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揮別城中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1,358
字型大小:

從二十歲青衿的年代踏入杏壇,四十一年的歲月,除了中間三年保送至師大就讀,從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開始,我踏入了城中這個園地,個人從組織二人家庭,到養育三個孩子,到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到自己也成了有三個孫子女的阿公,屈指一算我也有35年的時光,與城中共同走過,太太是城中校友,三個孩子也都是城中畢業,在我大半生的教育生涯當中,城中已和我結下不解之緣。
  35年的城中職涯,最早擔任了三屆的導師,締結深厚的師生情,現在這些學生分佈台金海內外,個個學有所成、成家立業,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有些學生始終還是保持密切連絡。之後進入自己所長和鍾愛的輔導領域,擔任輔導行政工作,創辦了資源式中途班、社區生活營和生命教育楷模巡迴全縣演講,邀請了楊恩典、謝坤山、江偉君等生命鬥士蒞金分享與命運搏鬥的故事,此外排除萬難開辦城中最早的技藝教育烘焙班,自己開車載學生借用寧中的烘焙教室上課,開辦惟一的一次漁業科休閒漁業體驗技藝班,讓學生到高職學習獨木舟的操作、翻覆處理,浮潛、開遊艇和最後的上實驗漁船體驗,我也跟著體驗,有一位學生很興奮地跟我說:「老師!我喜歡,我一定要讀漁業科。」而另一位在漁船上七暈八素,吐得一塌糊塗的學生則說;「老師!我不可能讀漁業科!」即便後來離開了輔導行政工作.仍然不間斷邊教學邊擔任兼任輔導老師的工作,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和陪伴那些需要關懷和幫助的學生,因為輔導助人工作一直是我的最愛,在與學生深層的心靈和生命的交會中,當看到孩子不管是微小或明顯的成長和改變,那種心裡的滿足,讓我覺得自己也是受益者。
  而在教學方面一直都是我教育生涯的主軸,從早期擔任導師時代從事輔系國文的教學,到九年一貫課程後,改教綜合領域,從輔導活動擴及童軍、家政,一直堅持「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最好的學生。」不斷地增能學習,又擔任十幾年的輔導團團員,常有機會赴台研習增能,在課程教學上也日漸得心應手,獲得學生的喜愛和肯定。從個別式的諮商輔導和團體式的班級分組教學,不僅與學生有深入的心靈交流,也與一般孩子有廣泛的接觸和互動,尤其今年最後這一年九年級11班教了10班,從綜合活動到文學教室,從一週十八節的專任老師到一週七節辦理美術班業務的藝才組長,這當中的起伏跌宕,有如坐雲宵飛車般的刺激,卻也符合自已勇於探索、樂於挑戰的性格。
  走過35年的城中歲月,當年照拂自己的前輩校長教師都已退休,有些也作古了,而一起振臂打拚的同僚也大多退場,今年退休的許維民校長、許志傑主任和我已是黃埔一期,面對差距十年以上的中生代同事和學生輩的年輕教師,一直秉持著提攜晚輩、謙卑求教的態度,來與他們共事分享,而面對和自己差距半世紀的孩子,也以降低心理年齡來與他們互動,學生親暱的「阿聰哥」稱呼,也無損於對學生關心和教導權柄,如果我不能讓學生快樂學習,如何能度過超過40年的教學生涯。
  今年教的九年級學生我一直笑說:要和他們一起畢業,只不過不同的是-他們是從城中這所學校畢業;而我則是從城中這一職場退休,因此和學生一樣顯得離情依依,倍覺珍惜。畢業班學生有的教了二年,有的才教半年,看到學生很充滿感恩和珍惜的回饋和祝福,也覺得自己的付出真是值得。更覺得驀然回首,這個我在此工作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場域,是如此的陌生而熟悉,陌生的是曾經在這裡存在過的人事物都已事過境遷,如風而去;熟悉的是城中這所中華民國歷史最久的國中,依然屹立在南門海濱,如同濤濤不絕的浪潮不斷地向前奔流,而我正是這波浪潮中的一個浪花,曾一起與教師伙伴們一起奔騰奮發過。
  城中這舞台已到了我謝幕的時刻,感謝上帝讓我能在這金門國中的最大最優質的學校學習成長,成熟茁壯,最後能功成身退,也感謝一路相伴互相扶持照顧的教師伙伴、行政同仁、學校同仁,更感謝歷屆交集三年,朝夕相處,一起學習、一起歡笑、一起打鬧和打屁的學生們,你們一直都是我生命中的「老師」,教我帶著盼望去面對生命中無限的可能,別了!城中!你永遠是我生命中無法磨滅的回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