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讀詩札記

發布日期:
作者: 謝輝煌。
點閱率:445
字型大小:

徐奠盤先生(大陸)《石鐘山下老漁翁》詩,作於十年前,詩如下:

煙波萬頃古鄱陽,一葉扁舟一網魚。

親見六朝旗遞換,青山如舊水如初。

這是借江西湖口石鐘山「聆音台」傳說的老漁翁故事,所做的一首詩。是否係改革開放後,旅遊石鐘山時見景生情之作?不得而知。原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石鐘山北面有個窮苦的老漁翁;和孫女金仙相依為命,打漁度日,但破船破網,十網九空。某天,一網網到一口大箱子,以為是金銀寶貝。打開一看,裡面是個雙手反綁,傷痕累累,尚有氣息的青年男子。祖孫倆把他抬回破屋,救醒療傷。問他為何落得如此?他就是不說。傷好了,老漁翁要他回家,他執意要留下來代老漁翁打漁,以為報答。

說也奇怪,他跟金仙一出去,就網網不空。金仙好奇地問他,他神秘兮兮地把船搖到石鐘山下,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教金仙唱了一隻打漁歌,並告誡她,只能在心裡唱,不能傳給別人,否則不靈。金仙學會後一試,果然打了滿網。金仙好想他不要走,他才說他是鄱陽龍王的三太子,只因看到一個老漁民打不到魚,被漁霸欺負,就做了那隻漁歌,教老漁民唱。老漁民就能打到很多魚,不再受漁霸欺負。事情被老龍王知道,大發雷霆,罵他是敗家子,又把他揍了一頓,還用箱子關他禁閉,幸而被金仙的祖父救起,為了不忍看老人家那麼辛苦,才把漁歌傳給金仙。說著,一陣狂浪撲來,捲走了三太子,金仙因想念他,就常去那塊石頭上,希望能再聽到三太子的聲音。金仙又教所有的漁民唱打漁歌,讓大家捕到更多魚。有一天,她坐過的石頭長了青告,人卻不知去向,這時,大家都想再聽到金仙的聲音,就把那塊石頭命名為「聆音台」。(摘自江西人民出版社《石鐘山的傳說》)。

神話歸神話,其中的「老漁民打不到魚,被漁霸欺負」,及三太子暗中助民,是這個神話的精神所在。詩中雖說老漁翁「親見六朝旗遞換」,那終是一句象徵詞。實際指涉的,應是民國以後統治過湖口的人,如蔣中正、日本軍、毛澤東、江 青、華國峰、胡耀邦等。詩中最耐人尋味的,是「青山如舊水如初」,所謂英雄、狗熊、終敵不過「滾滾長江東逝世」,只有千古江山,至今仍在冷眼看這盤世事殘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