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居吾述】 空谷鴉鳴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志強。
點閱率:1,015
字型大小:

你是否有過一人獨自在山林中漫步時,幾聲宏亮的鴉鳴聲自天際而下,迴盪的聲響讓你的心情覺得格外的平靜。聲音好似從林子裡某處的寺廟傳來的鐘聲一般,厚重而低沉的聲響穿透了眼前森林鑽入你的耳中,滲進了你的心頭,你以為自己身臨王維詩裡所言的意境:「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王摩詰的空山和空林,充滿智慧的禪語,總是能輕易的洗滌每個人疲憊的塵心。一山、一水、一人獨行,風聲、鳥鳴、心思呢喃。也許這風景一直在你我周遭,所缺乏的只是止步與靜心,拾葉、賞月、聽雨、觀山,與老友品茗沒一件難事卻總是如此難得。
記得廿年前一個人漫遊大陸的時候,在那趟旅程當中曾獨自一人登上黃山。那時我選擇在山上住了一晚,在山腳下的旅館櫃檯報了臨時的旅遊團,登山的那一夜在簡陋的氣象招待所裡,與一群來自唐山的大哥們同住一宿。此起彼落的鼾聲,以及溫度從白天近三十度高溫驟降為十度左右的寒夜,令我徹夜難眠。這大概是為了一覽聞名於世的黃山雲海,所必需付出的代價吧!若沒選擇過夜,就無法在傍晚雲氣下降時,看到平生最難以忘懷的黃山雲海。
猶記第二天時,我獨自一人誤闖了黃山的後山,當年的後山是個尚未開放的區域,被稱為「奇幻世界」。那次的經驗些許恐懼,也伴隨著一絲少年的狂狷,足足獨行超過一個多小時以上,路徑上不見人蹤。四周雲霧繚繞著抹去的視線,雲氣濕透身體上的單衣,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猶如夢境一般。身旁白茫之中傳入耳裡的是飛瀑直下的水聲,遠前的路只是窄窄的山徑,路的最終端是一座名為「步仙橋」的石橋。這座石橋很短,一兩個跨步就能跨到另一座山峰之上。每每回想起那一幕,若是當時遇上一陣突如其來的山風,恐怕就此登仙去了,而世間又有何人知曉。我當時就想,這座橋的名字大概就是取自於「一步登仙」之意吧!石橋的一端是此景只應天上有的仙境,但一失足則不是羽化登仙,而是曝屍荒山、陡然消逝於人間。
步仙橋的彼岸有座小石亭,環顧周遭只不過一個客廳大小的範圍,此峰獨立於雲海之中,特別有天上仙山之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心中既驚且喜,我深知此時、此處、此心,人生僅此一回而已、未來當不復重現。我在此處待了約莫半小時,感受天地間的寧靜,正所謂的「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便是小神仙。」忙忙碌碌不知多少年,終得浮生一日閒。就在我回想過去卅年歲月的點滴時,一聲鴉鳴破雲而至,大有福智心慧的感覺。縱有不捨,但人生本就得失相疊,於是起身返回。本以為這空谷鴉鳴的經驗人生不可復得,怎料在金門的初春,卻也能經歷這般心境!
金門的鴉科鳥類除了最常見的喜鵲,就屬玉頸鴉最為常見了!但今年卻來約莫十來隻的巨嘴鴉,在太湖附近盤旋了兩個月之久。玉頸鴉的叫聲不似巨嘴鴉般的低沉與響亮,這幾隻巨嘴鴉偶爾發出的鳴叫聲,總能迴盪在整個天際,特別是在黃昏時刻。羅寶田紀念公園後面的荒山上,晚霞映紅了矮山、八哥群樹間亂鳴而顯得吵雜,幾聲巨嘴鴉的鳴啼聲似乎給了這群念經的小鳥當頭棒喝。要知八哥的閩南語名稱「迦陵」,這個名稱源自於古印度「善說佛法的鳥」的典故,而幾聲鴉鳴則更像鐘聲般地敲打了這群急切地「說道論理」的群眾。而眼前的風景不正是「枯藤、老樹、昏鴉」所描繪的?馬致遠的這闕元曲是大多數人都熟知的古文,而我們卻總以為那是「遠方和詩」。其實,疏遠的是人心,能感受當下與身旁萬物者,就能「眼觀之即為景、耳聞之則是樂。」談論人生,終是一場空,訴說苦惱,肯定數不盡。生活中要能淡然以視,細數眼前這魚缸裡的魚又生出了幾尾來,靜靜地享受歲月靜好的人生。
說起巨嘴鴉和玉頸鴉就會讓我想起多年前在顯影月刊上看到一則新聞,不記得這起新聞事件發生在哪一年,只記得約莫是民國十五年前後。那時大陸東南幾省發生大範圍的飢荒,加上四處內戰民不聊生,就連萬物都深受其害。從廣東省北部到福建省中部的區域,巨嘴鴉和玉頸鴉為了搶奪地盤而發生了慘烈的烏鴉大戰。巨嘴鴉原來就是社會性的物種,有些地方會以數以千計隻眾群聚在一起,這樣的大場面我在大學時曾經在阿里山的塔塔加垃圾場見識過。而玉頸鴉則是以家庭為單元組成了社會型態,這種情境在金門的野外隨時都能看到,一家子玉頸鴉七、八隻聚在一起覓食生活著。但是面對強大的外敵入侵時,區域內的玉頸鴉群很快的組織起來共同禦敵。根據當時的報導,兩軍大戰之慘烈堪比那時發生在中國的軍閥內戰,烏鴉的屍體猶如下雨般自天而降,死亡的烏鴉數量高達上百萬隻之多。若此事屬實,那可真的應驗了「鳥為食亡」的經典之句,而人真會為財而死嗎?「生命的層次是:生存與生活,那生活的層次又該是甚麼呢?」我望天自問。
關於烏鴉的叫聲自古以來都不怎麼討喜!古時候的文人對烏鴉的叫聲,都是以「噪」字來形容之。「未明常競噪,向晚復歸」,天未亮時就互相噪鳴,傍晚時回巢後又是一陣叫罵聲,牠們不覺得煩、旁聽者都快抓狂。「啞啞噪夕陽,爭宿不爭飛。」聒噪的聲音讓人聽起來不怎麼愉快,古人對烏鴉的描述,除了「噪」就是「爭」了。而或許真正令人煩躁的是「生活中細碎的顛碚,來回不停的折騰生命。」從來不是身外的景與物,而是人皆有之的情緒,面對事實選擇坦然受之、再藉由外物的靈氣洗滌之,不正是一種修行嗎?
其實有關烏鴉的故事之多,大概是動物界中最多的物種。從佛經裡的烏鴉與孔雀的故事,到烏鴉與狐狸、烏鴉與天鵝等,都是以貶低烏鴉漆黑的羽色為主,以此諷刺祂的智慧。但最廣為流傳的故事肯定是「烏鴉喝瓶中水」的故事,這是少數讚揚烏鴉聰明的事蹟。確實,烏鴉是所有鳥類中最聰明的一種,這是毋庸置疑的。或許正是因為烏鴉太過聰慧了,引起了人們的忌疑,只好胡謅些烏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故事來說嘴牠們。隱約聽過烏鴉救過清朝的開國之祖「努爾哈赤」一命,從此清的皇室給予牠們兩百多年的榮耀。
我並沒有特別的喜歡烏鴉這種動物,甚至看過牠們如何賊頭賊腦的叼走燕子巢穴裡的幼鳥時,還會因此感到有些氣憤。即使會同情燕子媽媽的遭遇,卻也無法因此而苛責烏鴉,畢竟這就是生命的本質。人們常常會用一些生物來影射人在社會裡的一些行為,沒想到卻給這些生物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從此這些生物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了根深蒂固、難以扭轉的邪惡形象,雖然這些生物根本不引以為意。而回過頭去思考,世人對待他人不也正是如此嗎?輕易的論斷他人、定義旁人,但我們能同這些生物般,面對他人對自己的評斷,也能毫無波瀾呢?
那些迎風飄盪在太湖上空的黑影,在瀝瀝青天之下顯得格外的醒目,世人如何看待牠們,與牠們毫無關係。或許牠們的壽命不及人類的五分之一,卻也都是生命的一場輪迴。「生命如逆旅,你我皆過客,終將是黃土一抔。」以其終日惶惶、汲汲營營,忘了自己也忘了身旁的家人,倒不如俯首拾葉、仰頭賞月,無事時閒坐啐茶、閉目靜思沉澱,認清何事?何人?才是自己真正需要關注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