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起來說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婦人。
點閱率:510
字型大小:

我在兒子就讀的小學裡當故事媽媽,說故事的「班表」一出來,我就忙著為預備要說的故事寫「教案」。

「說故事不就是『從前有一個………然後………最後………故事就完了。』難道你在家為兒子們說故事也要寫教案?幹嘛大費周章?」朋友蓉對於我的忙碌有些不以為然。

如果是單純的說給自己的孩子聽,我會有很多機會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而且有的是機會因地、時、事而有所補充,可是到學校說故事時間有限,在短短四十分鐘裡要把故事的精髓傳遞,要能激起小朋友的興趣(樂趣),要能引導思考、討論;這不是信手拿起故事書唸唸就可以達成的。因為到學校說故事,使我有機會觀摩到許多前輩說故事的技巧,並重新學習如何在拿到一本繪本後「看故事、讀故事、說故事」,不祇是從文字去了解故事的內容,更從圖畫的舖陳去觀看作者在文字背後想要傳遞的深意。

不同的人會因為年齡、個性、背景以致對於同樣的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說故事的對象大多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同一個故事在一年級和二年級說就有不同的反應,甚至於同年級不同班級也有不同差異;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通常導師的「氣質」會影響學生——導師活潑熱情,孩子對於聽故事時的回應也會以較活潑熱情的方式。導師優雅內斂,孩子的回應過程也往往守紀有序。我想這是導師平日在上課時引導學生的模式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吧!

「一本從沒看過的故事書拿到手,就直接上台對小朋友說,這樣的說故事者是不負責任的。」聽了一場有關於故事研習的課程,台上的老師有十多年的說故事教學經驗,功力深厚的她說:「我也“不敢”這麼做!」一本書的形成是作者的心力結晶,作者要傳遞的,不是記一件事或一段過程而己;閱讀故事的結構,探索文字和圖畫想要傳達的意義,定位自己要如何表達故事的「生命」,思考要如何引導孩子感受這個故事,甚至賦予新的意義和創意———這些程序是可以經由不斷的練習漸趨於嫻熟而游刃有餘的。

想起小時候,聽「小紅帽」的故事——故事的結論是:不要在路上逗留,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多少年來我都認為「小紅帽」的故事大概只能這麼說,有一次在前輩的指導下,我對一班二年級的孩子做了新的嘗試和他們玩創意:假如小紅帽不是「小紅帽」——不是故事中的「弱者」時,一時之間:「大膽小紅帽養了一隻叫膽小大野狼的寵物………」,「住在森林裡的奶奶她的名字叫做小紅帽………」,「小紅帽帶了烤狼排要來探望奶奶………」「奶奶心臟病發作幸好大野狼幫她作人工呼吸救了她………」。

孩子們的創意潛力真是令人驚嘆!我們「玩故事」的同時也讓孩子思考不是所有的事都只有一種發展,不是所有的人(動物)都只有一種特性(好比大野狼也有膽小的、好心的),有時要有勇氣但有時要懂得示弱,不是所有的結局都是如意的,接受結局也是一種勇氣和智慧!

真正「學習說故事」、「好好說故事」邁入第二年了,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收穫最多的人其實是自己。去做,讓我發現原來自己會更多,去做,讓我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更多!朋友,說故事真的很迷人,一起來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