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英坑村犬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標。
點閱率:499
字型大小:

在舊曆年前後,如果寒流不來,東北風不吹的話,小島擁有著醉人的陽光。雖不是那麼焰黃,也不那麼冷白,介於兩者之間的那色調那熱力,曬不傷人又能暖和身子,直讓人有著幸福的滋味。在那時間裡,在那樣的天候中去了英坑。這以黃氏為大宗的小村莊隱在沙美市鎮之後,像島上其他的村子一樣,沐浴在寧靜悠閒中。

這彈丸小島有著一百七十餘平方公里的面積,東西兩端的距離也不過半個小時的路程,生於長於斯的數十年歲月,竟讓自己對島上某些村落僅是過村而不入;這說來是有些慚愧的。雖造訪每個村落也不是什麼壯舉,即使都走透透又有什麼大不了呢?但自己總覺得身為島上的人,如果能有這麼一遭,倒也是難得的經歷。尤其幾年來東行西走之後,愈發讓我迷戀那種在地的魅力,愈發使我更深切想走遍各村落。

這麼一個小小的想法,讓我心生些力量,讓我每到一個村子,總是好奇興奮。

英坑,我首次拜訪的小村莊。從忠孝新村繞路而來,順著溪溝旁的柏油路而行,一段路程後,隔著些田畦就可見新舊屋宇聚在一個緩坡上。這是一個傍水依山的聚落,村右郊高突的花崗巖石前有一座「英巖廟」,從廟前斜坡路進村,村中屋宇分為上下兩部,中隔著一片空地。從一些坍塌的,舊門深鎖的屋子看來,現住的家戶並不多。村中除了寧靜之外,有的就是悠閒,有的就是人情味,還有那兩隻村犬。

從舊曆年前初抵村子,三、四個月的時光躑躅在村內。明燦、天澤老師、一如和我相繼結伴而行。

年關將近,來到此地時,一些人家忙著打掃,忙著曬棉被毛毯等,準備過年了,也準備迎接要返鄉的兒孫親友。

在村中繞了繞,就在村左郊「聖侯恩主廟」旁坐定畫村人所稱的「南書房」。這座有一小閣樓的雅致建築,在陽光下讓我充滿著吟誦琅琅的遐想,也使我擁有一個好心情。寫生之中,住附的黃先生走了過來。經過一番寒暄之後,談到了一些落番的情事。出南洋拚生計,是這坎坷島嶼曾經發生的舊事;多少奮鬥、多少辛酸、多少血淚所交織的命運史跡,是島上許多人家共同曾有的故事。說著說著,談到也是為了避日本的侵犯而逃難的舅舅。那位我僅有一面之緣的母親的弟弟,異鄉旅居的歲月長過家鄉,想來是有些唏噓。人如水中浮萍,又未嘗不是風中飛絮?在那苦難的時代,青澀的年少帶著家人的不捨和對未來的不可知,就從金門、香港、越南、新加坡,直到砂勞越。一個島一個島奔突流徙,島嶼原鄉親人的呼喚越來越渺遠,詭譎的熱帶雨林瘴癘卻越來越濃密,僑鄉終成他立命安家的家鄉,異地竟成了長眠之地。

黃先生的兄長也旅居南洋,曾和舅舅共事過,他先後也到過南洋幾次,對於舅舅的事也頗為熟稔。當他說這些過往的時候,有時猶若在聽著傳奇,卻因舅甥的關係,讓我無法置身事外,讓我有著鬱悶心情。這是一種親情的發酵,使我無法像在聽其他故事般那麼輕鬆自在。的確如此,這份親情,讓年老而臃腫的外公,在那軍管戒戰時期,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隻身從金門、香港、新加坡到砂勞越,千里迢迢,一個島一個島南下尋親,尋找那在海外海彼端多年不見的兒子和他所建立的家。去了,見了,獨自回來了,不久,老人家心願已了似的離開人世。一些年過去了,也是這份親情,支撐著母親單獨踏上尋親之路,為的是見臨終的弟弟最後容顏。金門、香港、新加坡、砂勞越這地圖上的幾個點,竟連綴出這一家人魂牽夢縈的親情長路。海角天涯,島嶼遙隔,阻不斷那濃濃的血脈之親,割不了那相思之情。

在我恍神的當兒,黃先生離去了。回過神的時候,竟見到那兩隻村犬一在面前趴臥一在右側狗視眈眈。到過許多村莊,遇見許多村狗。印象中東沙村裡的狗吠得最猛,讓我無法忘懷,沒想到這村裡的兩條狗也真叫我忘不了。

人首次抵達村莊的那一刻,兩隻狗就從村右邊跑邊吠地衝過來,聲勢真是洶湧,竟讓我遲疑著要不要下車?等下了車,慢慢走在村子裡,兩隻狗依然不放人,緊跟在身後狂吠。有時我停下對著口么喝幾聲,牠們那發自喉嚨間的低沉聲,讓人更是提心吊膽。當我來到「南書房」前坐定之後,牠們看我也沒什麼不良企圖,在附近遲疑一陣子後就走掉了。而在我跟黃先生談話之際又溜來了,好像不放心,非要在身旁監視不可。我看狗不吠了,友善多了,趁空故意接近,讓牠們能熟悉我的味道,了解我的善意。

年後,又去村莊,村人熱情打著招呼。親友兒孫回台了,村人又忙著將他們使用後的床單被褥洗洗曬曬,然後收藏好等來年再用。

「南書房」畫完之後,移到右後方練習畫一組屋群。這方風景有一落古厝,一邊也建了一間閣樓,另一端加建一間平房,苦楝樹從屋裡高出屋頂,屋頂上雜草紛紜。這屋宇之後,幾間較完好的二落大厝提供著美麗的燕尾弧線,天空就出奇多了。畫著這組屋群的日子,兩條村狗也是亦步亦趨地跟著。

我頗為不解的是每當抵達村子的時候,兩條狗總是忽然竄出來,然後飛奔嚎吼而來。

這兩條狗真是形影不雜。一隻較為高瘦矯健,一隻卻較矮壯,體型雖有些差異,但奔跑追逐的狠狀卻不相上下。有時進村,看看四周都不見狗影,就在那一刻,牠們就從村中的某處狂奔狂吠竄來,那聽覺之靈敏以及速度之快真令人讚嘆,也使人驚嚇。就以那次追逐在村路上練跑的阿兵哥而言,真將牠們那狠快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一個下午,只見三位穿著運動服的兵士步履整齊從英巖廟前跑上村邊木麻黃遮蔭的路上,牠們氣定神閑跑著。這時候,兩條狗風馳電掣般狂奔出來,邊吠叫邊往前撲,冷不防地,這突來的狀況,兵士們本能向前加快速度跑著,狗追得更猛叫得更厲。眼看快追上時,兵士們見路邊有石頭竹子,急忙蹲下撿起,作勢反擊。這時候,兩條狗頓了一下,發著低沉的喉聲對峙著,充滿著鬥狠。僵持了片刻,兵士們不戀戰,採取丟帶跑的策略,邊擲石頭竹子邊奮力快跑,狗只顧吠著衝著,直追到村後的樹林才罷休。

這兩條狗真是衝啊!勇猛的狗性吸引著我,讓我決定為牠們立像。一個午後,就在燕山堂(村人也稱北書房)前的廣場我和兩條狗廝混了半天。心懷著戒慎恐懼,慢慢踱步到牠們身旁,雖然保持了段距離,卻也驚動牠們吠了幾聲,看我坐下不動,就不理我自個玩起來。後來牠們趴著休息,我乘機動筆畫了。狗有時直看著我,不知是在監視或是猜疑我怎直望著牠們?有時翻著身,我手不夠快,紙上畫的都是殘缺的身軀,真是不忍卒睹。後來好像發現我的企圖,像似故意要擾亂,就將狗臉埋在前腳裡,像嬌羞的小孩般;有時就在地上打滾,互相咬鬥玩耍;有時遠處有些風吹草動,猛地起身狂奔而去,留下措手不及的我。狗兒一刻也沒靜止過,扭頭翻腹擺尾伸腿,一整個下午,人狗就這樣消磨著,折騰著。

到村莊好幾回了,但兩條狗仍然倔強叫吠。

第二張圖畫間一落二櫸頭的老屋以及其後坍毀的屋宇。老屋的牆柱都以石頭構成,人字砌工字砌交織著迷人的牆面,經過風雨洗禮的石頭閃耀著晶瑩的色澤。兩條狗依然如往昔般對待,加深了我一種被跟監的感覺。

後來的一個下午,跑去畫牛。牛的性情溫馴,動作慢條斯理,容許我一筆一劃慢慢描繪。牠低著頭吃草,一陣子後抬起頭來咀嚼著,兩眼看著我,那樣子好像問我畫得如何?模樣憨厚老實,可愛極了。這下午,狗兒較乖順,一些時間直待在恩主廟後看我畫牛。有時閉眼假寐著,有時骨碌骨碌的雙眼就直瞪著,怕我偷牽牛似的?

在英坑村的那些日子,狗吠得我心慌,叫得我不得不提防,讓我不得不佩服牠們的勇猛。俗語說見面三分情,我很納悶兩條狗怎還認不熟人?怎一直防備著呢?即使已在村莊有些時日了。

近日,無意間在「金門宗族文化」這刊物中,讀了蕭永奇先生所撰的「金門英坑黃氏百年記事錄」一文,讓我了解到這形如燕穴的純樸小村子,自明朝初年以來,世澤綿延了幾百年。族人現今除了住居金門、台灣外,也遍布在日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而這看似就那麼平凡無奇的地方,其歷代祖先事蹟顯赫,現今也人才輩出。頃刻間,我恍然大悟了,為何村狗要「看」那麼緊?要那麼盡職?因為村莊裡有這些寶貴的資產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