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孤帆小語〉寫稿五十年散記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慶。
點閱率:450
字型大小:

五十年半個世紀,時間這麼漫長,我不知道要怎麼樣理出一個頭緒,把寫作的「心路歷程」,一爪片羽點點滴滴,一一躍然紙上,談何容易,不過,我想以概括的方式,就記憶所及,一一把它傾吐出來。

早期在軍中,生活非常單調,茶餘飯後,「中山室」是我最好的去處,從勝利之光、革命軍、軍事譯粹、國魂、青年戰士報………書籍報紙琳瑯滿目,幾乎被我讀遍了,讀多了,就想到寫,寫好了就想到投稿;昔日,金門交通不方便,唯一的報紙——「正氣中華報」,「正氣副刊」版面不大,投稿的人非常之多,可說是士農工商軍、學生、連女青年工作隊,各播音站小姐都擠上一腳,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猶記,拙作(處女作)牽牛花、尼龍巾在「正副」刊出,雀躍歡欣;社祉在金城中興路旁,排字房在一樓,編輯部在二樓;每逢星期日放假,我會在逛街的時候順便走進去看看,看到自己的稿被排字人員握在手上,全神貫注在揀字排字,自滿高興的滋味真不知如何來形容;爾後遷移到成功村,奠定今天良好的報社規模。

那時候我在金防部後指部工保連服務,長篇小說「故園情深」,「戰地兒女」相繼在「正副」連載,在資訊不發達,藝文有限的狀況下,可說是引起全島軍民的注目;於是,就有了「金門二慶」的封號;以前,在軍中資源短缺,想擁有一張桌子太難了,我是利用另件空箱釘了一個「克難桌子」,排在坑道的一角,一盞小煤油燈,利用假日或休閒時間,握著一支自來水筆,全神貫注,不斷地寫,不但給副刊投稿,後來也加入「軍中通訊員」、「特約記者」的行列,新聞、花絮、特寫,樣樣都寫,差一點改兵科,洽調報社服務,美夢雖未成真,但這段插曲至今仍回味無窮。

六十一年奉命退伍,解甲歸政;長篇創作小說「這條街」是在新市里完成的,讀過這本書的人問我:「這條街到底是那條街呢?」我語帶雙關地說:「你認為像那條街就是那條街………」;在浯江中心的那十幾年,年青精力旺盛,加之福地所賜,「星窗小語」、「四季小語」,………拙作見報率非常之高。好學不倦,為人謙虛,現在是浯江夜話專欄作家楊樹清先生經常來看我,相談甚歡;七十幾年,自衛總隊和警察局兄弟大分家搬遷到莒光樓旁,命名為「莒光山莊」,外人把總隊長當莊主看待,自立山寨,自成一派;每天上下班,香車美人,湖光山色,於是,「湖濱小語」陸續見報;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晴天霹靂,終止戰地政務實驗,還政於民,實施地方自治,但最大衝擊,自衛總隊裁撤,在一年多的調適時期,我相繼完成中篇創作小說─「早春」,長篇創作小說—「烽火恩情」,深受長官及報社厚愛,還不惜版面插畫相繼在「浯副」連載很長一段時間;人事調動,很榮幸我被分發到金門縣政府民政局服務,辦公室搬到新大樓四樓,餘暇時憑窗眺望,窗外樹木青翠,於是,「聳翠樓小語」誕生,在縣政府四年半,寫了不少小品文,秋日,樓高風大,風聲呼呼,引起靈感,拙詩「風在怒號」見報,自覺這篇詩朗誦起來,會有滿腔奇特的感覺;八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榮陞(調)農試所課長,金城溪邊相隔千里,猶如到了邊疆,「邊城扎記」寫了一段時間,深受讀者諸君鼓勵與好評;退休後,我以「退居小語」為總題也寫了一段時間;中間還有很多散文和短篇小說不予贅述;在年齡層上,從青年、中年、到老年;在寫作時間來講,正好跨越了半個世紀;八十四年十月十日我在傅錫琪紀念館「自辦」「金翔鳥」出書說明會,我曾經寫一付對聯:「一字一句一髮一心血」,「一朝一夕一生一文藝」,那次雖然是「曲高和寡」,但那是創舉,引以自豪;已出書者計有:「戰地兒女」、「浯島鄉情」,「這條街」、「痴戀女」、「金翔鳥」;待出書計有:「烽火恩情」、小說集:「空谷幽蘭」、「早春」、「春暖情更長」?………詩集「天河蒼蒼詩何似」?雖未成材成器,但卻拙作等身,乍看,也許會有人誤以為,五十年,這小子寫了那麼多稿,大概是假公濟私,專門偷偷在寫稿吧?二十五年行政生涯,鐵的規律,辦公時間我不但是不寫半個字,連報紙都不去碰它;試看退休時的考績,二十二年甲等,三年乙等,可見行政工作效率深受各級長官的肯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寫稿也一樣,凡事,先苦爾後樂,這也是很值得回味的一件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