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下坑撿拾錄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544
字型大小:

一、遇見「臺灣阿甘」

「臺灣阿甘」林明德於五月底至六月初,環保行腳來到了金門,落腳於下坑的民宿,金門日報追蹤報導好些天,忠實讀者的我,不知在忙什麼?就剛好那些天沒看報!

六月三日,用過午餐後,帶著孩子到社區活動中心閱覽。突然,由民宿的小巷道,慢慢走進一個高個兒,身上穿著厚厚的衣裳,甫進活動中心,嘴中自語:「好熱唷!」隨即坐了下來,順勢拉開了兩膝蓋的拉鍊,露出一小截黃土色的肌膚!

我瞄了他一眼,在心中暗笑:「大熱天,穿野戰服呀?這麼厚,熱死你!」

他看了我一下,又將眼光投向辦公室裡的理事長,他倆打了招呼後,理事長跟他介紹了社區的種種,抬頭一看,公佈欄的「新書介紹」,作者就在現場!

他告訴我,他的「環保風」刮到金門了,叫我猜猜他是誰?隨即由身上取出「金門日報」,剛好這幾天沒看報紙,接手瞧瞧,看了內容、沒看照片,我問他:「你是慈濟志工?」

「不是!」他回答。

「你是團體………」

「我是個人!」

除了「臺灣阿甘」沒問之外,報上登的單位,有懷疑的地方,我都問了,沒一次答對!

他遞來了一張名片——「臺灣阿甘的店」,負責人林明德!

「哇!」真該死,名人出現在我面前,有眼無珠,剛才我還一付不理人的樣子,「原來,你就是台灣阿甘!」

「不然,你以為我是誰?」他問。

「我以為你是觀光客。你就拿一張報紙給我看,也不說清楚,我聽說過台灣阿甘,但沒見過本人,還有,你剛才近來的時候,應該自我介紹………」我好像在怪人家!

「這幾天,金門日報都有登!」他說明。

「啊,這幾天,我剛好沒看報!」有點不好意思,如果有閱報,今天遇到他,話題就不少。

隔著茶几,他訴說著:「我曾寫過一本書,想找出版社,但出版社不幫我出,我自己出、自己賣,賣了一萬多本,賺了一百多萬!」接著,他提出邀約:「我口述、妳撰稿,我們合作出版,來寫一本台灣阿甘的故事。」

一百多萬哩!好好賺!無論是五五分、還是三七分,我都不吃虧,但是,別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麼好康,他會寫、會講,為什麼不自己賺?他又不認識我,第一次見面,就讓我挑大樑?「你………曾經出版過,為什麼………?」

「以前年輕,現在年紀大了………」

他這樣說,也對哦,年紀大了,體力就差!只是,掂掂斤兩,慎重考慮後,短篇口述,我寫過,冗長的一本書,要一氣呵成,談何容易?而且,他又是名人,如果用錯詞、寫錯字,對不起人家呀!只好眼睜睜的讓白花花的銀子給飛了!

他想看我的書,社區裡的剛好被借走,我這邊也沒有,想了一下,就跟兒子借了那本我親筆簽名、百年之後將成為名著的,拿來給他過目,他翻開後:「這是妳親筆簽名給小孩的,我不好意思帶回去。」

「這………借你過目,看好後,要拿回去還我兒子。」這是什麼待客之道呀?不過,靈機一動,方才翻閱了今天的報紙,又報導了阿甘的環保行腳風,為盡地主之誼,跟理事長報告後,特將社區的那份先送給他,這「金門日報」的影像及報導,可是無價之寶!回頭,拿家裡的放回社區,供居民閱讀。

下午還有行程的他,就此道別!臨走前:「妳寫的不錯,可以多寫一些,有空來台灣玩!」

「也歡迎你,常來金門!」為金門做公關,表示歡迎之意。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沒偏財運的我,已將到家門口的鈔票往外推,跟自己說好了,飛走的優渥利潤,不能難過喲!

從今以後,不管多忙,我要每天努力的「讀報紙」,不然哪天?又有名人出現在面前,我又亂掰,那可是會「屑面子」的唷!

二、鄉下女人進城

水澤校長來電,鼓勵我多閱讀,他說:「寫作就像女人生小孩,每生完一胎,就要補充營養,把月子做好,再孕育下一胎,才會有足夠的養分。」

校長告訴我,咱們的父母官,對我的新書,關懷幾許!

立刻打了一通電話到縣長室,接電話的先生告知,縣長正在縣議會。

電話中道來意,傳訊息,我問他:「縣長室可以自由出入嗎?要不要什麼證件?比如通行證之類的………」

「我們縣長室通行無阻!」他回答。

「整世人」也沒進過縣長室,停留在腦海的印象,古時候的小老百姓要見縣太爺,談何容易?幾年前,去總統府參觀,亦是經過重重關卡,既要查驗身分,又要搜身,有夠麻煩!原來,金門縣政府,人車可以自由進出,少女時代,住在深山幽谷,與山林為伍;結婚之後,關在家裡,養兒育女,每天當黃臉婆,與社會脫了節,還以為見縣太爺,要寫狀子,還要半路攔轎喊冤呢!

停留在舊時代的腦袋瓜,該裝填一些新資訊了!

三、慎終追遠

旅居馬來西亞的一位孝子孝孫,返鄉尋根!

這一代的年輕人,民情風俗不太明瞭,「活字典」金盛先生的到來,半小時的暢談,獲益匪淺!

一探「神主牌」,明瞭祖先有幾代?每個人的思考模式不同,有人願意開啟,有人擔憂受災!

「活字典」解答,除「冬至日」,尚可翻「通書」、看日子!

有某有子稱「顯考」,孤家寡人為「故考」!

長子過世,其子「承重孫」,二子、三子………不算數,除非過繼給長子!

夫妻共刻的「神主牌」,一人先走,另一名字須用紅布遮蓋,待他日入土為安,方能取下。

訃聞,子雖死,仍須記錄其中!

一尊尊的「神主牌」,有個變通的方式,看日子,取下做「總牌」,後代子孫好祭拜!

尋根的年輕人,他們那兒的風俗更簡便,鏡框裡,紅紙記載,有如本島「地基主」之神位,簡單扼要,抬頭一看,忌日顯現,不必翻!他更期望旅居在外的年輕人,「冬至」時刻,撥冗返鄉,盡孝道、積功德,懷抱慎終追遠了心願!

書文同學手握紙筆,用心發問、努力做功課,從祖先排列方式,到祭拜儀式,專心做筆記。

他主張,整齊劃一的排列、永久的保存,不會紊亂,又能留給後代子孫清晰可見的影像!而那各式各樣、不同材質的「木製品」,歷史悠久,有的簡易書寫、有的雕刻精緻,均有不同的時代意義!

回首外流的人潮,聚會時光少之又少!

親情的力量,深深呼喚;宗族的聚首,滿室溫渥!

四、成功的一天

「成功的一天」活動攝影比賽,透過鏡頭來捕捉嶄新校舍與師生動態之美和正義里的新舊建築、山光水色、民風文化之態,藉由攝影者的意境,呈現優質的文化藝術精華。

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有指導老師授課,教導攝影技巧,開了家庭會議後,全數通過,參與學習!

六月十日一早,七點準時報到,校園裡,除警衛,空無一人,抬頭仰望,紛飛的細雨輕飄飄的灑落,只有兩隻鳥雀低空飛過!

一味守承諾,應允了,即風雨無阻的我,不懂「觀天象」!

苦候許久,一通電話,問明原委,原來活動延後,掃興而返,很遺憾!

已跟孩子說好,全家出門,學攝影技巧又踏青,在這風低吟、雨飄落,人人手中一把傘,傘下的人兒,那股朦朧之美,該是多麼的詩意!

孩子帶回訊息,校長在朝會時刻,致上歉意!

我告訴孩子們,拜師學藝總要經過一些荊棘路,今天學不成,明天再來!

五、粽葉飄香

端午佳節粽葉香,手忙腳亂技藝現!

端午節前夕,社區福利又一樁,家家戶戶,統計人數,數人頭,每人五顆粽子過端午!

由文旺、書耀………等人掌廚,糯米炒配料,搭配滷肉香,社區總動員,鍋碗瓢盆叮叮噹!

我們這些婆婆媽媽,切香菇、洗粽葉………,妳來我往話家常!

男人壯,提重物,費力量,他們在行!

女人嬌,細線條,剁與切,靈巧思考!

當顆顆粽子呈現,粒粒晶瑩飽滿,口齒留香!

活動中心熱鬧非凡,男女老少齊聚ㄧ堂,相機藏倩影,難得的景象留紀念!

(後記:輕彈淺唱的六月,撿拾下坑幾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