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吳宏一《留些好的給別人》《師友贈書錄人》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元。
點閱率:1,559
字型大小:

2005年7月19日,吳宏一教授從香港來。這天,颱風從連江登陸,雨大如注,我去他下榻的〈西酒〉拜訪。吳教授此行,專為看書而來。前兩年,他也到過福州一次,也是為看書而來。從香港動身前一星期,他發來一航空信件,可是等我收到信件時,吳教授已經在回港的機上了,時間過去了整整十天,21世紀了,郵路的不暢到如此地步,令人扼腕。慣例,假期圖書館每周開放一至兩次(古籍部一次,基庫兩次),師大圖書館的方館長和古籍部的鄭主任,特地為吳教授開館接待,風雨天,他們放棄休息,令吳教授和我都十分感動。此行,吳教授贈《留些好的給別人》(香港明報出版社,2004年版),回贈以《三曹詩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版,2004年第二次印本)。

吳教授是臺灣高雄人,祖籍福建南靖,1973年在臺灣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清代詩學研究》。吳教授長期執教於臺灣大學,曾赴哈佛大學訪過學。吳教授還參與臺灣些大學中文系的籌建工作、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的籌建工作,編寫過臺灣地區使用的中小學的國文教材。九十年代,吳教授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赴港任該校中文系講座教授,前幾年從中文大學退休,又被香港城市大學聘為講座教授。吳教授對中國古代文學情有獨鍾,從先秦到晚清,研究視野廣闊,而於清詩的研究成績尤為突出。他治學十分嚴謹,為港臺澳及祖國大陸的同行所稱許。

吳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著作不下十種,研究之餘,間或寫些舊體詩、新詩和散文。《留些好的給別人》是吳教授的散文新集。這些散文大多發表在香港的《明報月刊》,大陸的讀者無由先睹為快。我與吳教授認識十餘年,又是同行,有較多的見面機會。吳教授由於長年從事文字工作,視力很差,動過手術,有感于友人在香港做白內障手術成功作了一篇《刮目相看記》,因作《大開眼界記》。吳教授曾對我說,眼睛出了毛病,看東西常常〈霧裏看花〉,稍遠一點的物體更加〈倩女離魂〉,遇見熟人鄰居則〈視而不見〉,不知誰何。他做過三次手術,不僅〈刮目相看〉,而且〈眼界大開〉,但裝上的畢竟是人工水晶體,是假瞳人、假眼珠,故吳教授常常自嘲自己是〈目中無人〉、〈有眼無珠〉,讓人忍俊不禁。這次吳教授 贈書,再三展閱,不能不佩服吳教授的智慧、機警與幽默。

《留些好的給別人》一文與書名同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此文的特別喜愛。作者一位友人的前輩說,小時候出門去買橘子,母親對他說:〈要留些好的給別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這位母親雖然不識字,但是她的一句話,卻讓友人的前輩受用無窮。作者說:

這句話,也使我悵惘了很久,使我想起童年的些往事。我的母親仿佛也說過類似的話。她常教我要謙虛,要為別人著想。譬如說,搭公共汽車要讓位給老弱婦孺,走路要讓別人先過,吃東西不能盡挑自己喜歡吃的,〈要留些好的給別人〉………

我們經常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什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呢?大道理可以說出許許多多,闡述的文章可以寫出一篇又一篇。但我覺得,吳教授所講的〈留些好的給別人〉,其實就是中國一種傳統,一種傳統美德,沒有什麼深奧的大道理,沒有什高深的學問,一代又一代的母親們,把這句名言教給她們的兒女,一代人又傳給下一代人,〈覺得媽媽所教的,都是天經地義〉。吳教授聽了友人前輩的這番話,為什麼〈悵惘〉久之?因為他目睹了台、港六七十年代以來世風變化:〈很多人覺得不能老是讓自己吃虧,於是開始爭位子、爭權利,爭享受、有福先享,有事先推。用買橘子做比喻,大家都搶著要好的,而且搶著把好的挑光,憑什麼留下好的給別人享受?〉於是,吳教授說,以前不識字的母親都很自然地教兒女買橘子要留了些好的給別人,現在我們識了很多字、懂了很多道理的父母,〈但不知道為什麼吝嗇講這樣的一句話〉?

吳教授行期匆匆,我邀請他明年如果得暇,多在福州多住兩天,並趁便到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講演。2006年6月4日,吳宏一教授再次來福州看書,6日到文學院作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若干問題》的講演。福州的國學大講堂開講兩個多月來,熱熱鬧鬧的,每月兩講,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吳教授來福州之前,徵得他的同意,我們於9日晚在《福州晚報》社8樓大廳也安排了一次他的講演,吳教授講的題目是《唐宋詩詞顏色字》。我一向認為,講演大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深雅,一是通俗。深雅,非常強調嚴謹的學術性,不是同行不容易聽懂;通俗,則更加重視受眾的情緒,聽講者眾多、而且場面熱烈。這兩者當然沒有高下之分。吳教授的講演一氣貫注,聲情並茂,且能由雅而入俗,深入而淺出,我主持過大大小小的許多學術講演,但像吳教授在福州所做的這兩場,氣氛這麼好,聽眾如此投入、如此配合的並不太多(2003年詩人余光中來福建師範大學講演的那一場效果也很好)。我們不能不為吳教授深厚的學養和高超的講演藝術所折服。

留些好的給別人,以買橘子為例,是說買橘子時不要把好的都挑光,好的也要分些給別人。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能不能說,一個人來到世上,是不是也應該留些好東西給他人,給這個世界;能不能說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者,在他的一生中,也應該留些好的學術成果給他人,即留些好的成果給同行、給晚輩、給後人?我這樣解釋,可能已經離開吳教授《留些好的給別人》的本意,但我想吳教授也一定會同意我的這一看法。現在學界有一股浮躁之風,出書出文章要快,不僅要快,而且書要厚,文章要長(書厚和文章長當然不可一概而論),我們在出書出文章的時候能不能先想一想,能不能給他人、給同行、給晚輩、給後人〈些好的〉(成果),而不是些粗製濫造的東西?吳宏一教授新著《清代詩話考述》一書馬上要在臺灣出版了,為了撰寫這部著作,吳教授不僅聯合了港、台和大陸幾十位學有專長的學者,而且多次往返於港、台和大陸,跑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僅福州一地就來了三次,去年和今年他的來榕,就是為查閱圖書而來,就是為核對這書的資料而來,相信《清詩話考述》是一部給他人、給同行、給晚輩、給後人的一部好書,是吳教授所說的〈留些好的給別人〉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期待此書的早日出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