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堅持─後浦的銀飾打造師
「後浦」是金門最熱鬧的城鎮—金城的舊稱。堅華銀飾位於金城鎮珠浦北路二號,也就是總兵署的後側。當島上的銀飾師傅逐漸凋零老去之後,「堅華」成為唯一的手工銀飾店。
今年八十歲的傅維堅先生在此開業六十年,與太太結褵也六十年了,扶育了二男一女。當被問道為什麼要取「堅華」當店名,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含意?他微笑地說道:『我跟太太的名字,各取一字當作店名,太太名叫「李雪華」,所以店名叫作「堅華」。』原來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浪漫的典故!
目前銀飾大部份已被製造廠使用模具,大量生產;再加上金飾店也兼賣銀飾,市場競爭的情況下,生意已不像當年了。目前店裏除了陳列一些批來的現成商品外,最主要的手工打造銀飾,就是上頭有兩顆鈴鐺的「幼童腳環」,這也是傅先生最拿手的技術。
將材料作成一粒粒的圓球,再將銀編的鐵環圈箍在圓球上,然後打洞,再置入一顆顆的小球,最後將鈴鐺外表磨亮………,如此方才大功告成!另外,直到前幾年,傅先生還製作一種內可放置神籤的銀項鍊;精巧的外型,打開後,將籤摺放其中,再合上,用以保平安。傅先生有點自豪地表示:其他地方可見不到這種特殊的銀飾設計。由於傳統銀飾日漸式微,目前傅老先生僅繼續堅持嬰兒腳環的製作,每隔一段時間,店裡的嬰兒腳環賣得差不多了,才會見到傅先生坐在店裡,開始嫻熟地運用那些他已經使用了一甲子的打造工具。
傅先生的技術從哪學來的呢? 他說,他的父親本身就是銀飾師傅。他從小觀察學習父親的技術,耳濡目染,就這樣傳承下來。至於父親的技術,則是跟金門的老師傅學的。
目前傅先生的小孩都已成家立業,居住在台灣,現在家裏只剩兩老。他說,年紀大了,體力較差,去年特別加裝電動捲門,每晚打烊時,方便許多。
堅華銀飾,小小的店面也是傅先生的工作室。店裡最具歷史的二樣工具,一是打造飾品時,用來當做敲擊底座的大木頭;二是,父親傳承下來的,一個典雅的古老木櫥,上面有漂亮的木雕,其歷史已渝百年。長久的使用以及歲月的累積,被磨得發亮的木櫥,靜靜地陳述了兩代銀飾師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