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的夏----潺槁樹
金門的六月,中山林很「潺槁樹」哦!因為滿樹盛開淡黃色的花,香味迷「蟲」且迷「人」,因為我就是那被吸引的人啦!我的相機止不住的拍個不停,陽光下的潺槁樹,是那般的風華萬種,千萬朵花奔放在枝椏間,吸引無數昆蟲殷勤覓食,我拍得也入迷,只要有昆蟲,我就想把牠們找到食物的快樂、開心拍下來,那種啜飲花蜜的身影,真是叫人陶醉!
從昆蟲和潺槁樹的觀察中,我才發現牠們之間是彼此相依存的關係,植物的花為昆蟲提供了足夠的食物,而昆蟲則為植物完成了授粉,達到繁殖的目的,今年金門的五月很生命,因為雨水充沛,濕潤的天氣,讓植物飽飲足夠的水份,葉綠花果飽滿,而昆蟲便擁有甜美的葉可啃食,也有花蜜和花粉可採食,所以中山林的「潺槁樹」爭相在雨中抽長著綠葉,儲存足夠的能量,結了滿滿的花苞,在陽光下盛放,不僅嬌美,尤其香甜可口,蜘蛛也趕搭甜蜜列車,在枝椏間努力的織網,耐心的等待,總會有收穫的!在那經緯分明的網絡中,總有昆蟲成了牠的網中獵物,大自然的生命旋律,真是一首多變的舞曲啊!
金門有一種黃邊鳳蝶,牠的幼蟲最喜歡吃的嫩葉就是「潺槁樹」,據植物老師陳西村先生調查發現,黃邊鳳蝶的毛毛蟲只吃「潺槁樹」的嫩葉,而且選擇約一公尺左右高度的樹,我於是在進入中山林時,特別仔細觀察,果然發現到有毛毛蟲的葉子高度均約一公尺左右,有一天當我在中山林入口步道拍攝,遇同事佳沛與他分享,結果他還告訴我行政中山旁的停車場,有一棵潺槁樹有至少十隻黃邊鳳蝶的毛毛蟲,我聽了趕緊去找,真是讓人驚艷!因為黃邊鳳蝶的毛毛蟲黑色、鮮黃、橘色等,數種鮮明的色彩集合一身,好是迷人!同一棵「潺槁樹」我仔細數一數約有十七、八隻,有的細小不到一公分,有的已有手指大小,飽滿的身材顯見牠努力覓食的成果,記得去年和研究人員進行田野調查,錫正就告訴我說,黃邊鳳蝶會選擇「潺槁樹」的花心來下「卵」,等卵孵化後,牠先吃卵殼,接著便開始吃「潺槁樹」的嫩葉,小時會先在葉背啃食,以避天敵,我有了研究員的指導,便學會在野外觀察,遇到「潺槁樹」就會先尋覓花心,果然可以看到橘色細小的卵,覺得黃邊鳳蝶當媽媽的智慧實在高,會為新生的孩子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大自然的規律是最豐富的哲理,所以,我常覺走在中山林心是那般的豐盈,整個生命充滿活力,因為中山林清新的空氣,金黃的陽光,草上的露珠閃閃發亮,都是生命最飽滿的活水。
上週日(95.06.11)參加金門縣野鳥學會辦的「植物之旅」活動,聽廖東坤老師解說,才明白原來「潺槁樹」是雌雄異株,很奇妙吧!「潺槁樹」在金門老一輩的人都稱姑婆樹,據嶺南採藥錄所記載,它也叫番粿葉、春龜樹、山膠木,皮與木質均含有膠質,且種子含油率極高,可製作肥皂哦!2003年大陸「神五號」登太空攜帶數種植物種子,「潺槁樹」是其中的一種。
六月的金門中山林很繽紛,滿地「潺槁樹」浪漫的鵝黃花香,樹上則是蜂蝶飛舞,充滿生命的律動,來中山林分享快樂與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