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文有感
不知不覺的喜歡上「餵」這個字,好像回到最初,懷抱著寶寶,手托著寶寶軟軟的頭,餵完一瓶瓶牛奶,然後一口一口的粥,看著他蹣跚學步,一份成就油然而生。這是每一位母親一代一代的承傳。也依稀記得母親輕哼著搖籃曲、握住我的手在古老的房內,燭光恍惚下,一筆一筆寫名字,小小的心靈直埋怨複雜的筆劃,.──是「愛」。如今,我一句一句的餵故事,兒子滿足的進入夢鄉。
週二學校開晨會,我是專屬一年甲班的愛心媽媽,利用四十分鐘時間帶小朋友讀經並餵二本故事書,從開學開始,只因為小兒子就在班上。小一的兒子讀半天,為了哄他午睡唸一本故事書,條件是二點以前上床;晚上九點半上床也可以唸一本故事,偶爾心情不好或是太累我也會藉口耍賴不唸。前些天小妹伊媚兒一篇「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讓我感觸良深,從此加勁努力唸故事書給兒子聽,加上豐富變化的聲調也吸引小六兒子圍觀。
我喜歡看書,所以家中並不缺書,但是我並不常唸書給兒子聽。十五年前搬回南部住,老大出生開始,我就因鄉下資訊封閉而大量訂購書籍、文學文摘、雜誌,兒子牙牙學語時,我又開始準備整套國外故事書,如英文雜誌出版社的好媽媽故事書精裝版六十幾本,從白雪公主到聖誕老公公、小熊維尼到三隻小豬,國內則有西遊記、封神榜………等歷史童書。但是我很少唸故事書給他們聽,總是在上午睡回籠覺、下午午睡時丟幾本故事書讓他們翻,心想等長大了他們會拼音自然就會自己讀,兒子上幼稚園前開始背唐詩宋詞,僅止於一首一首唸,就是不曾餵他們故事書。 三年前,開始接觸台北小妹組成的大手牽小手讀書會,每週固定時間聚會為小朋友讀故事繪本。一群媽媽來自台北縣市各地,抱著、背著、牽著小孩、推著嬰兒車、走遍台北大小公園。有陽光的日子,背包一攤席地而坐,三五個人聽著,漸漸有圍觀的媽媽小朋友安靜的靠過來;雨天的日子,百貨公司長廊外、室內休息區遊樂場,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一群餵孩子吃故事書的媽媽,孩子聽累了便趴在媽媽懷裡吃幾口奶奶、坐不住便在公園四處逛,隨著故事成長。然後孩子們開始讀經,不懂拼音牙牙學語的階段、含著奶嘴的日子,就朗朗上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詩云:邦畿千里 惟民所止………。生活中充滿故事的影音情節,每天只是玩樂,沒有電腦不看電視,就這樣慢慢的長大。
這一群媽媽們的用心讓人為之動容,日子可以過的如此的讓人羨慕。亦讓身為媽媽的我不禁汗顏,在充滿聲光影色、忙碌積極的都會生活可以如此,那鄉下的青山綠水、緩慢的生活步調更應該是孩子的天堂。只是我們都忘了餵孩子吃些故事書,而讓電視卡通餵飽孩子。
兒子讀的幼稚園,是座小而美的園地,各種才藝教學深受好評,小小的空間擠著近二百位小朋友,小角落擺著嶄新的遊樂器材是讓家長看的。兒子上一年大班時,我每天都問他上學好不好玩?喜不喜歡上學?有沒有玩溜滑梯?答案居然是否定的。從他每天上學前重複交代媽媽早一點來接他、每天的心算作業、拼音、國字、數學,我們知道他在幼稚園幾乎是在教室寫功課、學才藝,然後排隊上廁所,每天哭一點只是離不開媽媽,然後我主動去幼稚園唸故事書,一本接一本,讓兒子可以聽到媽媽的聲音,也讓鄉下小朋友聽聽童話故事,因為我發覺在鄉下媽媽唸故事給孩子聽是非常缺乏,接著我與一群愛心媽媽開始在國小晨會時唸故事給學童聽,我們有了故事媽媽的外號。
兒子上小一十分興奮,森林小學充滿蟲鳴鳥叫,每節下課都可以跑去操場玩,讀半天,功課是注音四行,太多的時間我只能用大量的故事書餵飽他。在家中唸過的故事書去班上再唸一次給其他小朋友聽,就這樣唸故事、聽故事的日子已經成為一種作息,生活中多了故事的聲音就少了電視、電腦、吵鬧聲,也不知不覺多了一股祥和。原來有故事聽的孩子是幸福的,能唸故事給孩子聽的媽媽們更是另一種幸福,也許三、五年後,孩子大了,想要自己看書不需要媽媽唸故事書了,長大後的孩子將永遠深刻記憶童年充滿母親聲音的日子。
但是,身為媽媽的你,有想過每天餵些故事書給孩子吃嗎?還是只為三餐忙碌、為了事業應酬,也許你認為三餐溫飽、累積孩子未來的幸福比較重要。但是孩子需要你唸故事書的童年是很短暫的,不久他們將被功課、考試所填滿,需要電腦網路與同儕溝通,為了基測要提升升學力,進了補習班連看課外讀物、漫畫的時間都少了。天下父母愛孩子的心都一樣且不容置疑的,尤其中國的父母為了孩子,可以掏心掏肺的,風雨無阻的接送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怕孩子輸在學習的起跑點,母親全心的呵護只要孩子用功讀書,因為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是如此的教育我們,但是我們都忘了其實家庭教育才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
為甚麼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呢?因為它不只簡單而且好用,一本一本的故事書唸著唸著,它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幫你教育了孩子的生活禮儀、品行、言行舉止。不用說大道理只要唸故事書就好,不知不覺間孩子的好品格已經形成了。近年來親子共讀受到各方人士的推崇,看似一熱門話題也受到專精研究,事實上那是最初的給予、最簡單的滿足,從母親哄著孩子入眠、睡前的撒嬌,虎姑婆的故事開始,很多母親已經在做了,在那不識字的年代。如今充滿知識的年代有多少媽媽會在睡前唸一本故事書給孩子聽呢?教育很重要,每個媽媽也急於教育孩子,人生大道理何止千百種,舉凡生、老、病、死,各種難解的、孩子常問的為什麼,故事書裡通通都有,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幫你用簡單的童言童語傳達給了孩子,只要隨時隨地唸故事書,故事書內的生動情節發揮了潛移默化效果。
我和妹妹常帶著孩子寒、暑假期間往金門跑,少則住個三週,多則一個多月。金門的知識汲取、資訊環境不如台灣活躍,相對的兒童的看故事書的渴望、聽故事的機會更是貧乏,偶爾文化局幾場活動也是特定的人去參加或是為了吹吹冷氣而已。漫長的暑假,常見大太陽下滿街跑的小朋友,黃昏時全擠在電視機前看卡通,接著與大人看八點檔,而中高年級生幾乎是電腦兒童,多少令人為之擔憂。我常自嘆不如小妹對孩子的用心。她大手牽小手的心-讀書會已經傳到了金門,只見她隨時隨地吆喝一聲,說故事時間到了,堂兄弟表姊妹幾個小蘿蔔頭,各人挑著喜歡的故事繪本,一把小凳子主動的圍個圈圈。不管走到哪裡,妹妹的背包裡總是不缺故事書,主動要求幫金門縣的圖書館、文化中心替小朋友說故事。也四處上課傳達訊息給媽媽們:孩子需要用心餵故事書。
也許我們可以很俗套的說一句,常聽故事的孩子不會變壞。不管你是誰,看到這篇文章,是否想開始唸故事書給小朋友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