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戀芙蓉
前兩天閒來無事的時候,忽然心血來潮,一股腦將置放於廚櫃之中的十餘本相簿通通取出,倒來一杯茶水,點上一根煙兒,悠閒的翻看著這一些記錄生活點滴的過往老照片,讓回憶在時間的長河中逆旅,追尋那一些逝去的吉光片羽,當看到神往處,總會讓我不由自主的發出會心的微笑,沉浸在往日的美好時光裡,品嚐其中的甜美滋味,妻每次看到我這般光景,總會以揶揄的語氣調侃我說:又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傻笑了,無言以對的我,也只有將那一張笑臉迎向她,繼續傻笑以對的份了,而手中則依舊翻閱著那一些陳舊且稍有霉味的相簿本子,望著那一張張照片,思緒則如行雲流水般,隨著每一張照片所留住的短暫卻又永恆的影像時光,如浮光掠影般,一幕幕重現於腦海之中,回憶畢竟是甜美的。
翻看過兩本相簿之後,喝了一口茶,略事休息之後,我又拿起了第三本,當打開相簿,見到第一張照片時,映入眼中的竟是一株高大、枝葉茂盛翠綠、紅白花朵相間開滿枝頭的芙蓉,再一翻,原來這一本相簿滿滿的一冊,都是有關芙蓉的寫真,有整株樹的全景照,有局部花朵的特寫鏡頭,並且是隨著早晨、中午、黃昏不同時間,花朵顏色的變化而拍攝的照片,清晨是潔白無瑕的純白色,經過早上太陽的日照,中午則漸漸變成嫵媚動人的粉紅色,下午在炎陽的照射下,每一朵花兒又變成嬌艷欲滴的深紅色,然後於深夜中逐漸凋謝,待清晨醒來一看,只見欲謝的紅色花朵與即將奪苞而出的白色花朵佔滿枝頭,紅白相間,蔚為奇觀,深深吸引住我的心,所以當時才會如著了迷般瘋狂的為其拍照,因而留存下三冊的芙蓉專輯,可惜的是,該株芙蓉在吾家庭園裡,也只呆了十年左右,卻因疏於照顧而從根部腐朽枯槁而亡,迄今猶讓我深深惋惜不已。
望著手中的照片,腦海裡記憶的波濤,如浪潮般一波波湧來,愈來愈鮮明,也愈來愈清晰,還記得民國七十四年間吧!那時候,個人在金防部後指部的聯勤第四財務勤務處服務,於出入經武廳活動或用餐的時候,總要經過一條稍有坡度的水泥小道,道路旁長著一株不知名的闊葉樹,高約二至三公尺,個人起初並不以為意,及至九月份,漸漸的,我發覺每一枝頭都長滿串串的花苞,少則五六個,多則十餘顆,漸增漸長,及至雙十國慶前後,花兒飽滿吐蕊,開出了朵朵碩大嬌美的粉紅色花朵,迎風搖曳,花影婆娑,經過一日炎陽的照射,粉紅色的花朵深化為深紅色,嬌艷無比,令人心動,因此,也不管它是什麼花(當時並不知道它叫芙蓉),於是年花期過後,果實成熟以後,我隨手摘下了一顆,於次年的春天播種,當我的雙手一剝輕薄乾脆的果實表層時,外殼應聲裂開,只見裡面竟有五六十顆以上的種子,全身裹著毛茸茸的細微纖毛,想來當是種子成熟掉落地面時,可以隨風四處飄散,到處繁衍成長吧!播種後不久,綠芽一株株冒了出來,待長至三十公分左右,才予以個別分株栽種,個人一直很驚奇,怎麼這一種樹兒成長是如此的迅速,才幾個月的光景,就已經長得又高又大,枝繁葉茂,於當年的八九月份就已經花蕾滿枝,含苞待放了,到了十月,正巧就在雙十節的那一天,綻放出第一朵美麗的花朵,故個人又匿稱其為國慶花,這花兒一開的時候,我卻發現了一株變種,當每一株花兒開出的花朵都是粉紅色的時候,只有一棵,它所開出的花兒,竟是純然的白色,而且一日三變,由白轉粉紅到深紅,令我驚喜異常,因此才會找來相機,隨時捕捉它不一樣的神韻與風采,而且,該株芙蓉除了顏色的變化以外,花朵的形狀,更隨著花苞的大小而出現單層、雙層、或緊密多層的狀態,讓人驚豔不已,再者,某天早晨初醒時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便迫不及待的往窗外望去,只見紅白相間的花朵在綠葉的襯托下,正迎風輕舞,而枝椏間更出現了兩隻不速之客-翠鳥,跳躍於枝頭,喜悅的展喉鳴唱著,令我神往而陶醉在這一情境中,久久不忍移開愛戀的雙眼。
於民國七十四年以前,個人在地區,根本沒有見過芙蓉花,且經武廳小道旁的那一株只開紅花兒的芙蓉樹,也在兩三年後枯萎死亡,不見了蹤影,故令我更加珍愛我僅知的這一株醉芙蓉,而奇怪的是,很多鄰居與親友,陸續移植栽種的芙蓉花,也都只開出粉紅色的花兒,只有種在三弟家旁的那一株,仍能開出白色的花朵,但是,大概是種子保存時間超過兩年,其所開出的花兒,竟然無法完全伸展開來,半朵綻放,半朵卻仍躲在花苞裡,羞與人見矣!及至民國七十七年,個人到金沙鎮服務時,某一天,一位環保同仁新居落成請客,無意間才又在他家舊居旁的菜園裡,發現了一株與吾家開著同樣白色花兒的醉芙蓉,讓我高興不已,可惜的是,才一二年的時間,就被從菜園裡拔除而失去了他的芳蹤,令我不禁慨嘆、婉惜不已;民國八十七年八月間的福建武夷山之旅,於南平乘火車返回福州的旅程中,鐵道是傍隨著閩江而設的,一路上,伙伴們皆利用乘車時間閉目假寐一番,唯有個人仍強打著精神,欣賞著閩江兩岸的山光水色,神馳在這一片青山綠水,翠黛橫亙,水色無限的美景中,倏忽間,個人發現某段旅程的江岸兩旁,遍植著我心儀已久的芙蓉花樹,臨江聚翠,蔚然如帶,觀之,令人心曠神怡不已,可惜未到花期,無法為閩江添上一抹春色,令人稍覺遺憾,然其影像如今依然清晰呈現我的腦海之中,令我懸念不已!再者,民國九十一年十月間吧!個人驅車,與妻帶著孩子們到地區的稚暉亭、文台古塔、古崗湖、莒光樓、和中山林等各個風景名勝景點一遊,於中山林遊園期間,赫然發現一條長約三十到五十公尺左右的花道,其兩側所栽植盛開的花兒,亦正是我朝思暮念、一日三變的醉芙蓉啊!因此,讓我流連於那白色的花海中,久久不忍離去,哦!原來金門地區也有這麼多的芙蓉花兒呀!真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由於家中所保有的種子已然多年,想已不能再播種長出醉芙蓉的美麗身影,心中總有一份悵然若失的感覺,本擬俟中山林的花期結束,果實成熟時再取一顆返家播種,然由於家中庭院已無泥土地面,且又未再造訪中山林,是故,也就不了了之,徒留惆悵無限於心了。
相簿翻到末頁,裡頭夾著一張報紙的剪報,折得整整齊齊,方方正正,待打開來一看,只見其標題寫著「正似美人初醉著」七個字,作者為奕漁先生,是一篇有關介紹芙蓉的專文,文詞優美,內容豐富,令人神往,通篇大約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係有關芙蓉的讚美之詞,第二段則是有關芙蓉的屬性、品種、用途之介紹,最後則是有關大陸芙蓉種植情形的描述,該文係個人於民國七十餘年間所剪輯收集,而文中奕漁先生曾描述,於四十多年前,在南京玄武湖畔所見芙蓉之景像,想奕漁先生應係我國大陸籍人士,現年至少亦已七八十歲以上的耄耋耆老了吧!但願奕漁先生依然身康體健,悠閒的享受著含貽弄孫的天倫歲月;以下謹就奕漁先生有關芙蓉的敘述節略如后,供諸君參考,俾對芙蓉的認識,更加深入與清晰。
秋天的花朵,若言豔麗,當以芙蓉稱第一,歷來中國的詩人墨客,對於吟詠芙蓉的詩篇極多,由於秋花最豔是芙蓉,難怪詩人們對於芙蓉,會有那般的喜愛心情了,在眾多的詩篇中,當以王安石的詠芙蓉詩最具代表性了,其詩如下:水邊無數水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濃,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攬青鏡欲妝慵。此詩以「正似美人初醉著」來形容芙蓉花的嬌姿美態,確是維妙維肖,傳神十足。
芙蓉花在植物學上入錦葵科,木槿屬,木芙蓉、地芙蓉、木蓮、華木、拒霜等都是它的別名;芙蓉品種極多,花有單瓣與複瓣之分,更有所謂千瓣芙蓉,花朵顏色有白色、淺紅色、深紅色與黃色,乃是芙蓉的名貴品種之一;此外,又有醉芙蓉,其花朵在一天之中會發生三種變化,清早滿樹均是純白色的花朵,中午時分則變為粉紅色,及至黃昏,顏色又變為深紅;除了「千瓣芙蓉」及「醉芙蓉」之外,更有一種「三醉芙蓉」,是芙蓉的最珍貴品種,三醉芙蓉又稱添色芙蓉,其花朵顏色則是每日一變,首日為水紅色,次日為粉紅色,第三日則成大紅,令人嘆為觀止。
在歷史上有關芙蓉的韻事頗多,四川成都別稱「錦城」,是由後蜀的後主孟昶在成都遍植芙蓉所致;至於我國大陸各地種植芙蓉最多的,當首推浙江溫州,溫州的甌江別稱芙蓉江,因該處多植芙蓉,高與梧桐齊,且品種繁多,花開時,花豔姿美,令人陶醉,芙蓉江之名亦由此而來也。
在地區,個人無緣見到每日一變的三醉芙蓉,雖覺遺憾,唯能親手栽植欣賞一日三變的醉芙蓉,余願足矣!只是很久沒有看到醉芙蓉的芳姿美態了,心中甚是思念,也不知道中山林道內的那兩排醉芙蓉樹,是否依然長得茂盛繁密,是否正漸漸含苞蓄蕾,準備迎接今年花期的到來,心中掛懷不已,得空,該再次去拜訪它一下了,收起相簿本子,那一顆醉戀芙蓉的心,卻已隨著思緒,在無限寬廣的想像空間裡盤旋飛舞,再也收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