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北京
四、神武門:紫禁城北門(後門),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後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台上門樓設有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於起更報時;但皇帝在宮中時,神武門上的鐘不鳴,城台開有三門,帝后走中間正門,嬪妃、官吏、侍衛、太監及工匠等均由兩側的門出入,清代選秀女,將嬪妃迎入宮中均走此門,1924年遜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即由此門離去,門外上方匾額「故宮博物院」,為大陸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于1971年所題寫。
五、熱河泉:為熱河的源頭,是山莊湖水的主要來源之一,泉水清澈見底,終年不結冰,承德歷史上曾被稱為熱河,避暑山裝稱為熱河行宮,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都是由此泉而得名。
六、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始建於元至元四年,歷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稱,據考證,得名王府井,源於明中葉以來街上的一口水井,在「乾隆京城全圖」與民國二年的「實測北京內外城地圖」所示,均繪該街只有一口井,並明示其位置,於二十年代被淹沒,於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建時被發現。
七、康熙三十六景:煙波致爽、芝徑雲堤、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岩秀、萬壑松風、松鶴清樾、雲山勝地、四面雲山、北枕雙峰、西岭晨藹、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風泉清聽、濛濮間想、天宇咸暢、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峰綠嶼、鶯囀喬木、香遠溢清、金蓮映日、遠近泉聲、雲帆月舫、芳渚臨流、雲容水態、澄泉繞石、澄波疊翠、石上觀魚、鏡水雲岑、雙湖夾鏡、長虹飲練、莆田叢樾、水流雲在。
八、乾隆三十六景:麗正門、勤政殿、松鶴齋、如意湖、青雀舫、綺望樓、馴鹿坡、水心榭、顧志堂、暢遠台、靜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觀蓮所、清暉亭、般若相、蒼浪嶼、一片雲、萍香泮、萬樹園、試馬埭、嘉樹軒、樂城閣、宿雲檐、澄觀齋、翠雲岩、如畫窗、凌太虛、千尺雪、寧靜齋、玉琴軒、臨芳墅、知魚磯、湧翠岩、素尚齋、永恬居。(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