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現代版之愚公移山

發布日期:
作者: 童菱。
點閱率:561
字型大小:

昨天跟朋友到高雄看紀錄片,在中寮相遇。看完之後滿滿的感動迴盪於心中,片中主題原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中寮鄉居民災後重建的困難與生活情形,沒想到片中的主角之一,廖學堂,因為一個念頭的興起而與村民完成了一項在外人眼中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團結的精神感動了所有的人。

故事起於九二一地震中,因為一場火警,八仙村(中寮鄉)幹事廖學堂,在水電俱無狀況下,利用已荒廢多年的「福盛圳」救火,雖然渠圳的積水無法完全搶救火警,但卻讓大家意識到在大自然的災變中,此圳之重要性。一些長輩回憶起從前此圳興振了當地農業,大家在圳旁嬉戲遊玩,婦女們洗衣、洗菜,對此生活有著無限之懷念,由於產業一直在變遷,大自然遭受政策與人為之迫害,土地逐漸崩塌,福盛圳也因此堆積了大量的沙石,呈現荒蕪乾涸之狀,人們對福盛圳的情感隨著時間消褪於記憶中。

我常在想,災變使人意識到生命的無常,人力之渺小,也伴隨著一種警示的作用,土地滋養著人們的生命與傳承,人們卻遺忘得如此之狀。當廖學堂決心要修渠時,我彷彿看到了古時候的大禹治水,當一群年過半百的村民戴著斗笠,扛著鋤頭參與這項艱鉅的工作時,我彷彿看到了愚公移山的景象,真實的在眼前呈現,或許福盛圳的呼喊傳到了村民的心中,一項復活水圳的計畫就此開始實行。在過程中光是申請經費就令人精疲力盡,廖學堂的堅持終於有了成果,每個人每天五百元的工資不無小補,工具也需要花錢,於是有經驗的長輩們開始指導並進行修圳的工作。我最感動的地方是,這群年邁的老人家們,有感於地震後台北地區之幫助,在民國九十年,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之後,照樣扛著鋤頭,坐國光客運北上幫忙,在我眼裡,那群老人家是天使,他們本著「呷人一口,還人一斗」的純樸信念,即使無法出錢也能出力,人間的善意是如此美妙,看到這裡,感動之情無法言喻。

修渠的過程歷經許多困難,但老一輩的智慧與經驗傳承終於讓「福盛圳」又暢通了,我看到了大家團結的精神,彷若生命共同體,一起面對外人的嘲諷並為此而奮鬥。我親眼在他們這群可愛的老人家身上看到愚公移山的不服輸特質,他們共同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反思自己經常因為功課壓力而感到沮喪、挫折,卻忘了跳到更高一層去尋找學習的樂趣,本著八仙村阿公、阿嬤的精神,只要你相信自己可以,你就可以!回想當初考進研究所的目的,一切都為了學習而來!

原來這世界真存在著愚公移山,而那份精神與對生命的熱誠令人熱血沸騰,面對無常的生命,我們可以自怨自艾,也可以奮起對抗,領悟更高的生命境界,由自己的痛轉移至對社會的付出,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存在著許多令人欽佩的小人物,他們不向命運服輸並且不吝付出,感動的小故事就在我們生活的四周,去看一看,補充心靈的糧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