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生盛事是栽之後的收穫

發布日期:
作者: 蘇穩中。
點閱率:1,128
字型大小:

但丁《神曲》主要的靈感來源是愛情,他小時後愛著一位叫Beatrice的小女孩,雖然小女孩長大後和別人結婚,且不幸夭折,但是但丁始終單戀著她,更在《神曲》中讓她成為一位仙女,藉著她的力量才能由煉獄進入天堂。
Beatrice是但丁通往天堂的嚮導,也成為我思考永恆戀人定義的原型。不過但丁的創作成為思考永恆戀人的原型之前,大約歷經了9年的潛伏。讀碩士班後,思慮變得成熟,神曲一書在年歲流轉中,浮上了思考的理路。這段思考從無到有的過程可以說十分漫長,17年前在逢甲大學唸書時,每當下課後或翹課的日子,就會去墊腳石書局看書,我記得第一次翻到神曲時,無比的震撼縈繞在當時20歲左右的心,而後走讀書局數趟後買了這本書,在當時還有一本書挪威的森林也同樣讓我震撼。
轉學到輔大後,有一次到台北國際書展找書,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受到神曲這本書無形的感召,竟然就在有神曲的攤位駐足良久,自然而然讀著神曲。我也記得當時一門通識課中提出的期末報告就是探討神曲的意義。
約8、9年前,我思考出永恆戀人之說,所謂永恆戀人是帶領我領略天國之美的戀人,不具有現世的意義,是屬於任何一切美好歸屬的理想,是來自上帝的福音,以及帶領我通往天堂坦途,以及與我在天堂相戀的天使。永恆戀人的思考原型從神曲得來,我能從神曲之中找出永恆戀人的原型,可說是很幸運。
時序又過了很久,去年有機會再讀神曲,以及讀了歐洲文學史,才發現到在神曲之前,整個中古世紀歐洲文學,甚至更早的宗教文學,足足千年之久,沒有出現類似神曲的作品。但丁是文學史的第一位作家,將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孩想像成引領俗人進入天國的天使,這種題材開拓出中古世紀文學的新路,也是後來浪漫文學的初試啼聲。
但丁僅有一位永恆戀人就能永遠流傳於世、成就古今中外。目前我有五位永恆戀人、一位超越永恆戀人的戀人,其中超越永恆戀人的戀人更是思考突破後的境界,我希望永恆戀人與超越永恆戀人的戀人,在將來的創作中能成為靈魂人物。
我這段故事想說的是,人生某個不經意的觸點,不僅不能說不重要且還能成就自己。就拿我的例子來看,一個經典作品能成為我的靈感原型,花費人生十多年的光陰,這是一段曲折漫長的過程,但是不管經歷如何,看看現在的擁有,印證了胡適的經典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栽這個動作是大學問,費時多久憑各人本事,總而言之結論是,其實每個人在每個學習階段都很重要,任何突破、有收穫都是每個人在生命中的盛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