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灶」入歷史

發布日期:
作者: 如意。
點閱率:533
字型大小:

黃昏了,滿天彩霞綴上幾隻歸鳥,徜徉在碧草上,眼所見、耳所聞,都是幸福的味道,火紅的太陽漸沒入地平線下,為多看一秒,我迅速的爬上山坡的老榕樹身上,面對無法言語的美景,讓人沉醉的不想醒來,但,這景色中似乎又少了些什麼!

又是一天的黃昏,如往常坐在陽台上,思索著自己都不知道的問題與答案。倏忽,一裊白煙上升,在紅澄澄的背景中顯的如此鮮明,我開心的笑了,原來答案是那股白煙,它是一頓幸福的餐飯、一份溫欣與一個美滿的家的象徵。

小時候,村落裡家家戶戶都有灶,小孩在放學後,都得先到山上去撿乾柴再回家作功課,等夕陽西下,大人荷鋤歸家,媽媽便開始升火煮飯。「劈哩啪啦」的火聲出現了,小孩便來接手添柴的工作,讓媽媽專心作菜。我最愛在冬天的時候接下這份神聖的任務,一方面取暖,一方面和媽媽聊天,說說雞舍裡的小雞、牛棚裡的大母牛、還有豬欄小豬的故事,此外我也會趁機解饞——烤地瓜,一面添柴,一面把地瓜丟進柴堆裡,等到飯後約八點鐘,大家在院子乘涼時,我便拿著小鏟挖出一顆顆地瓜,那股剝開時的香,至今忘不了。

我們家的地瓜多,品種好,鄰居小孩知道我守灶就會來要去吃,漸漸的我也聰明了,做起了生意,一顆賣二塊錢,賺到的錢開心的存在「豬公」,希望有一天可以幫媽媽買瓦斯爐。這樣的心情其實是很矛盾又複雜的,我一方面喜歡〈灶〉,一方面卻又討厭,尤其夏天時,窄小的廚房堆滿了柴,窗子又小通風不好,灶的火又大又烈,燒完一餐飯的柴,我往往可以滴下一臉盆的汗,因此夏天守灶我會想藉口開溜,只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姐姐們(六個)似乎更聰明過我,軟硬兼施的情況下,我終究無法逃避,還是乖乖在灶前添柴,任憑汗水抗議、兩頰通紅。

上了國中,家裡有了第一台瓦斯爐,煮飯變得很神奇、很省事,只要媽媽一個人便可搞定,所以我去廚房的時間少了,也因為課業變重了,我與媽媽的談話也減少了許多。從買瓦斯爐後,灶不再重要了,它變成了配角退居一旁,靜靜看著現代科技對它的耀武揚威,只有過年過節由於「炊粿綁粽」的需要,它才有機會燃燒剩餘的生命。

現在家裡有灶的人家恐不多見吧?想看一根根的煙囪冒著熱呼呼的白煙,只能在圖畫紙上吧?媽媽仍每年貼上一張「司命灶君」的紅聯,感謝「灶」的貢獻,而我的烤地瓜,大概再也烤不熟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