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春遊揚州詩意濃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素娥。
點閱率:405
字型大小:

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南京等城市,常因旅遊路線重複行走,走過不只三次,但是每當友人問起揚州,說道揚州美景,就只有搖頭引為憾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詩句,那種煙花明月古揚州的意境,就讓人動了心、銷了魂,卻無緣與會。

今年二月回嘉義,小弟說他老丈人三月底要去泉州、湄州進香,因聖母旨意,為天下蒼生祈福,需走國道赴南京中山陵謁陵,順路由廈門從上海經無鍚、鎮江、揚州再到南京,如有意願走小三通跟他們會合,但價碼可能不同一般遊旅進香團會比較貴,因為他們是半自助式,以進香祈福為主,有多餘時間才去參觀風景區,心想有揚州我就去,拜拜祈求合家平安也不錯。

左盼右盼終於等到三月二十三日,小弟他們一行二十一人,一早從嘉義搭車到高雄,飛香港轉機至廈門高崎機場,當天我也從金門搭船,本來想搭十點的班船,小弟要我去廈門買鮮花和水果拜媽祖,因為他們下午二點的飛機一到廈門,就直接搭車往泉州天后宮,就改搭九點的新金龍號的船,天候不佳,海風大又飄著霧雨,客人陸陸續續上船,延誤了近十分鐘。

到了和平碼頭出了關,才十點多,廈門也下著毛毛細雨,拉著行李上市場,好不容易買了水果和鮮花,還真提了大包小包,一個人又不敢叫計程車,只好辛苦的到輪渡站去搭往機場的公車,人民幣一塊錢坐了一小時到了機場站,走到機場國際航班入境口,才十二點十五分,老天我還得等待著二個小時。

下午兩點不到,入境口擠滿接機的人,我又得拖著行李,提著水果、捧著鮮花,站的位置,又被廈門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擋住視線,有人急得要他們讓讓,那能讓咧,搶鏡頭都來不及了,原來後天二十五日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各國馬拉松選手都陸續到來,偏偏這段時刻,東京飛來的班機延誤也在這時間下機,而澳門、香港來的班機也差不多此刻入境,兩點半左右,我看到親家走出來,可是小弟他們卻沒見著我,還是全陪小潘說見著有個人跟他長得像一家人的我,總算沒被放鴿子,連我二十二人全數到齊,上車直往泉州。

本是春雨綿綿,霪雨霏霏,一上廈門大橋,嘩啦啦下起大雨,一路上帶著雨,到達泉州天后宮,因為鹿港天后宮由此處分香火,而親家主持的宮又是來自鹿港天后宮的香火,所以第一站來此祭拜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也是台灣尊稱的溫嶺媽,那幾個身帶令旗的師兄、師姐,一下車就有磁場感應,很快進入另一境界,喃喃自語,手足舞蹈,本來和三妹、小妹嘻嘻哈哈喧嘩的我們,也被感染得莊嚴肅靜,而廈門的地陪來自哈爾濱的小燕子,被這突來的起乩動作,一下子楞住了,而小潘這十年來一直和小弟合作進香遊程,已經見怪不怪了。

當我們在親家,也就是他們尊稱的師叔引領下持香跟著拜,儀式不少,我根本不懂,還站錯位置,原來男左女右有分別,我以為隨便拿著香跪拜即可,心想有燒香有保佑。

下午五點了,雨落個不停,今天又不是農曆三月廿三,幹嘛還下雨澆淋媽祖的粉妝,以為這麼暗的落雨暝,應該沒什麼香客,那知轉個身,竟來了上百個進香客,有基隆來的、彰化來的,好不熱鬧,還穿起舞龍的衣裳,在廟前的小戲台,舞起小龍,取悅媽祖娘娘,下著雨,要不在大庭耍起龍舞會更美妙多姿。

下午五點多快六點了,大家一早從台灣高雄飛經香港抵廈門到現在,還沒用上個正餐,想必也有點想上個館子,吃個晚餐,就在清源山腳下的天源飯店用餐,小潘還特地帶來了,他老家的無錫排骨和南京桂花鹽水鴨,誰知廚房裡的師傅,竟然把鹽水鴨又給炒了一次加了鹽,這還能吃嗎?

分了二桌吃飯,才知我們這一桌十一人是跟來插花,有我、小弟夫妻倆、三妹、小妹,大姊的小女兒兆雅,還有麗英他們一家,都是自家人,老闆不知情上了一道牛肉,我家三姊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啖猛吃,畢竟泉州牛肉也是出了名的,那知人家這些媽祖的信徒是不沾牛肉,而且還是長期食早齋,初一十五吃素的,我家小妹說的好,端出來的菜不就是給吃的嘛,好在老闆滿通情理,又給補上一道菜。

晚上就驅車趕往莆田,晚上住宿在莆田的東方國際大酒店,地陪小芬(姓翁但莆田音的翁叫小翁不好聽,就說成小溫的音,而小名叫小芬),說是莆田當地最好的酒店,光看個大廳就夠氣派,而大型的木雕擺飾,更增加其貴氣,而最高樓層又是旋轉廳,太累了,也沒去參觀,而小弟他去年來進香也住這家,所以,也沒人想去逛逛,何況明天要趕早班的船去湄州島。

二十四日叫早,和三妹才睡眼惺忪起床梳洗,想不到這些師兄師姊都早起,六點半起床,他們卻是去用早餐,就我們這群跟班的凡夫俗子,都照規定時間,七點去用早餐,竟然擠滿著人,都是趕著要去湄州島拜謁媽祖的香客信徒。

當別車的進香團,一車一車的趕早,我們這團卻因我們幾個超準時的,七點半才上車,到文甲碼頭需一個鐘頭,雖然媽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小芬還是得詳加介紹以盡導遊之責,媽祖是宋建隆元年(西元九六○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誕生於賢良港港里村,原名林默,年少時與同伴在井邊梳洗,友人見井出奇人,都嚇跑,仙人受符,精於醫術,治病救人,又熟水性,救助遇難船隻,廿八歲宋雍熙四年(九八七年)農曆九月九日登上湄州島祖廟山,昇天羽化,被奉為海上女妽。

看大家都那麼了解媽祖,就說一說莆田,莆田人在外都稱是興化,以前莆田隸屬興化府,有興德化民之意,在講解時,路經早市的市集,交通略顯紛亂,不是有小車闖進路口,就是有人穿過馬路,險象環生,不只司機緊張,坐在車上的我們都害怕,小芬開玩笑說興化豬、莆田人,是不怕車的,所以說我們這兒可是「大車怕小車,小車怕人,人怕豬」。

莆田有水果之鄉的美譽,荔枝、枇杷、龍眼三大水果名聞中外,古稱莆口,別名荔城,而興化米粉也是當地土特產,為了增加點旅途上的趣味,就出了謎語,讓大家動動腦,「外滾黃金色,中懷碧玉狀,破碧皆走盤,顆顆夜明珠」,猜莆田有名的水果之一,「青藤結青瓜,青瓜包棉花,棉花包梳子,梳子包豆菜」猜中秋應景水果之一,「四角四角對,稿草裹腰間,夫妻對面坐,相愛到白頭」猜當地特產,看倌你猜著了嗎?

猜一猜,想一想,就到了文甲碼頭,差三分才八點半,但八點半的班船客滿出航了,不想再等一小時,就包快艇過海上湄州島,湄州島雖來過,但感受卻不同,以前來是純觀光性質,今天來可是真正懷著一顆虔誠之心,拜媽祖而來,小芬特別交代姓林或是嫁姓林的人,膜拜時不稱媽祖或聖母,得稱「祖姑奶奶」,表示自家人,而師兄師姐們從牌坊一路上來,就開始起乩行步的儀式,我傻呼呼就自行往山門石階走,原來得跟著師兄師姐的後塵膜拜而上,上了大庭院,也不是自行參觀拍照留念,而是先到民間蓋的祖廟參拜,再去後面羽化昇天處旁,最早的小石廟,還有梳粧樓,還走到媽祖的師父觀音廟,我以為要去媽祖公園看最大的媽姐石像,卻又繞過五帝廟,小芬交代走過去,不可以拜,這是民間有事才拜的瘟神,來到自願當媽祖的管家的太守神格化的廟宇,走了一大圈,以為功德圓滿自由活動,又回到原點的朝庭蓋的大殿參拜,然後又洗手上朝天閣摸一摸媽祖的玉如意,祈求平安發財,站在朝天閣前的一塊石上合掌祈禱,據說可以直達天聽,信不信由你,再下樓到民間蓋的廟內拿平安米、平安糕,但得奉獻功德金,隨個人心意。

自由活動時間不多,拍個團照,附近來不及走,就趕著搭快艇回文甲碼頭,都已經十一點了,難怪有人肚子唱起空城計,而碼頭又有很多叫賣茯苓糕的小販,三斤台幣一百,你買我買的,大伙兒吃得津津有味,還好不是馬上要用午餐,因為還要去媽祖的誕生地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位於莆田市秀嶼區山亭鄉港里村,我是第一次來,他們有人可是像走廚房,每年來參拜,早年沒有建文甲碼頭由此出入輪渡湄州島。

賢良港天后祖祠前,面海的近岸處有三塊大石礁,當地人稱為「三炷香」,而浪潮擊石時猶如點燃的三炷香,更是船舶入港的引導標誌,這天后祖祠原為林氏宗祠後改修建為天后宮,現在旁邊又新建了一間,捐獻的基金我看很多都是來自台灣,走過一小段的鄉間小道,有曬海帶、紫菜、魚乾,養著羊的人家,來到「媽祖故居」,也就是媽祖的誕生地,修建於二○○一年由台灣十八家媽祖廟集資重建,仿宋代南建的特色,依勢而上,分一進三間房,二進五間房,東西廊,媽祖生前起居房,有臥房、織布房、藥房及媽祖父母、兄弟臥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