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風衣先生印象記
楊樹清被您看見的時候,應該是在正氣副刊上。那一年他還只有十五六,頭角初展的南門海邊金城中小學的學生。
那陳為學呢?那季青(蔡海清)呢?無數個在正副門檻來回逡尋的藝文少男少女以不同的姿態被您看見。成人的世界應該夠喧擾夠忙碌的了,您的心底眼裡怎麼還容得下家人友朋之外的閒雜人等?
我首次被您看見的時候應該是在,中正國小珠浦樂園,或者模範街十二號、十六號?從衙門口到模範街,穿過天井,咯瞪咯瞪踏上木製樓梯。眼前盡是綠意盎然的官蘭或其他盆栽,不知名堂的。我與您最疼愛的小女兒—小年糕是小學同班同學,所以有機會看見您居家生活的樣貌,您那時候跟我說些什麼話呢?我實在無從記起!
其實看見您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少,除了模範街之外,還有民生路十二號。因為我與小年糕的同窗情誼延續到金城國中。對您民生路寓所的記憶是一片純潔的白。在那裡我有幾次看見您蒔花養草、看見您忙著工作進出暗房中。看見天父和煦的眼神注視著您。看見您,異於一個傳統的金門父親的身影!
那年,您最親愛的小年糕的生日當天,我們幾個同學受邀作為她生日派對上的小客人。我記得夏日的陽光燦爛,把庭院中的綠映得更耀眼;我想像得出來一群國中女生嘰嘰喳喳,討論著青春少女所關心的話題。我輕易地忘了那一天所有的事情,在將近廿年後的今天!
然而我無法遺忘,並且深刻記憶著:當我踏進民生路十二號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您,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站在樓梯邊將就著餐桌略顯佝僂,餐桌上滿滿的食材尚待料理變身成三明治。一整條的白吐司已然打開封口,您那一隻執筆為文的手,您那一隻按快門、洗照片、畫刊頭、編排版面、蒔花掇草、寫信鼓勵後生晚輩、拉催野狼一二五油門的手,您那一隻太過寬大厚實的手,正吃力卻專注地握起剪刀,一片接著一片,裁去略顯焦黃的吐司邊。
歲月悠悠,將近二十年的時光流逝,那一幕景象已然定格在我青春少女的心版上!我執拗地相信:那一個夏日午後,那一張餐桌旁邊,那一個人父的專注虔誠神情,那一刀、一剪,都是最深摯的愛!
後記:風衣,金門地區著名的報人顏伯忠先生。我與其小女兒——小年糕靜筠小學、國中同窗將近十載,因而有幸認識親近風衣先生。但對他的印象僅止於同學的父親、以及在金門日報社上班(甚至連職銜都搞不清楚)的雙重身分。風衣先生罹癌臥病期間,靜筠曾與我書信往來提及陪病家屬的心情感受。一九九二年十月十六日先生蒙主寵召,與世長辭,時我正受教於戴晨志先生,在溝通心理學課堂上討論「雙面論證」實例,以「剛正不阿」及「頑固不知變通」雙面論證形容風衣先生。不禁眼眶濡濕唏噓不已。近幾年發現時有思念先生之作發表浯副,當是先生為人處世受人景仰,令人常感懷念!永銘於心!今逢風衣先生逝世十四週年日,特將一個小女孩的深刻記憶化作文字以為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