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還我本色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午。
點閱率:618
字型大小:

近來,喜歡凝視,喜歡看一個美的作品在我眼前慢慢的、慢慢的形塑,慢工出細活,一點兒也不假,我還喜歡它的質樸,不折不扣的內在美,它是吸引眾人目光、閃耀傑作的幕後英雄,不浮華,不以外表取寵,它就是陶瓷最原始的面貌—手拉坯。

長久以來,自己已然培養了好奇心、觀察力,尤其相機、筆、筆記本不離身,所以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觀察力就容易多了。朋友在金門陶瓷廠—全國唯一的官窯工作,我就有藉口做個不速之客,關心關心金門的地方產業,我會騎車先過陶瓷廠招牌,停車,經過陶園,路過瓷巖,再走過陶瓷博物館,來到手拉坯部(我自己如是為它命名),喜歡坐在對面,看著一塊陶土在一雙巧手巧妙的著力之後,開始隨著藝術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走,高、矮、胖、瘦、大、小,各種形狀於是產生,當然不只雙手萬能,腳也恰如其分的掌控著那台聽話的機器,配上一些不離左右的工具,「美」得讓人讚嘆!

那時候,那專心的模樣,似乎是每件作品成功的保證,一絲一毫、一點一滴都不能馬虎,是經驗的累積,也是一股執著、耐心,更是對藝術品的尊重,每回去,常可看到造型的流轉,美的化身,彷彿一塊陶土在他們手上,信手拈來,可以隨心所欲,可以造就另一種境界的美,手上功夫真是了得!眼見純熟的技巧在藝術品上一一展現,那真是真善美的組合,在這裡讓我見識到,內在美也是很迷人的!

這一次,我看到了一個超大的花瓶,一直在想,它是做何用途呢?真的好像我們在名師作家繪本中看到作家皮蘭德羅「寶貝罈子」裡的那個大罈子,人可以在裡頭,如何成就的,肯定是項大工程!真是可敬可佩啊!可大可小,手裡乾坤,真是變化自如!

自己不太重外表,不想卸妝前、卸妝後判若兩人,所以鍾愛本來面貌。手拉坯是穿著五顏六色彩妝的原始風格,有了它,藝術家們再細心處理,再經過各種妝扮,它可以吸引個人喜好的眼光,做家庭擺飾、各機關行號美化,甚至是收藏的珍品,然而,這又得多少人的用心才可得,一個一個的步驟,都是豐富藝術品的生命,使它更有價值,更能走出陶瓷廠,走入各個它們該去的地方,發揮它們更大的功用。

瓷巖上有花瓶,有金門的守護神—風獅爺,還有座「陶然亭」,「金門陶土、石英、長石蘊藏豐富,當政府為發展地區建設,乃集專業才俊,創辦金門陶瓷廠,是為國家唯一官窯,蓽路藍縷,成就斐然,聲揚國際………,設名陶然,意謂陶陶樂在陶技瓷藝其中安安然………。」「陶然亭記」如是記載著。「金門自古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尤以陶瓷礦產富饒,藝坊林立,作品精美,變化多穎,風格殊甚,而譽稱海外,與金門高粱酒同被稱頌為『特產』。………期能一、免時空淹渫,遺珠之憾,二、可豐沛知性文化與典範內涵,用作長期系統性、趣采性展介,提昇健康休閒領袖、互動研究學習之門,敨發更精湛、前瞻之陶藝新世紀。」八十六年完工的金門陶瓷博物館落成誌上記錄著。

金門陶瓷廠,民國五十二年由政府創立,生產藝術瓶、瓷酒瓶,歲月匆匆,已過四十幾個年頭,回溯歷史,金門古稱仙洲,蘊藏豐富的陶瓷原料,自晉、唐朝以降,一千六百多年來,人文薈萃,民風勤樸,陶瓷藝術精湛,風格尤其獨特,很有珍藏的價值,它產出過程似乎就是「術業有專攻」了,拉坯、素燒、彩繪、施釉、釉燒,其中,拉坯本身就包括數個細節,還是想以「小兵立大功」來肯定它,它是陶瓷成品的推手吧!

大大的花瓶佇立在明顯的角落,它的身上有著修補的痕跡,但我看來,那是歲月的記憶,那是走過從前的紀錄,瓶形依舊挺立,上頭的莒光樓風景還是金門的代表,且讓我們保留著它,以見證金門官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吧!

看過形式多元、色彩豐富的各種陶瓷成品後,缺乏專業素養的我,還是偏愛那不假外貌的初坯,大概是我始終這麼認為「自然就是美」!是不是「還我本色」反倒輕鬆、自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