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蚵埕風情錄

發布日期:
作者: 大一。
點閱率:827
字型大小:

趁著公司年度休假結算返鄉省親,午后與父親相約到先前承諾到自家蚵埕,作為本次圓了多年未曾實現的夢現。軍管時期如果沒有蚵民證者,即不能通過海防衛兵哨站,順利進入蚵珵工作,直到赴台讀書和就業,都未曾到過大人口中的「蚵嘟」。以前唯一能幫忙的事,只有守在手推車旁,望著鐵絲網圍籬內,等待父親擔著海蚵上岸,推回一簍簍的海蚵,便倒在長方形的蚵桌上,左手指尖纏上碎布或戴上工作手套,右手拿著蚵刀,像是長輩打四色牌般著分坐四方,開始漫長的剖蚵工作,往往沒有多大耐性,在裝滿豬肉罐頭的鐵罐後,便藉機傾倒蚵殼,偷懶溜去打籃球或玩耍去了。長輩因此立下重賞,「按罐計酬」賺些零用錢買糖果或童玩。

父親找出塵封已久「一體成型」連身的綠色塑膠衣鞋,一般稱為「青蛙裝」,我則向鄰居借了一雙雨鞋,興奮的往海蚵埕前進。因為撤軍後鄉村整建,軍方的崗哨站已被拆除,現在卻成了兩岸對放煙火的場所,我們通過以前層層限制的營地。父親走在前方,順著海路像老馬識途的引領著我,他健步如飛的踏出水花,繞過泥濘的海土,我雖然亦步亦趨的跟著腳印,卻舉步維艱走在陌生坎坷的海泥中,數度雨鞋深陷淤泥中無法自拔。

前幾年有人工養殖紫菜,以及圍網捕鰻魚苗,對面水頭碼頭幾項大型工程正在進行,蚵苗附著的情形不佳,生態環境丕變,以及人為污染,有些蚵石已長不出海蚵。本以為長久無暇整理的蚵石應頹廢不堪,意外發現今年蚵苗附著生長情形得還不錯,父親望著蚵田上纍纍的海蚵,直呼暴殄天物,可惜沒本事鋟下來帶回。這其實要歸功於三叔,在教書授課之餘,除了在國家公園和文化局當義工和解說員,仍會到蚵田鋟些回去食用,並幫忙將傾到的蚵石豎直。遠遠望去,每戶蚵石整齊順著海流的方向,排列如碑林,極為壯觀,這些蚵石孤獨經歷幾百年的風霜歲月,祖傳父;父傳子世代傳襲下來,生生不息,也維持經濟來源生存的命脈。父親細說當年如何採收和豎立蚵石的注意事項,試想當年先人們,忍著嚴冬沁骨的下海鋟蚵的辛勞,是否我們也同樣承受得起呢?這時是冬至,慢慢的已見海水漲潮,初見蚵埕的情景,蚵石規則豎立海中,海蚵不規則長在蚵石上,伴隨著父親不捨這兩仟片蚵石埕,無法採集的喟歎!

由於小學離家很近,以前大姐在下課時,會邀幾個要好的同學回家幫忙剖蚵,等到上課鈴聲響起,才迅速跑回教室,足見其孝心可嘉及人緣好。在戰地政務時,駐軍對於海蚵市場的需求量大,尤其入冬時石蚵最為肥美碩大,頂著強大的東北季風,寒風刺骨的酷冷,家家戶戶趁著退潮,加倍採收與時間競賽,投入冰冷的海水中,用蚵鏟將海蚵從蚵石上鋟下。與夏天收割高粱的酷暑,又是強烈的對比,漁稼兩棲,終年不得閒,感謝老天恩賜山海,以保子孫生計無虞。

雖然海蚵養殖豐收,但有限的銷售通路下,除了將海蚵售予未出產海蚵的村莊或城區,賣相不佳者留下當菜餚。多餘者便以市價批發給雜貨店家,零賣或轉售軍方。城區有做生意店家,每斤以二十元收購,高於產地價五元,小學時幾次與二姐,二人抬著鐵桶坐公車到金城車站,下車後再抬到街巷店家收購處,來回曠日費時,而且往來車次不多。漸漸就由聰明的山外菜市場李姓雞販,以市價每斤十五元收購,每天下午三時起,透過村公所廣播,集中在村長家統一收購,當場銀貨兩訖,省時省工,雖然賤價出售,但節餘之人力,可用於剖蚵和鋟蚵,幾乎整村蚵貨全被蒐羅一空。後來與李姓雞販之子在金中同班,每每譏其剝削村民,他亦大表無奈和反駁,為了收購海蚵他們也必須在冬天將冰塊置入海蚵袋中,以保持其新鮮度,迅速裝運雇船載運赴台,賺取幾倍的利潤。或者將海蚵用清水大鍋煮熟後,用大型圓盤竹篚在烈日曝曬成黑色海蚵乾,形狀很像大型蒼蠅,看似醜陋不佳,但身價不凡,零售價錢不差。曾有駐軍阿兵哥「依樣畫葫蘆」,見海蚵乾奇貨居,買回後直接在炎日下曝曬,其後果可想而知,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美匪建交前,仍活在「單打雙停」的威脅下,約莫晚上七點鐘左右,共匪便發射第一枚宣傳彈,迅速挖一勺豆豉鹹蚵當配菜,就躲到防空洞內,俟第二、三枚中間的空檔期,再上來添第二碗粥,來來回回數趟,四、五發的宣傳彈打完了,五臟廟也祭飽了。其間躲防空洞的餘興節目,便是猜測剛剛的砲彈在某個方位爆炸,掉落何方,並打賭下一門砲彈會掉到那個方位。但砲的彈著點往往雜亂無章,槍砲無眼,屋後和鄰屋都曾遭散彈鐵片擊中,堂叔公也曾因砲彈擊中閣樓後牆,被倒下的牆壁壓到腳部受傷。躲砲彈的日子,雖然是粗茶淡飯的清苦,但也在心靈上滿足,和慶幸劫後餘生,周而復始的「單打雙停」,直到美匪建交後,才使得因「八二三砲戰」失敗的共軍,找到合理停止射擊的下台階,現在防空洞已成閒置狀態,長滿蜘蛛網的歷史產物,或是成為高粱酒的儲藏室。

每當年節或是祖先忌日拜拜的大日子,袓母將海蚵裹上麵粉油炸,此時香氣四溢,我與小弟便迫不急待,用手偷夾剛起鍋的蚵酥,等到被袓母發現,便答應等拜完再吃,其間仍又用手夾了一碗與小弟分享,至到袓母生氣才罷手。其它如蚵仔麵線、蚵仔麵條、蚵仔煎、蚵仔鹹粥等等,有時是正餐或是下午上工前的點心,清明或特殊節慶尚可吃到包著蚵仔,和數種蔬菜混合的春捲,除了美味外,尚有長輩的愛心和心血,至今仍念念不忘,吮指回味樂無窮。台灣夜市中的蚵仔嗲,有時也能喚起童年時期,拿著壓歲錢排隊,等待起鍋品嚐美味的回憶。但蚵仔煎台灣是用太白粉,和幾粉海蚵和幾片筒蒿加蛋,不如本地用地瓜粉做出的好味道。同事中有位馬來西亞籍,袓父由小西門旅居的戴君,婚後偕妻返鄉祭袓,嚐過金門蚵仔煎的美味,至今日思夜夢,讚不絕口而想重遊舊地。

今年清明春祭當值掃本房三柱金祖墳塋而返鄉,假日與三叔相約到蚵埕鋟蚵。清晨霧氣瀰漫,能見度不佳,獨自向鄰居借了雨鞋,拿著家中已長滿鐵鏽的蚵鏟,憑著上次的記憶,沿海路向鄰居的大嬸們詢問自家蚵埕地,終於找到三叔,他己剷了將近兩簍,初次體驗鋟蚵的處女秀,原先以為輕而舉易,但拿蚵鏟的架勢不足,費時費力找不出秘訣,「剷」值不高,而且雙腳愈陷深,最後使出「金蟬脫殼」法,將雨鞋從海泥中拔出。難怪以前常聽母親說深陷泥濘無法自拔,眼見潮水漲起節節進逼,差點回不來會命喪海中的抱怨,常以為誇張其事,今日回想果然不假。因為專心鋟蚵,又貪心想多採集些,不慎海水已漲高及膝,無法由原來之海路返回,隨意亂竄只怕深溺淤泥愈深,寸步難行。三叔將剷好的海蚵用竹簍移到較深的海溝清洗海沙淤泥後,用扁擔挑到堤防,裝入飼料袋中騎車載回鳳翔新村,並答應晚餐過府吃蚵仔煎。回程三嬸讓我帶回一包剖的海蚵,正好趕上當春捲的餡料菜餚。

養蚵的技術已較以前大為精進,傳統的石條式養殖費工費時,漸漸有演進用竹條或塑膠插篊式,許多亦採用繩掛平放式之淺海養殖,其蚵肉較為肥大,生產有厚利,產值效益高。石蚵生產作業艱辛,為早期居民謀生不易的生活環境,不得已為謀取薄利,以求溫飽的手段。而且蚵埕是屬於世代祖傳的產業,家家戶戶自行養殖採收,缺乏產銷合作的輔導,容易淪為商人從中剝削,謀取高額暴利,未能有計劃包裝宣傳行銷策略,不但增添蚵民無謂的勞力負擔,辛勤付出,相對未能獲得合理的報酬,實為一大憾事!石蚵產品及附加價值,已是有口皆碑。隨著兩岸關係和緩,島上撤軍人口頓時銳減,市場急劇萎縮,盛產蚵量卻缺乏買氣,大量大陸貨品入侵,蚵價節節敗退,蚵民生計雪上加霜,面臨嚴峻的考驗。

透過大眾媒體傳播的力量,重現蚵埕傳統風情,打響名號並樹立良好典範,使石蚵的重要經濟產業,致力經由包裝設計與廣告行銷,建立優良品牌,打入民生消費市場,才能謀求生機,找到活路,吸引年輕人力加入此項行業,才不致淪為僅以家庭主婦採剝對象,當作平日休閒活動而逐漸沒落的遺憾!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