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城南舊事──關於那些斑駁的記憶

發布日期:
作者: 如言。
點閱率:1,318
字型大小:

  停下工作待在家鄉的那幾個年頭,我不時的陪著母親上祖師巖燒香拜拜,在道教流行的家鄉,也是乩身的母親,一年到頭,總不忘記到村落附近的大小廟宇焚香祈福,以此之故,伴隨著母親的我,自然也是捻著香長大的;常常,我站在山頂,看著戰地政務解除後,臨村的部隊已然撤離,童年時,我記憶中熟悉的、從山上迴盪開來軍歌聲、答數聲,也被湮沒在舊兵營的荒煙蔓草間,想著四十年前,在台灣服役的我,是不是跟這裡駐軍一樣,每天操演訓練的過程?同時,也想到母親幾年前的一次住院,醫生下達病危通知的那個夜裡,我帶著妹妹跪在祖師爺的神像前,祈求神明保佑母親度過難關的過往,而這一切不可逆的物是人非,正如同老一輩的宗親叔伯逐漸老去、離世之後,現在的村落裡,顯得更寂靜落寞了,曾經人聲鼎沸成長的所在,已不可見,放眼所及,幾處廢棄的住宅,也因村民搬離,無人照料顯得殘破不堪,曾經熱鬧的、永年嬸家的那處老店,自然而然的也早已關門大吉。
  老宅改建之後,座南朝北的方位,讓永年嬸的家,成了在正前方。老店牆板邊的角落,橫著一塊兩米長的石板條,板條下一尺高的水泥磚,左右兩邊對稱的舖墊著,讓石板條感覺相當平整牢靠;早些年,母親身體甚是康健的時候,我時常陪她坐在石板條上,跟鄰居左右拉拉家常,即使後來母親身體變差,幾幾乎需要臥床時,我也每天的幫著阿妮,把母親移置到輪椅,推著她在石板條旁感受屋外新鮮的空氣,直到晚期母親住院及離世。
  百無聊賴時,我也常常坐在石板條上面,靠著牆,數著從屋頂飛掠而過的飛機,看著天邊的雲舒雲捲,也看著重複的日出日落,每當我看到村裡的宗親叔伯,依然早出晚歸的勞動著時,內心深處,總是有股無比的衝擊跟悸動;是的,雖然比我年長,但他們仍然孜孜矻矻、努力面對生活的每一個日常,是對自己使命的一份虔誠?還是對生命的一份敬畏?與此同時,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我,一樣會思索著:是不是該為自己的未來,包含內心以及生活的層面,重新找個出口?又或者是日復一日的坐在這塊石板條上,閒散的過著家居生活,直到老矣?
  無疑,家鄉各種氛圍,是減壓而且舒適的,在這裡,我度過了成年前的時光,承載著我年輕時值得回味、或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這裡,我從家庭、從學校的教育中,養成步入社會時初步的競爭技能,也在這裡,我啟發了大部份待人接物的準則規範,這些技能或規範,也讓我在往後數十年的職場裡,能夠受益無窮;而在早已過了花甲之年的此時,我的靈魂或基因裡,是否還湧動著過多不安定的激情跟想望?或者我該慢慢的卸下一身的裝備,讓逐漸老邁的我,不必再辛苦的負重前行?每思及此,無法掩抑的焦慮便油然而生,敦促著我繼續舉步向前,即便獨自一人的踽踽而行。
  從二十歲不到的青澀年紀,到五十幾歲後的幾年停留,乃至於兜兜轉轉,彷彿又回到原點的今日,想著在外飄盪的四十年下來,我培育著下一代,如同當年父母親期待子女成龍、成鳳的培育著我們,是多麼一樣的心境;只是,當我在家鄉送走了操勞一生的他們,我不免想著:往後,少了父母親叮嚀與指引的日子裡,我會不會走得步履蹣跚?
  母後百日,我同妻子一起回鄉祭拜,問候了年已古稀的永年嬸,也坐在與母親生前閒話家常的那塊石板條上;最後,我望著老店牆板上「永美商店」發怔,是的,這見證過熱鬧、喧騰的四個大字,曾經是那麼的鮮紅耀眼,只是三、四十年歲月的敲打跟錘鍊過後,它已然褪去了原本艷麗的光彩,逐漸模糊、也逐漸斑駁。
  而關於我以及多年前的那些過往記憶,會隨著一起凋零衰敗嗎?(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