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母親在的日子

發布日期:
作者: 勝之。
點閱率:483
字型大小:

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嗚咽聲吵醒,我揉了揉惺忪沉重的睡眼,只見大哥驚恐的臉龐浮現著悲悽的樣子,哽咽的抽搐著,顫抖的道出「母親棄世了」。那時父親和我睡在陰暗潮濕的防空洞中,父親拖著沉重的身體,用手托在床板上努力撐起,在昏黃微弱的燭光下,見不到父親一丁點悲傷的表情,捉摸不定父親心靈深處真實的感受,是深切痛過之後而淡然,抑是心中傷口恆久的結痂已開始脫落。接著,跟著父親的背影,踩著輕重不一凌亂的步伐登梯、出洞、直走、右轉,進入母親房裡跪在榻前,在我無知幼小的心靈上,根本無法去感受失親的那一份傷痛,隨著大夥一起哭泣,那時我才十歲讀小學四年級。

那是民國四十六年塵封已久的一段往事,也是父親揹負著國共戰爭歷史的原罪,卻是深深烙印在父親心中永遠的傷痕。

當初國軍退守金門,無處棲身避風躲雨,強借民宅,國軍住房舍,屋主擠大廳,這是當時金門各村落普遍的情形。我家自然也無可倖免的所謂出借,一家子七口與十幾個英勇的革命軍人,住在破落傳統建築的古厝瓦屋之中,其擁擠與不便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但金門居民厚實、忠義、安和的民風驅使下,無奈的只好相忍為國了。

母親是一個傳統思想的舊式女性,二十二歲初為人婦,二十八歲已為三個孩子的母親了,母親溫柔婉約,克勤克儉,有著一般全天下母性偉大的慈暉。每日操勞著開門七件繁瑣事務及養育著三口嗷嗷待哺的黃口兒女,農忙時也幫著父親做些農事,平常養豬牛餵雞鴨,母親也從不假手他人。生活雖然清苦,但一家子溫馨的親情牽繫,平安健康的生活在一起,倒也是一種簡單的幸福。但是老天就是不從人願,就連這最簡單的幸福祂也要剝奪,讓這一家子從此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有時候人一生的命運不一定是決定於重大事故,不經意的平常小事也能決定你一生禍福。母親就是因為要收晾曬在外面的衣服而受傷,造成不可磨滅的遺憾,遭受了十年病魔纏身的折難,結束了她短短三十八歲悲慘的一生。

事情是發生在民國四十六年十月份的某一天,母親一大早就將一家子的髒衣服洗好,拿到住「家」外面的廣場晾曬,快到中午時刻,母親正在廚房做飯,好讓在田裡工作回來的父親用食。正在忙碌間,忽然天黑地暗的下起雨來,母親聽到屋內軍人喊叫「下雨了」,母親想起曬在廣場上的衣服,匆忙丟下鍋瓢,一個箭步往我「家」大門外衝去,而此時另一頭的阿兵哥正為躲雨,也全速的往他「家」衝刺,雨的關係,兩個人都低著頭往前跑,誰也沒有看見誰,誰也沒有讓誰,誰也沒有慢下來,就在「家」的大門門檻上撞個正著,母親的左眼撞在那名阿兵哥的下額上,由於撞擊力道過巨,母親整個人往後仰倒,後腦直接撞擊地面那堅硬的石板,母親的頭顱在前後受外力重擊之下,整個人頓時昏死過去,前額腫得像鵝卵,後腦腫得像雞蛋,整個臉型都變了樣。年邁高齡的祖母驚慌失措,呼天搶地一番,才想起商請鄰居協助,通知還在田裏為生活工作的父親返家,在軍人的協助之下才送往金門尚義陸軍野戰「醫院」。這時母親還懷我在身,有二個多月身孕,算我命大並沒有因此而流產。

所謂的醫院,就是只有醫生及病床而已,醫療器材、設備簡陋。在戰亂的時代裡生命真不值錢,只要能存乎一命苟延殘喘,那敢在乎奢望甚麼。於是乎在醫生細心的檢視之下,「沒有流血」,所以就擦擦藥,消消炎,包紮後就逕自回家了。以現在看來最平常、最基本的腦部斷層掃描也沒有,在那個時代,那種醫院我們能苛求甚麼呢?

母親的病情並沒有因醫療而漸好轉,反而因腦部的病變而更趨嚴重。就在出院二、三個月後的某一天,母親在大廳中無預警的突然筆直倒下,啪的一聲,身體接觸地面產生的聲響,驚動了房中的老祖母,只見母親躺在地上,口吐白沫,手臂弓曲抱胸十指緊扣,兩腿僵硬筆直,全身不斷顫抖抽搐著,並發出痛苦的呻吟聲,這種情況持續四、五分鐘後才會慢慢舒緩甦醒。此時的老祖母能做甚麼呢?又是呼天搶地一番,引來街坊鄰居,大家面面相覷,七嘴八舌,毫無章法。最後還是在父親農耕半途奔返,才再度送往「尚義醫院」就診。「醫官」初步斷定為「羊癲瘋」,就是腦部受創血管病變的一種,要徹底醫治就要動腦部手術,在當時的醫療水準及設備之下談何容易。就這樣母親又回到了家,在家自行休養,只好聽天由命了,能去怨恨誰呢?時代悲劇使然。

母親自從第一次羊癲瘋病發以來,病情由緩趨劇,發作次數由簡趨繁。家中成員老的年邁,小的幼稚,父親又整日忙於農功無暇顧及。母親又耐不得清閒,整日要她悠閒的、無聊的在床上躺著板凳上坐著,任誰,想必都難以排遣時間緩慢的轉動,更何況是過慣了勞動的母親呢。在病情狀況正常體能許可之下,母親總喜歡搶著幫老祖母做些家事,東摸摸西擦擦的,總想讓時間像流星般飛快的過去,怎麼勸說她要休養,都無法抹滅她心中對寂寞的恐懼,因為時間對她來說是一種多餘的痛。母親的病發作起來是隨時的、突然間的、毫無徵兆的,讓家人措手不及眼睜睜的看她倒下,口吐白沫,顫抖抽搐,而毫無辦法,雖於事無補,但總讓人無奈的滴下幾滴同情的眼淚。母親這樣跌跌撞撞後總是頭破血流,也可能是後腦撞擊次數多了,小腦失去了平衡,走起路來一腳輕一腳重的,整個身體就顯得搖搖晃晃的,真叫人捏冷汗的直為她擔心,可是她就是不聽人勸的喜歡走動,就好像如果他休息不動,時間就會跟著停止不動似的。

有一次,我尚在襁褓之中,母親抱著我站在大廳門口的廊上,身體依靠著牆壁正給我餵奶,突然之間病情發作,頓時把我拋向空中,父親當時正在旁邊,可是搶救不及,剎那間我已跌落在天井的石板上了,聽說當時我曾持續嚎啕大哭了好幾天,怎麼哄騙都無法止住我的哭鬧。當時父親曾檢視我的身體各處,並無發現任何的淤青腫脹或擦傷流血等外傷,手腳四肢也無骨折的模樣,一切完好如初,怎就一直哭鬧不停呢?她們怎麼會知道我的左胸肋骨第四根斷裂。直到我二、三歲時,父親有一次幫我洗澡的時候,無意間才摸到我肋骨斷裂突出的狀況,猛然間才驚覺當時我窮哭不止的原因何在了。直到現在只要我一摸到這根斷裂突出的肋骨,我就會想起我那可憐無助的母親,沒有絲毫的怨恨,只有無限的思念與不捨,我的母親除了給我身體之外,還特別給了我這不一樣的永恆印記,讓我可以不時的想念她。

小時候對母親的印象是模糊的、片段的,只有對她病情發作的模樣特別深刻,那時候不懂得心疼母親的病痛,卻有著對母親滿心的恐懼與排斥,很少交談,也未曾去享受母親跟前撒嬌的滋味,更未能體會與母親傾訴聆聽的幸福,無知不懂事的我,卻自以為那是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及長,方體會出噓寒問暖是骨肉親情至誠的關心,嘮嘮叨叨才是至性的體貼。驀然回首,母親病懨懨的身影猶在腦中盤旋,魂卻已歸兮,嗚呼哀哉!生未能承歡膝下,死後再來追思悔恨,誠不孝之子也。母親在病中的這十年還生下了我及弟妹四人,母性偉大的慈暉,只能借用李白「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來形容了。他年黃泉路上有幸如能與母親相見,我定會學著鄭莊公入而賦:「大遂之中,其樂也融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