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遊記之六》踏上南京
抵達南京時,兩旁的樹笑著對我們招招手,歡迎著我們的到來。此時,我們正驅車前往中國人設計建造,第一條橫跨長江的長江大橋。
長江大橋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的公路橋聽說可容四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有供人行走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能使兩列火車同時對開。公路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拱橋,兩邊的欄杆上還嵌有浮雕,人行道旁的玉蘭花形路燈更是一大特點。此時的時間已接近傍晚,一朵朵玉蘭花在我們的眼前綻放著明亮的光彩,此情景真是難以形容。
吃過晚餐,我們一行人興奮的前往夫子廟開始我們的景點之旅。
熱鬧的行人使我們好像穿梭魚群中的沙丁魚,但我們的興致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沿著攤販的買賣聲,我們到達了今晚的目的地—夫子廟。
夫子廟是供奉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廟宇,其全稱十分的長,名為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它被認為是秦淮名勝而成為南京的特色之一。
此座廟宇在一九三七年遭侵日軍焚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重建過後的景象。
重建過後的它並未減少魅力,還是吸引了許多人前往膜拜參觀。
別以為夜遊到此結束囉!我們還沒去河岸旁的夜市逛逛呢!
小攤販很熱情的大聲吆喝,各式商品琳瑯滿目,多到讓我數不清。
路上的行人如同走在林中的獵人,睜大著雙眼找尋自己的獵物,準備來個大採購。殺價聲、招呼聲………如大浪打下般向我撲來,使我置身於各種聲音的漩渦中。
走的腳酸了,我們決定回飯店休息,為明天的行程養精蓄銳。
第二天,我們前往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前進。
此陵墓依山而建,由下到上依序為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平台、祭堂和墓室,青一色的白牆頂覆青色琉璃瓦,讓陵寢顯得肅穆而莊重。
想要到國父的墓室去,必須沿著一階階的石階往上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沿著階梯向上爬,我覺得心中充滿著莊嚴的感情。
爬完了三百九十二級石階,我終於到達了最終站—墓室
寧靜的房間使我覺得自己的腳步聲顯得太大,怕不小心驚擾了正在睡眠的人,墓室內是具白色的石棺,石棺上刻著孫中山先生入棺時的模樣供後人瞻仰,石像的臉顯得堅毅,一如他在革命時所發揮的精神。
走出墓室,我看到了一幕撼動人心的景色。
由上往下,每一樣事物都縮小了。走動的人是小人國的人民,而居高臨下的我就像格列佛遊記中的主角,誤闖了這個國度。我想,古代皇帝上朝時的感受說不定就是如此吧!
從石階走下,我回首望向這位偉人的陵寢。陽光下的它,以高貴的姿態向人宣示著它的存在。
告別了這位偉人最後休憩的地方,我們這群人開始邁向玉器商城參觀。
玉自古以來都被賦予保護者的意義,曾聽聞說玉鐲可以替人擋災,但我對這方面的知識簡直少的可憐。
所以,對於這個景點,我充滿著期待,寄望它能為我揭開玉的神秘面紗。
一排排的玻璃櫃擺滿了精緻的玉飾,我如同進入寶庫的阿里巴巴,對於眼前的珠光寶氣感到震撼。
笑容甜美的店員笑著歡迎我們前進,一一為我們解說各種關於玉的知識。
只見她拿起幾種不同的玉為我們解說辨識方法,教導我們如何分辨新坑種、老坑種、上好的、較劣的……〃等事物,使我明白了許多關於玉的事情,雖然還不能算是內行,但至少不再盲目無知。
告別了此地,將是真正的離別時刻。
這裡是我們江南遊的最後一站,一連六、七天的旅行讓我對江南懷抱著一種感情,是不捨,也是懷念。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畢竟我只是這片土地的過客,該離開的時候還是得離開。
飛機上,我看到了逐漸接近的廈門,惆悵是難免的,但我絕對不會忘記在這裡所擁有的歡樂,它將會成為我年少輕狂中一筆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