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什麼「荌茨話」
週休假日,兒子與媳婦都在為「週年慶」,使出渾身解數,天天上「全班」(平日分早班、晚班、全班)全力「拚經濟」搶業績,家裡只有我們老倆口與在小二「深造」的孫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總共三人,通常不是下水餃、買鍋貼、煮麵就是叫「便當」,所圖的是「簡單、方便」。兒子是遠東寶慶店的處長,媳婦是新光信義店的小店長,都有業績的壓力,「大幅成長」是最大的企盼,所以很少在家用餐。
有一天,孫子向他「阿嬤」講:「阿嬤阿嬤,我不想滿肚子都是鍋貼」,阿嬤一愣,馬上會意過來說,那我們吃「番薯糜」好嗎?孫子點頭,立刻到菜市場買價值六十元的番薯回來,不算大的五塊,一塊平均十二元,阿嬤在摳皮切塊時,口中喃喃「食荌茨糜,講荌茨話」。
通常,講話不得體,不合情理,遍離主題,亂唬亂拗,搶短抄近想佔便宜,刻意扭曲出口輕率,或是將一些不搭不七、五四三的,湊成堂皇的理由,都認為這是「講什麼荌茨話」──有點不合正道,理不直,氣不壯,推塞轉移的味道。其實,「番薯」長久以來一直是鄉親家家戶戶最重要的民生「主食」,知福惜福的鄉親們也一直將「番薯」看作是最親最近,最重最要,最珍最惜,無可取代(數百年來似也無何穀物可以取代)的首要「五穀」,不管是生煮,曝乾、剉籤,切片,磨粉,荌茨糜,荌籤糜、荌籤仔、荌脯糜、荌脯糊、是不可或缺的糊口養生的主膳,最多佐以「麥糊」,近幾十年大環境改變,米麵才逐漸取代。奇怪的是,這麼重要的食物,竟然被選為「不太正點」話語的「代名詞」與「代言人」,似是不尊不敬,不太厚道,也不太公平,可是這句俗語話已不知流傳多少年了,雖不合理,但可以接受。
近幾個月海峽東岸台灣寶島的天空「荌茨話」竟然像流星雨,亂闖亂飛,交織著一片「荌茨」的網路圖卡:起先是有剛剛「回鍋」不久的一個大官如夫人,打扮得「雍容華貴」、「框金鑲銀」,笑容燦爛地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有人在談論最近物價正在上揚,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這位貴婦一副不以為然的神色,毫不考慮地「那不吃米就吃番薯」衝口而出,差點「笑死了」一大堆人,她「老人家」(其實並不老,風韻猶存)像是活在「深山林內」不食人間煙火,「食米呣知米價,種麥呣知麥時」,還以為「地瓜番薯」仍是沒人要的「低價品」,現在米一台斤二十三元左右,一台斤番薯卻開價三十元,不吃米,光吃番薯你吃得起嗎?真是「講什麼荌茨話」。
一個在「音響」大展場中公然向前清「紀大學士」大煙袋紀曉嵐口中的「老頭子」人物嗆聲高喊「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這位現代版的「老頭子」馬上在幾個場合中,以超高分貝對嗆聲市井小民反嗆「日子活不下去還買票看這麼高級的音響展覽」?難怪燒炭、跳樓、跳海,自焚的親愛「同胞們」,接二連三,帶四過五地發生。這是「講什麼荌茨話」!
一個某黨的總統候選人興沖沖地高談:經濟要如何如何,兩岸要如何如何,如何再不如何如何,台灣將會如何如何,正在口沫橫飛之際,他老兄的「黨主席」冷水一潑,當頭一棒說:這是「選舉語言」,「就是拚經濟也不一定贏得了選舉」、「對大陸政策,在我任內絕不會改變」,天呀!這是「講什麼荌茨話」!
有一位「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我們呂、盧、高、許、紀五姓「烈山宗親會」的理事長盧忠義兄口中的「秀蓮姑」,以親民之姿、率一大堆人,「施恩式」地到市場訪物價,探民瘼,所問到的,答案都是「沒什麼漲」,偏偏問到一個賣豬肉的「阿嫂」,竟然高聲說樣樣都漲,生意做不下去了。她「老人家」(還沒嫁怎麼可以老)面子掛不住,非常難看,馬上對媒體說:她有「情資」,那位女的是被安排故意向她嗆聲的,「這樣造假沒什麼意思」。(她這個情資跟上次有人說宋楚瑜在美國密會陳雲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情資」,結果證實都是烏龍一條),真是「講什麼荌茨話」。
韋帕、柯蘿莎颱風連續犯台,造成農業損失,物價飛漲,全國最高行政首長,講話高半音,號稱擁有「雙人枕頭」的張俊雄在立法院答覆質詢說,「根據物價指數,並沒有什麼上漲」,為政者「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沒有常識也要看電視,沒看電視也要逛夜市」!外頭物價漲翻天了,還睜眼說瞎話說「沒什麼漲」!這又是「講什麼荌茨話。」
颱風過後滿目瘡痍,葉菜蔬果一漲再漲,一斤八九十,甚至上百,好幾百的菜價都有,連點綴菜餚的「莞荽」都漲破百元,我們主管農業的大官在立法院答詢時,語調高亢,神氣十足,手勢有力,表情嚴肅地說,五塊錢一把的菜不去買,偏要到傳統市場買貴的,怪誰。還說「誰會去買莞荽來炒當菜吃」,連莞荽這種不是菜餚「主料」的菜都漲上百了,何況其他菜蔬,怪不得有人說「又是晉惠帝出現了」。咦!「講什麼荌茨話。」
由「小吏」到「大官」,官運一路亨通的經濟部長,照說對當前經濟現況瞭如指掌,物價波動密切掌控,在立法院答詢油價調漲幅度時,竟說「大車可以換小車」,「一個禮拜少開一兩天也沒有關係」,還說他三千西西的「黑頭車」是「小車」,以前說什麼「嘴,糊累累」真有過之而無不及,難怪那些天天靠車謀生的「同胞們」連舊車都換不了新車,那有能力大車換小車,而且一部至少上百萬(更有好幾百萬的)才能買得到的三千西西都算「小車」了,想換都不敢換的朋友們,罵得「牙槽」都硬了。白目、白痴,「講什麼荌茨話」。
馬英九目前的「可敬」對手謝長廷口出宏願,許下諾言:「我如果當選就大赦台商」,台商說:我有什麼罪,何勞你來大赦!白目、白痴,「講什麼荌茨話」!
謝長廷嘲笑馬英九說:「馬是用來騎的」!姓馬的何辜呀,招誰惹誰,平白受此糟蹋!白目、白痴,「講什麼荌茨話」!
我自認,真不會講話,但聽到一連串的「荌茨話」,實在不是滋味。嘴巴是你的,當然人人都可以講話,謹懇請多講好話、講實話、講真話、講直話,少講大話、廢話、白話、鬼話、假話、夢話,更不要「講什麼荌茨話」,拜託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