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鐵馬歲月

發布日期:
作者: 北珊。
點閱率:597
字型大小:

油價持續飆漲,造成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帶動物價創十三年來的新高,小老百姓在一片景氣低迷的當兒,個個唉聲歎氣、愁眉不展,政治人物信誓旦旦,說得口沫橫飛,卻沒能幫上一點忙,看來大家只得自求多福囉!

如何在艱困的夾縫中努力喘息,走出一條生路,除了開源之外,節流便成了當務之急,交通費用是每個月例行的大開銷,先生的轎車,我的摩托車,孩子的捷運和公車費用,沒有一樣可以省得,每次汽車加油,兩張千元大鈔一出,便所剩無幾,而且一個月來個數回,對於薪水階級的我們,真有些負荷不了!我常和外子開玩笑:「經濟不景氣,走路上班,既可省錢又能減肥,試試看吧!」外子總是苦笑著!我也清楚來回一個半鐘頭的車程,如何走得啊!此時腳踏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啦!可是抱怨歸抱怨,嚷嚷歸嚷嚷,在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一步,多少人能真正擺脫慣性和惰性而反璞歸真呢?此刻讓我想到早期以腳踏車為主要代步工具的金門,那一段優遊自在的鐵馬歲月。

童年的金門,轎車尚未開放進口,公車班次不多,摩托車也是昂貴的奢侈品,計程車更是少數人坐得起的房車,除非緊急送醫院的悲慘事件,但是那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最得意的是結婚日,新人可以喜氣洋洋的坐上四輪房車奢華一次,因此家家戶戶都備有鐵馬〈腳踏車〉,不管上山下海、上班上課、購物走親,腳踏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當地居民除了老人外,小孩最遲在小學畢業之後一定得學會腳踏車,因為上了國中,必須到離家較遠的鄉鎮就讀,不會騎腳踏車就像沒有了腳,也就等同斷了就學之路,所以學騎車是上國中前必修的一課。

記憶中,村子中的孩子們是如是學騎車的,放學後、農忙完,一群到達學車年齡和身高的孩子,由家中雙親或兄姊帶領,來到村子中唯一的一所小學〈古寧國小〉操場,每輛腳踏車後方綁上長長的扁擔,孩子跨上座位,努力踩著車輪,任由車子向前飛奔,後方推車者跟著向前奔跑,直到車子穩了,跑步追不上車速方才鬆手,勇敢的孩子一圈圈繞著操場騎乘,偶而回頭望不到後方的推手,心一慌、腳一鬆,車子便往單邊倒,幸好長輩的智慧,一根長扁擔先著地,孩子受傷的機率減低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是學不會的。

我的身高長得好,小學三年級就學會騎車了,學車過程似乎沒有碰到任何困難,而且連摔車的紀錄都沒有,真是太幸運了。學會騎車,我成了媽媽的好幫手,只要媽媽需要,村子中的每條小巷都有我和腳踏車的身影,農忙時,我忙著替下田的父親送便當,當然到偏遠的農田幫忙農事腳踏車也和我形影不離,國中三年,每天一早,當車子騎出自家的圍牆外,「長腿妹妹!長腿妹妹!」的聲響便在耳邊響起,那是站崗阿兵哥虧妹妹的話語,傍晚車子騎入村口,爺爺慈祥的面容第一個映入眼簾,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每個晨昏,湖南高地都有我奮力騎車的記憶,假日時,三五同伴,騎車暢遊,那份恬適、輕鬆和自在,是現代忙碌的都市人很難體會的,騎車的歲月至今仍在我腦中迴盪。

前些日子,陪同南部來的家人參訪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解說員侃侃而談鐵器文化和成品,一行人來到古董的腳踏車旁,年輕的解說員對於早期腳踏車有車牌覺得不可思議,我卻備感熟悉和親切,當然也客串了一下解說員,早期的金門,因為戒嚴戡亂條款的實施,外島有很多不同於台灣本島的規定和限制,每輛腳踏車都編有車號,買賣、報廢都需要報備,一切規定等同今日的摩托車。由於金門地處前線,一到夜晚,整座島嶼幾乎找不到一盞路燈,如果是有月光指引的話,夜彷彿有些詩情畫意,若不見月娘,每個人都得藉著摸黑或手電筒的協助來行走,所以腳踏車上都會安上電燈,它就在車牌的上下,兩者相依相伴,當你賣力踩著車輪,因為摩擦生電,燈泡就亮了起來,你愈用力踩燈光就愈亮,當你欲振乏力時,車子的燈光就越來越晦暗,甚至熄滅了,光明和黑暗,完全靠你的雙腳操縱。

現在的我,距離騎腳踏車的歲月已經相當遙遠,家中雖然也有兩輛嶄新的現代腳踏車,但是那不是代步的交通工具,而是時髦的假日運動器材,我卻往往將它束諸高閣,在石油飛漲、標榜環保的今日,經過細細的思考,是不是該改變我的生活方式,為了金錢、健康、身材著想,捨摩托車就腳踏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