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VS.金門俗語
滿懷念以前的教育方式--「加強品德教育.重視愛國教育」,成效所及,「社會祥和一片,全民團結一心」。記得民國五十幾年,金門家家戶戶懸掛「國民生活須知」,以之為國民生活的準繩;城中黃武仁恩師並以〈朱柏廬治家格言〉作為國文科補充教材,要求學生背誦,進而切實踐履,在日後修身齊家方面頗多助益。
〈朱柏廬治家格言〉又稱〈朱子治家格言〉,或稱〈朱子家訓〉,全文五百餘言,除少數具時代性文句外,全文可說金科玉律、字字珠璣,為國人家喻戶曉的座右銘。作者姓朱,名用純,字政一,別號柏廬,生於明朝萬曆45年,所著〈朱子家訓〉與金門俗語皆以修身齊家為本、做人處事為要,而後擴充至其他層面,二者頗多雷同之處。
母親這一輩的人,受教育者少,未必知曉〈朱子家訓〉,然在治家方面,卻能教子有方、齊家有條,仰賴的是「金門俗語」這本無形的「教科書」,口頭的教誨有如暮鼓晨鐘,一篇完美的〈朱子家訓〉(以下簡稱「朱訓」),其實早已散見在金門俗語(以下簡稱「金語」)中,請看以下分曉:
朱訓開宗明義:「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金語則云:「洗面洗耳邊,掃地掃壁邊」,不僅隱含灑掃在內,而且務求徹底。在既昏之後,金語從另一角度觀之:「睏著照時陣,食著照三頓」「三更鼓睏會著,較好食補藥」「講話著看,關門著閂」,勉人早睡勝於吃補,且睡前要關鎖門戶,以防宵小入侵、危及居安。
朱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即因來處不易,金語進一步提出「食果籽拜樹頭,食米飯拜鋤頭」來提醒我們要飲水思源,並以「一粒米,三桶水」「一粒米,百粒汗」來顯出農夫的勞苦、得來之不易!又云:「好天毋開溝,落雨無地流」「好天著存雨來糧」「年頭飼雞栽,年尾做月內」,告誡我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朱訓:「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重在勉人節約樸實,金語頗多相關句,如「會儉起樓堂,袂儉賣田園」「缸頭無儉,缸尾袂尖;缸頭無惜,缸尾著借」。另有「鄉下親戚,食飽著行」,原因很多,「切勿留連」應是其中之一。
朱訓:「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金語曰:「歹查甫厚同年,歹查某厚姑姨」類似前句。又云:「燒糜損菜,媠某損婿」「媠某驚人看,媠厝驚人(蹛)」,告誡紅粉佳人未必是福,濃妝豔抹惹來麻煩。另有「嫁著媠翁僫照顧,嫁著(禾黑)翁咯咯吐」。重視男女平權,媠翁媠某同樣困擾!
朱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金語先以「清明無轉是無祖,過年無轉是無某」來表示清明務必返鄉祭祖。又以「燒一炷清香,較好(刣)豬羊」來強調誠心遠勝於鋪張祭祀。金語提出「前生孝喉嚨,較好死後孝棺柴頭」「前生食四兩,較好死後拜豬羊」,強調生前奉養重於死後祭拜。又云:「好田墩,毋值好囝孫」,不論聰愚,皆須教好。
朱訓:「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上述已提及儉約,金語尚有「正手賺錢,倒手儉錢」,因為「會賺,毋值會儉」「勤儉才有底,浪費不成家」。在教子方面,金語先從反面警惕:「倖貓上竈,倖囝不孝,倖查某囝袂落人家教」「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嚴是愛,倖是害,毋管毋教會變歹」。在教法上:「也著糜,也著箠」「菜無剝無成欉,人無教無成人」,主張恩威並施。
朱訓:「勿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金語以「僥倖錢,失德了;冤枉錢,俥袂牢」告誡取財要有道;在飲酒方面:主張「少啉是人蔘,加啉誤了身」。
朱訓:「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卹。」金門以買方較易受騙,偏向賣方應多守法:「秤頭著是路頭」「秤頭若路頭,毋通秤無夠」;也重視公平交易:「汝無嫌我秤夠,我無嫌汝魚臭」,各退一步,達成交易,「買賣無成,情義原在」。金語「勸人做好事,較好食早齋」,應包含濟弱救貧在內。
朱訓:「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姪,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部分苦無對應,金語云:「偷暗空,毋是死某,著是死翁」,行正道才能久享。「家伙分袂平,拍仔廿九暝」,警惕應「分多潤寡」,才能減少糾紛。
朱訓:「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金語有云:「聽某喙,大富貴」「疼某大丈夫,拍某豬狗牛」,所指是賢妻。倘若是「拍婿離大家,放火燒大伯」「瞞爸騙母,瞞翁騙婿,瞞大家騙同姒」這般惡妻,則應提防,不可盡信。金語雖有「一錢,二阿爸」,但這是錯誤的觀念,須知「人佇世間毋若久,袂曉有孝豬狗牛」,勉人及時行孝。
朱訓:「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計厚奩。」金語先從正反兩面比較:「嫁著好郎君,芋橫菜尾甘心吞;嫁著歹郎君,緞被紗帳袂青春」「娶著歹某,一世人艱苦;娶著好某,較好三個天公祖」「嫁著好翁,較好三個序大人」「好某娶會著,較好食補藥」「歹鑼累鼓,歹翁累某」「娶著好新婦,萬項成;娶著歹新婦,萬年窮」「娶著歹新婦,大家變舂臼」,顯出擇偶須以才德為重。接著告之擇偶之道:「錢銀幾萬幾千,毋值囝婿才情」「揀囝婿椎,毋揀家伙底」「作田揀田底,娶某揀娘嬭」「娶某著看老母,掠豬著看豬母」,告之擇婿重才情,擇媳看其母。
朱訓:「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金語有「怨人大尻川,笑人無腿肚」「自己面無肉,怨人大尻川」「笑人窮,怨人富」,偏向嫌貧怨富,與朱訓頗有出入。
朱訓:「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在爭訟方面,金語持同樣看法:「官司若好拍,狗屎著好食」「屈死毋告狀,枵死毋做賊」,試看其下場:「告厝了厝,告田了田」,且要有錢,才有勝算:「有錢判生,無錢判死」「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跤麵線」。在戒多言方面:「閒飯加食兩碗,閒話減講一句」,因為「話濟袂甜,糊濟袂黏」「鹽濟會鹹,話濟人嫌」「線短袂拍結,話短袂相(刣)」「力著出有路,話著講有譜」。告誡說話以慎言、少言為要。
朱訓:「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苦無對應。
朱訓:「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在交友上,金語先以「交官窮,交鬼瘦」警惕,接著善惡並陳,告之後果:「交陪龍鳳會飛天,交陪鳥鼠鑽壁邊」「佮好人行,有布通經;佮歹人行,有囝通生」。在敬奉老者方面,「家中有一老,贏過三塊寶」「毋聽老人話,做事會狼狽;毋聽老人言,著會拖屎連」「老大人的話,著用紙包起」,在在顯示老人言的可貴。
朱訓:「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金語「耳孔輕,誤事志」「是毋是,罵自己;是毋是,拍自己」,強調聽話要慎重,先反躬自省,先責備自己!
朱訓:「施惠無念,受恩莫忘。」與金語「汝予我的恩情,我記佇頭殼;我予汝的恩情,我記佇冰角」不謀而合。在受恩後,著重加倍報恩:「食人一口,報人一斗」「欠人一份情,還人十份情」。
朱訓:「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金語持同樣看法:「感情留一半,後面好相看」「路毋通行絕,話毋通講死」「做人留後步,日後有退路」,因為「圓人會扁,扁人會圓」「有時星光,有時月光」,風水輪流轉。
朱訓:「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苦思不得對應句!
朱訓:「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金語云:「拐人在室女,掠去用油煮」「近報佇自己,遠報佇囝孫」,前敘懲罰,後敘報應,勉人諸惡莫做。
朱訓:「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其樂。」金語「家和萬事成,袂和萬項窮」「翁某若同心,黑土變黃金」「家若袂和,食水著無」;至於「國課」,未見對應。
朱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最後仍苦無對應。
朱子家訓與金門俗語均為珍貴的文化資產,不可多得!對於金語的對應句,有些唾手可得、多如牛毛;有些只能旁敲側擊,尋找相關句或從另一角度引申;有些則苦思不得,只好空白跳過。由於筆者所知淺薄,祈求賢達行家賜教,彌補不足,則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