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揚州詩意濃
人稱徐老虎,為軍閥出身,為附庸風雅,請來人稱風先生的吉亮工為其題園名,徐園的園字好似虎字圈在園內,是因譏諷徐老虎凌辱百姓,作威作福,文人本就酸氣重,那容得財大氣粗的俗人頤指氣使,何況又受了鄭板橋揚州八怪的遺風。
徐園的建築佈局,有首詩概括描述:「小館疏峰淡描,竹籬深處蕩荷橈,響廊踏過澄鮮閣,一抹斜陽宛轉橋。」徐園內的主屋是聽鸝館,堂內的屏風是楠木漏雕,中堂有幅柳樹桃花的國畫,兩旁楹聯是「斗酒雙柑三月煙花來勝侶,湖光山色四時風物待遊人。」我和三妹還陶醉在園裡的「綠印苔痕留鶴篆,紅流花韻愛鶯簧」、「江波蘸綠岸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的字聯,人家早已走到園外另一景,那小紅欄杆的橋兒,搭配著園裡一片紅色的鬱金香,還有小小楓葉的楓樹形態,黃色的迎春花,還有堤岸綠柳,淡雅幽靜園林造景,怪不得那麼多人在那兒拍照。
另有揚州盆景的展室,我們沒進去參觀,卻看見了一群大學生拿著筆記,跟著老師在記錄,原來是揚州大學生物系的學生,在觀察植物,我看了眼前一棵樹,就問他們是什麼樹,是雀舌黃楊木,相機壞了,沒照起來,也忘了樹長個什麼樣了,走上小紅橋上就可遙望到五亭橋也就是蓮花橋及白塔了。
過了橋就是小金山,也就是長春嶺,本是宗教勝地,神殿、佛堂都已成休憩場所,關帝廟都成了游客服務中心,三妹本身對書畫有興趣,把人家掛在牆上售賣的字畫都給拍了下來,我就跟著人家買書看書了,那知一下子又離了隊,心急著怕落單,好在他們都在關帝廟前的湖畔欣賞五亭橋風光,及玉版橋對岸的景致。
廟門前的楹聯寫著:「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而殿內的對聯則是:「借取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都是對小金山的贊美之詞,揚州人真有意思,什麼景都來個小一號,鎮江有金山,它來個小金山,南京有秦淮,就來個小秦淮,連西湖都比杭州小,稱個瘦西湖,主要是他們真的是園林高手,懂得在個不大的地方,借景造景佈局點綴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讓人在小小的天地裡,享愛著好山好水。
小金山冬天梅花盛開,曾有「梅嶺春深」稱謂,與揚州十日犧牲的史可法埋忠骨梅花嶺容易被混淆,我們沒去「騎鶴樓頭難忘十日,梅花嶺畔共仰千秋」,畢竟忠貞血淚,在我們目前的政策也混淆不清,雖無梅海可尋,卻有無數花香可聞,處處是花引人入勝,美麗的地陪站在花徑裡,都引來攝影者的興趣,徵詢小朱可否充當一下模特兒,人比花嬌誰見了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