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親自耕種一塊地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鴻文。
點閱率:858
字型大小:

剛遷到金門時,就喜歡看一整片的小麥或者是高粱田的樣子,特別是豐收的時候,一片黃橙橙的,加上知道遠近馳名的金門酒,是以此為原料,覺得金門農業,真的是發展出獨特的文化產業了。

然而,家裡只有幾分地可以耕種,想要契作小麥,是不值得的了。

那一年,徬徨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有就業的壓力,不得已而到處應徵。剛好有農村創業班的開設,接受訓練還有補助金可以領,再想著或許可以把家裡的幾塊廢耕的田地利用一下,於是我應試了,僥倖有被錄取。

一向自負的我,從讀書人一下子成為一個農夫,初期是不甘心的,是同學們那充滿理想的觀念,讓我改變想法,認識到耕作可以是一種追求健康生活的事業,包括對食物、對環境,以及對自己身心的重新調整。

美枝告訴我,有機種植並不是終點,應該要追求的是有機生活,一種身、心、靈整體和諧的生活方式。只是,以有機栽培法種出健康的蔬菜,是所有理想的第一步。

是啊!我們腳下的土地,那可以承受鋤頭挖掘、清水澆灌、作物成長的土地,是實實在在的,正是我們建立正確生活方式的立足點。

一個烈陽高照下午,也是屬於年輕人富於活力與希望的日子,我應邀到美枝家,參觀她屋前的一分土地,這是她與丈夫兩人,親手打造的有機田園,我看著內心感動不已。已經有段時間,我在想像的世界沉浸著,現實生活中卻眼高手低、一事無成。與他們的腳踏實地、不辭勞苦地努力經營比起來,實在相距甚遠。

於是,這一分地,成為我心目中有機農園的典範,以後雖然參觀了別的有機休閒農場,也有許多優點值得讚賞,但是也比不上這裡給我的印象深刻。

搬到新屋後,我開始整理自家附近的土地,巧合的是,也差不多是一分地。這時候的我,心念著想要承租更大片的土地,因為同事們已經開始要租下數公頃的土地經營。

其實,我太心急了,忘了自己實在沒有足夠資金投資,也沒有人力能夠經營農場,只有一分地,正是訓練自己去實踐種植的好起點,再說,如果我能像美枝那樣把一分地耕種好,據說供應一家的蔬菜水果是足夠的。

於是我找了一些短期可以收成的葉菜種植,例如空心菜,我到市場買了一些,把莖較粗,有芽的一段留下,一枝又一枝地種下,不久就抽出新枝葉,可以剪下炒一盤菜了。過程中,我堅持用有機肥料,且不噴灑任何農藥,所以一定安全,且有益於健康。可是後來惹上了介殼蟲,我先是把病葉摘除,但是抑制不住蟲的蔓延,最後只好鋤掉了。

有機農業想要建立生態的平衡以減少蟲害,並不像理論那般易行。

我整好地,再繼續嘗試,種了萵苣、茼蒿、小白菜、莧菜………等,半年多過去了,期間試種了許多種菜,吃了幾回自己汗水澆灌下成長的菜,帶來了一點成就感。然而,也有毫無收成的時候,就將種植的時間和經過記錄下來,因為如果種植不成功,應該是沒有適時適種,所以植物生長不佳,我們應尊重大自然培育萬物時的選擇,順著時令,牢記各種農作物該在什麼時候播種。

最初種櫻桃蘿蔔的時候,沒有把畦做得夠高,土也翻得不夠鬆,所以有的櫻桃蘿蔔長不到土壤去,反而露出地表。第二次我選擇種在沙質土上,並且記取教訓,將畦做高,土耙鬆,就有了一回好收成,拿來燉排骨湯,味道美滋滋。可是第三次再種時,夏天到了,百蟲滋生,葉子剛生出來就被啃光。所以不是說溫度可以、生長季短,就一定可以種,遇到蟲多,一樣不行。

只是種這些短期作物,不能滿足我喜好挑戰的心情,於是我決定找幾樣需要較長時間種植的。

想要種茄子,是因為自己喜歡吃,也因為從育苗到結實,總算也有些難度,特別是於我這個種植農作物的新手而言。

我做了高畦,以預備可能遇到的大雨,並且預留植株間隔,使它們有空間成長。剛開始在穴盤育苗,成長速度很慢,移到田裡定植後,就很快長高,並生出葉子,六月開始開出紫色的花朵,七月繼續有開花的,也結出茄子,我種了紫色長茄、白色長茄,以及圓茄,總共六十多棵,雖然產量不高,外型也不如市售的好,但是自己種的,吃起來也特別香。

在農試所訓練的同學們,這時也都在努力著,美枝生產出健康的芽菜,還有草莓加工的果凍;志偉在培育種苗,還有各種蔬菜;容英種植一條根,以及果樹………也許這些各自努力的人,可以比喻為散在各處的種子,終於要將有機農業,在金門這塊沃土上,發芽、成長、茁壯起來吧!

每當我農事做累了,想到這些同為理想而奮鬥的人,精神就會重新振奮,因為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我還種了一百多株玉米,先前容英種過同樣品種的,每株可以收二個玉米和一個玉米筍,私下算算,如此我應該可以收兩百多個玉米吧!沒想到颱風來,玉米植株倒了,雨稍停我就趕緊下田,將每一株都扶正,並且堆土施肥,可是總是有影響,抽穗時間比較慢,而且每株只生一個。不過,仍收了一百多個玉米,自己家裡吃之外,還能分送給親戚朋友。

外國有所謂的「市民農園」,是提倡都市人自己耕種一小塊地,不但生產有機蔬菜,也可以鍛練身體,兼有藉田園勞作修養心性的作用。近年來,這個觀念也引進台灣,成為新的休閒方式。在金門,我觀察有不少人在自己家附近種一小塊地,實在是不錯的做法,而且有的經營得確實很好,井然有序,還能豐收。

自己耕種一塊地,也有勞累的時候,然而即使是運動也會流汗,怎能操勞一下子就叫苦呢?反而是調整心態,當作是在休閒,在享受田園,學習與大自然相處,這樣耕種也有許多趣味的,你看每一株植物都在努力成長、成熟,必會為這旺盛的生命力所感動;對於來到你田裡的蟲子與野鳥,放下心中的好惡,你將會為自然界多樣的生命型態而讚嘆。在我這塊地上,最好的收穫應該就是這些,在自然中,感受它的規律,以及個別植物動物所帶來的驚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