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事鬧水災
昨晚與友人前往淡水用晚膳,飽餐之後我與外子步行返家,在運動與休閒的心情下來到淡水河堤邊,兩人駐足河邊小憩,因為珊珊颱風的腳步剛走,加上滿潮的關係,河水有些暗潮洶湧,海浪拍打岸邊撞擊的聲響一陣又一陣,有別於平常的寧靜,一向愛聽濤聲的外子捨不得離開,我們便依傍著圍欄觀景觀浪,怎奈瞬間河水漫向堤岸,眾人驚呼四處奔逃,但是逃竄的速度敵不過大水的速度,眾人鞋子全濕了。我卻一點也不以為意,反而有一種恣意的快感,有如小孩子玩水的快樂,外子的心情也同我一般,兩個大孩子就如同回到童年,意外的一場水,給了我們愉悅的一晚,一路踏著月光,回憶著童年,想到家鄉鬧水災的那一年。
小時候家住外島金門,那是一處四面環海的蕞薾小島,國軍除了保家衛國之外,島嶼整潔、溝渠疏濬更擔負了全責,因此,颱風來襲、豪雨侵擾的季節,我們都不必擔憂,只要安心的躲在家中即可,因為再大的風雨溝渠都有辦法宣洩,讓雨水直奔大海。當我進入小學,從社會課本中讀到水災的可怕,我卻一點也沒辦法把可怕放入腦中,反而很羨慕鬧水災的地區,我曾幻想著:當大水來時,我可以坐著大木桶、大鐵盆四處去遊玩,經歷一段桃太郎的冒險之旅,那一定又刺激又美妙,但是冒險之旅從未實現,倒是下大雨時我會摺紙船,讓它滿載我的期待漂向大海,這樣的情事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著,直到小學四年級時,一次大水毀了我的夢想。
那年秋收完成,所有的農作:高粱、玉米、花生通通加工完成,用布袋一袋袋綑綁堆放在倉庫中〈北山舊洋樓〉,等待政府統一收購的日子,換得一家十口一年民生所需的物資,怎奈一個秋颱,破壞了所有美夢。猶記得當晚風強雨驟,全家躲在被窩的深夜,一陣嘶喊夾雜敲門的聲響正在與風雨聲拔河,淺眠的母親首先驚醒應門,一家人也驚慌的先後起身,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幕:木頭門閂一開,眼前出現的是一位渾身顫抖、絕望、疲憊、濕透的老人〈那是我最最親愛的爺爺〉,顯然爺爺已經獨自打了一場硬仗,從他老人家的眼神中得知是吞了敗仗。
小時候家中人口眾多,睡覺房間不足,爺爺一人體恤晚輩,夜晚獨自睡在距離家中五十步之遙的舊洋樓,也就是我們存放穀物、農具和材薪的處所,白天依然和全家人生活在一起,這種方式延續了好些年,久而久之,家人也順理成章的放下了心,沒想到今晚颱風夜出現在門口的竟是八十高齡的無助老人,我心疼愧疚的讓眼淚奪眶而出,但是淚水夾雜著雨水,誰也沒有發現到我的舉動,倒是爸媽、兄姐的危機意識比我強,顧不得穿戴雨具,紛紛奪門而出,直奔舊樓房,原來他們是急急去搶救穀物的。一到現場,天啊!全家一年的指望全泡在水裡了,爸爸臉色鐵青、青筋暴出,媽媽眼神哀怨、淚水汩汩直流,我害怕的站在一邊發抖,接下來的事我已經淡忘了,但是那一年我們真的過得很苦很苦。
事後聽爺爺談起那一晚,原來金門是不鬧水災的,只是那天雨勢太大,我家舊樓房下,國軍地道恰好經過,樓房深井中央又有一口表面封實的水井,那晚大水衝向地道、衝破水井,洪水從井口如噴泉竄出,立刻氾難成災,熟睡中的爺爺木板床漂了起來,橫向擋在房門口,爺爺從床中躍起,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等回過神立即將一麻袋一麻袋的穀物堆高,但堆放的速度趕不上洪水竄高的速度,爺爺只得奔回家求救,但是頹勢已難挽回,家中愁雲慘霧了好一陣子,但是我仍然感謝老天爺,幸好他保佑爺爺平安無事,否則想起爺爺他老人家孤單奮戰的那一幕,我們的心將永遠難安。經過這個事件,我再也不敢對水災心存幻想,到如今,事隔三十餘年,每一個颱風夜,我都戰戰兢兢,忍不住想到那晚的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