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城南舊事--懷念所懷念的那些人與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如言。
點閱率:1,335
字型大小:

「路在腳下,人在天涯」,這幾十年的歲月裡,我不是在天涯,就是在走往天涯的路上,或許宿命吧。高中畢業離開了家鄉,大學畢業結了婚,服了兵役,服役後一頭栽進養妻育兒的漩渦裡,再往後更離開台北的妻小,一路向西來到了廣東東莞,繼續為生活奔走討食。
五十四歲那年,我在東莞離開了職場。離開的原因是三十年重複的工作內容跟壓力,讓我覺得累了或力不從心吧?也或許是因為小孩也都大了,自私的想給自己一個舒緩?無論如何,我還是選擇離開了,甚至連自己都覺得有種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絕跟氣概,時至今日,我依然感謝結褵快四十年的妻子,給了我最大支持力量跟決定的空間。
2014年我過廈門走小三通回家鄉的,臨行前叨念著在大陸十幾年的時間裡,都沒能舒心的出(廣東)省到哪裡走走,所以特別跟一位相交有年的屬下,去了一趟湖北通山,走訪了當地的山水,走訪了闖王李自成被圍的九宮山,算給自己一個交代。
往後的三年半裡,一直往來金門與台北之間,在台北陪著妻小,回金門就陪陪老母親,那時父親離世兩年,雖然兄弟姊妹還算不少,但大都為家庭奔勞,長子而且退休的我,自然擔負較多的陪伴責任。
母親是傳統的金門女性,十六歲就嫁給比他年長五歲父親,生養六個小孩,任勞任怨的操持著家裡的一切,兄弟姊妹年紀漸長以後陸續離家赴台,期間雖然仍會往返探視,但更多的時候,是跟父親兩人相依為命的。
母親幼年乖舛,三歲沒了父親,後來外公續弦,我又有新外婆疼愛了,自然也多了幾位舅舅跟阿姨。外婆家是農曆二月二十二做拜拜的,念小學的我總是期待當天的到來,然後在放學的時候,屁顛的跟在表哥的身後,一起走在往外婆家的路上,在物力維艱的當年,吃個拜拜無疑是個大誘惑啊,即便吃完後還得摸黑走個二、三十分鐘的田間小路回家,我依然甘之如飴。
家在太文山下的小村落,據文獻記載:六百多年前,肇基公(一世)自南院(漳州)為逃難移居此地。我依家廟昭穆排序為念字輩,第十七世子孫,昭穆完整如下:「孝思百世永念祖宗,家學千年丕承統緒。」村裡基本單姓,鄰居左右盡是宗親叔伯。先期朱熹於太文山上設帳教學,取名燕南書院,一時文風鼎盛,人才輩出,依村口碑文所記:「由於明末清初,村中文風科舉頗負盛名,故昔日芳鄰金門城有『欲貴北門下』的俗諺。」北門下指的正是我們村裡,這也正是我輩子孫深感光榮的一段歷史。小時候村裡就二十來戶,一兩百人左右。村裡的地勢北低南高,從太文山頂一路緩坡而下。往北通往城裡,也通往上學念書的地方,家在金城的南邊,也是我把此文定名為「城南舊事」的原因,往南則拾坡而上,走過山頭,前面就是舊金城的北門,再直行約一兩里路,就是名聞遐邇的酒廠舊廠。
因為村裡地形的限制,村戶基本務農為生,父母親也依著一點薄田餬口,生活不易。我在更小的時候,就常聽到長輩說的俗諺:住在這裡,要嘛「座空看碗」,要嘛「座碗看空」,兒孫輩在老家註定難以發展,要出外求食的。「座空看碗」說的是如果房子座北朝南,則背後沒有依靠,舉頭抬眼就望著太文山,「座碗看空」意謂著座南朝北,雖然有山依靠,眼前卻一路向下,就風水學的角度,都不是好的選擇。母親以十六歲之齡嫁給父親,也意謂著一輩子守著窮鄉僻壤,但仍認命的隨著父親在田裡討食,過著背向太陽臉朝土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把一群兒女拉拔大,直到年歲日長,無力勞動才消停。
太文山在村裡說的是「巖頂山」,早期山上有書院,也供奉著清水祖師,所以稱「祖師巖」,也是巖頂山的由來,該廟毀於炮戰時期,2000年初,村裡耆老倡議重建,父親在重建期間出錢出力,不落人後,因此得到村人的尊崇,當時我雖然也在外為生活奔波,也捐了些錢款表達心意,畢竟父親身教在前,我亦當盡力,即使棉薄。
父親虛歲82歲離世的,那是2012年農曆四月底,重建的書院跟祖師廟於次年後的春天奠安,也就是父親離世後的六、七個月,母親在父親彌留時,對他的子女說:協助廟宇重建是父親最後的心願,廟蓋好了,父親的功德也完成了,還說父親離世後,會回山上的廟裡,做了王爺的隨身文筆。
父親在世時,簡直就是一部活電腦,村裡大小事務,父親都能清楚的記在腦海之中,舉凡哪年哪月哪日,宣傳彈打中了鄰里誰家的豬隻,造成甚麼傷亡,誰家兄弟下番,去了幾年,啥時後返鄉探親,送了啥禮物,父親都能細數,包含書院廟宇重修,建築形式,內部細節擺置,父親都提供了相當多的意見,復刻原始樣貌,歷歷在目,就如昨日。所以母親說這些我是信的,不管是迷信或是心理補償,對我來說都不是那麼重要,我寧願也執著的相信,父親永遠是愛著我們,護祐著我們的,即便已經離世。
我上小學初期,神明要上母親的身,人神拉鋸的初期,大約半年的時間裡,對我此生來說,是一段不可抹滅的記憶。常常一個突然的當下,母親就歇斯底里起來,又吼又叫的,又哭又鬧的,半天後全身疲軟的攤在地上或床上,連煮飯的力氣都沒有,所以我都時不時的可以看到隔壁伯母或嬸嬸來家裡的廚房操持,餵養我們兄弟姊妹。然而我更糟心是春夏之時的夜裡,貓的叫聲更時常誘發母親的失常狀態,所以時至今日,對於貓我都沒辦法有太多的好感,有時候看著牠們,總覺得牠晶亮狡黠的眼睛裡住著一個陰靈。
人神拉鋸後,母親多了一個乩身的身分,往後的多年裡,母親就守著一個方桌,替鄉里鄰居服務,舉凡收驚也好,問事問卜也好,不一而足。
我清楚的記得,父親離世前的七天,母親在他一樓的房間裡,我們幾個兄弟姊妹剛去醫院探視父親回家,此時都在一樓看著電視,下午三點半左右,年已七十七歲的母親,突然三步併作兩步的往三樓衝去,我們心頭一驚也都跟著跑了上去,一面心裡頭想著,已經逐漸老化的母親,平時手腳都不利索了,怎麼此刻竟然這麼活力的跑了起來?
上了三樓,母親已經在祖先神明前的方案桌前起乩了起來,附身在母親身上的神明開了金口,說父親年壽已滿,要我們接受這個事實。
七天後的農曆四月二十九,凌晨兩點多,我跟妻子坐著醫院的救護車送父親回家的,兩個人一路上喊著:爸,我們回家了,汽笛聲在寧靜的夜裡,一聲聲尖銳的刺痛著我們的心。
到家後,一家人七手八腳的忙著,我看著剛離世的父親,他的面容竟是這般的安詳,即便是胰臟癌的折磨,並沒給他帶來太多的疼痛,雖然萬般不捨,但也想著:這是不是父親一生正直所積累的福報?
退休後,以五十幾歲之齡,開始過著三等(等早餐,等午餐,等晚餐)生活,無所依托,生活全無重心,自覺老化快速,自撰長聯「名利幾何,已然黃鶴,想當年,金戈鐵馬,轟轟烈烈。苦心多少,也是落花,看今日,信步閒庭,晃晃悠悠。」寫的正是當時的心境。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