢了?聽完導遊的解釋,我才曉得原來在敲鐘人的背後還有一個偉大的英雄。這位英雄必須緊緊的盯著碼表,維持鐘的節奏,好讓鐘聲不會過快過慢。由於有他們的付出,除夕鐘聲才能圓滿落幕。

參觀完了,該是用晚餐的時間哩!咦?評彈宴?這到底會是什麼呢?

謎底終於揭曉囉!原來,為了讓我們吃得盡興,晚餐特別安排了琵琶等樂器在旁演奏,每張桌子上都有兩份點歌表,讓我們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樂曲。

品味著滿桌的水鄉風味,傾聽著耳旁的吳儂軟語唱著一首首動人的曲子、琵琶清脆的樂音不停的回蕩在我們週遭,心情頓時舒暢起來,好像所有的疲累都消失了一樣,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這短短時光的雅致。

離開了這間餐館,我們準備開始夜晚的行程。

聽人說,觀前街是蘇州最熱鬧的地方,一看,果真如此。

形形色色的人們穿梭在各個店家,許多人手中提滿了一大袋的戰利品。我們逛呀逛,欣賞著各種事物。各式糕餅、絲繡工藝品、絲綢錦緞………等,各種物品使我目不暇給,總希望能待久一點,把所有地方通通逛遍,但時間總是不等人,在我尚未盡興前,已到了我們該回飯店的時間了,只好跟這裡含笑說再見。

早上的第一站,我們即將拜訪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劉園」,後才改為「留園」。山水風景為全園的精華所在。此園林約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長廊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從走廊往湖面上看,只見一朵朵粉荷隨風飄逸,煞是好看。

另外,園裡還有幾樣寶物不能不提,你知道是什麼嗎?嘻嘻!我就告訴你好了。這幾樣寶貝分別是:天然石畫、絲綢屏風、太湖石。

據說天然石畫能預測當日的天氣,是主人判斷是否該帶雨具出門的好幫手。

絲綢屏風則是一樣古代婦女偷窺時可以藏身的好地方喔!蘇州刺繡十分有名,把絲綢刺繡拿來做屏風隔在廂房與廳堂間,由廳堂望向屋內絕對看不到內部情形,但由廂房看向屋外則是一清二楚喲!

另外一件物品先前在其他遊記內就有提過啦,但為了防止有人沒看過,還是說一下好了。太湖石是留園內山水風景的主角,它細瘦的體態,瘦、漏、透、皺等特色正是它魅力所在,山水風景有了它可以說是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呢!

逛完了留園,有個地方是蘇州行不能不去看看的地點,那便是絲織工藝的賣場了!

踏進大門,導遊帶領我們前去觀看「抽絲剝繭」的過程,只見一台台的機器正在運作,把每十個繭製成了堅固的絲線;一雙雙勞動的手努力把蠶絲製成蠶絲被………員工們熱心的教導我們許多東西,還讓我們試試如何製造蠶絲被。沒想到,試過後才知道製作一條蠶絲被居然要那麼累,看似簡單的動作原來一點都不簡單,我十分佩服他們的努力,因為有他們,這間賣場才會有這麼多漂亮的蠶絲工藝品。

經過了那麼多努力製成的絲織成品到底會變成怎樣呢?來到商場你就會知道了!

琳瑯滿目的商品佈滿了整個櫃檯,一條條花色動人的絲巾整整齊齊的疊在櫥窗內,一包包蠶絲被依序堆放在一起由遊客自行挑選,除此之外,像由絲綢包裹的雙面小鏡子呀、一件件高雅大方的旗袍、摸起來舒適柔軟的衣衫、刺繡手帕………等,各式各樣的絲織工藝品讓我好想全都買回家,可惜我不可能全都買下來,就只好站在旁邊純欣賞囉!

在蘇州的行程至今已全都結束,該是告別的時候了。在這哩,我聽到了許多美好的傳說,也嘗試了蠶絲被的製作,同時也學會了許許多多的事,我相信這段時光將會被我永遠珍藏在記憶的抽屜裡,成為我往後能在煩悶時拿出來品嘗的甜美果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