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三合院裡的小板凳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玉澄。
點閱率:2,480
字型大小:

應友人邀約,到嘉義鹿草作客。作客,是表面說詞;正確的講是參觀現時已不多的老房子。
老房子是真老,傳統的三合院,正廳是頭,兩邊的廂房像敞開的雙手,歡迎人們的到訪。房子牆面的撐木不是木頭,是圓竹,圓竹有直有彎,直徑頗大,露出牆面的部分,還可以看到竹結,像是糾結的脊髓骨,更顯示當時人們的實在,用什麼材料,都是現產、現用,一點不遮掩,美觀放在其次;倒是後來子孫用紅漆塗上撐竹,猜想是喜氣也或許是為了防蛀防蟲,保存的良好。
壁面一體都是白色,看不到裡面構造。但對有年歲的人,卻是興致高昂的談資。先用細竹編網,架在牆上,再塗上黃泥;有人加碼說還要加上切割的稻草梗與稻殼,用腳踩踏混拌,乾透後再刷上白石灰。彷彿每個人都在當時的施工現場觀看!
到底是歲月良久,人會骨質疏鬆,老房子也疏鬆了-竹與牆接縫處已有龜裂;老舊的竈台已改為新式的爐具,門窗也更換成鋁製品。但整體看來,仍像是立在民初時代的老人,還是古樸誠懇的樣子,十分難得。
左廂房,已改成現代化的客廳。客人們大啖著剛採下的土芒果,像是回到了童年。突然,主人從牆角拿出了一張板凳,像是個謎題。問妳們知道這凳的用途?不就是小座椅嘛,坐著幹農事!主人笑笑說不對,這種板凳一定是一雙兩隻,才有用;還有,這是給豬用的,像是提示,卻讓人更迷糊了。
口中嘟嚷,腦裡打轉。還是主人給了答案:當年農家,莫不養豬,而且是母豬,那是重要生財工具。母豬要生產,就需豬公-一種專門配種的公豬,體型碩大強健,體重幾是母豬的一倍以上;辦事時,公豬在上,常把母豬壓倒在地,好事變成了壞事。人們視此,不能徒手負負,見招拆招的結果就訂製了兩張板凳,專供公豬前肢踏上使用,減輕壓在母豬身上的重量,成就了好事。這樣的板凳,讓人驚嘆。不知板凳還有此用途。
客人們還是不解,豬公如何上椅?主人笑的更大聲了。你們不是豬公,當然不知豬公;豬公聰明的很,只要把板凳放在母豬上身兩旁,公豬自會上凳,那是種良能,一種不學自會的動作。
客人們嘻嘻哈哈,從未聽聞過的真實故事,算是長見識了;但也有淡淡的遺憾,昔時農家生活的點滴,都如老房子一樣,處處頹棄毀壞。如今住在裝有冷氣的RC結構的房子裡,再也不知半世紀前的鄉下是如何生活,生活裡又是如何充滿苦樂與點點智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