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揚州詩意濃
而此廳特色就是擺設的圓桌是半圓合併,而裡頭的建築是圓柱、圓樑、圓椽,是主人回家團圓及宴客場所,取團圓團聚之意,案桌擺設著左瓶右鏡,如在擺個時鐘,為始終平靜之意,很講究很氣派的餐廳,弟妹阿芬今天剛好穿著復古類似客家式的唐裝,大家起哄和小弟坐在太師椅上來張照,還真有富貴人家老爺奶奶樣,再看的是清美堂,此廳有兩副聯,屏門橫匾上寫「清美堂」旁對聯「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參禪酒可仙」,另則為「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惟勤與儉」。
來到防火巷,兩側是高牆大屋,牆體厚實,比一般防火巷寬敞,但比較特別的是和合牆和井邊靠牆的磚砌有半拱式,是防潮防塌,比較堅固,有錢人家想的方式也多,沒錢有磚砌就不得了,這大宅連檐口瓦頭滴及門窗格扇,皆以鹿為祿,地面為方磚,方磚下面的墊層為缽子翻過來底朝上,是為防潮及人走在地面上,腳落地無聲,怪不得一群人走過,不覺有腳步聲。
走到中路前進的主廳「漢學堂」,中間太師壁上掛著仿鄭板橋的竹石圖和對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杆新生竹直似兒孫」,而兩邊抱柱為「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從大廳擺飾看出這家黃姓主人雖是富商大賈,但有書香儒雅之風。
中路的中進後進都為主人居住場所,而西路為內眷生活之處,中進和後進為二層樓宅,稱為樓,西路的廳堂是黃家主人晚年清譽有佳,而名為「清頌堂」,此廳為揚州古民居中遺存最高敞的廳堂,廳內家具為八仙文飾古樸精緻,是黃氏家族聚會祭祀場所,也是堂會排戲的地方,建築用材相當考究有特色,抱柱楹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可見主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過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西防火巷,真正進入園林的重點「四季疊石」,也就是園林假山,出西火巷可見一段有花窗的粉牆,下中開一個月門,門上石額刻有「園」,第一景是春景,由石筍、太湖石和修竹、桂花組成,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以貼山、圍山、點石等手法構成一幅「百獸鬧春圖」,亦稱為「十二生肖鬧春圖」,以春耕牛的丑牛及寅虎的石形較大,在旁有「覓句廊」是園中舊有復道樓廊可繞園一周,為「晴則徑,雨則廊」,樓下廊柱為袁枚寫的「月映竹成千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在花窗見動搖的竹影,最能感受袁枚為園寫下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