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油條與秦檜

發布日期:
作者: 牛漢。
點閱率:1,107
字型大小:

油條,北京稱果子。燒餅夾果子,若再喝一碗豆汁兒,是平民化早點。油條原名油炸檜,相傳起源於浙江杭州。南宋時秦檜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岳飛,消息傳出,杭州民眾氣憤萬分。有一家小吃店,以麵粉和水,加以鹽和石膏搓成條狀。以兩條合一,長約一尺,用滾油炸之,名曰「油炸檜」。後來走了音,稱為「油炸鬼」。

清朝張西林〈瑣事.閑錄〉上說:

  「油炸條麵類如寒具(散子),南北各省均食此點心,或呼果子,或呼為油胚,豫省又呼為麻糖,為油饃,即都中之油炸鬼也。

 台語油條為「油炸粿」,判係轉音於江浙的「油炸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